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13234发布日期:2022-08-31 00:0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2.道路是指两地之间用于通行的通道,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市政道路排水能力有限,当遭遇暴雨时,路面上容易积存大量的雨水,影响交通。因此,现在提出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的市政道路排水能力有限,当遭遇暴雨时,路面上容易积存大量的雨水,影响交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包括道路本体、开设在道路本体上表面两侧的排水渠和埋设在道路本体内部的应急排水管,所述排水渠的上方铺设有漏水盖板,所述排水渠的底部与应急排水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7.所述漏水盖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表面滑动套装有椭圆浮球,所述椭圆浮球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网孔管,所述网孔管插接于连接管的内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急排水管的设置,当路面积水过多时,排水渠无法满足排水需求,椭圆浮球在排水渠内部水的浮力作用下,带动网孔管向上移动,排水渠内部的水通过网孔管上网孔,经过连接管流入应急排水管的内部,实现对雨水的快速排放。
9.可选的,所述漏水盖板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把手。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方便对漏水盖板进行搬运。
11.可选的,所述漏水盖板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漏水盖板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其中一个漏水盖板上压板盖在相邻的漏水盖板上的底板上,从而使相邻两个漏水盖板之间不易出现过大的缝隙。
13.可选的,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漏水盖板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种结构的设置,方便竖杆与漏水盖板之间的拆装。
15.可选的,所述漏水盖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漏水盖板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漏水盖板的抗碾压能力。
17.可选的,所述椭圆浮球底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扇板,若干个所述扇板呈环形阵列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扇板的设置,排水渠内部流动的水通过扇板使椭圆浮球发生转动,从而不易使网孔管的迎水面上出现杂物堆积的情况。
19.可选的,所述椭圆浮球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竖杆贯穿于通孔的内部,所述通孔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若干个滚珠。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的设置,有利于椭圆浮球的上下移动和转动。
21.可选的,所述竖杆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的设置,不易使椭圆浮球从竖杆上脱离。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通过应急排水管的设置,当路面积水过多时,排水渠无法满足排水需求,椭圆浮球在排水渠内部水的浮力作用下,带动网孔管向上移动,排水渠内部的水通过网孔管上网孔,经过连接管流入应急排水管的内部,实现对雨水的快速排放,而且,扇板的设置,排水渠内部流动的水通过扇板使椭圆浮球发生转动,从而不易使网孔管的迎水面上出现杂物堆积的情况。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椭圆浮球与竖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漏水盖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道路本体;2、排水渠;3、应急排水管;4、漏水盖板;5、连接管;6、竖杆;7、椭圆浮球;8、网孔管;9、压板;10、底板;11、连接板;12、加强筋;13、扇板;14、通孔;15、滚珠;16、限位板;1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请参照图1-3,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包括道路本体1、开设在道路本体1上表面两侧的排水渠2和埋设在道路本体1内部的应急排水管3,排水渠2的上方铺设有漏水盖板4,漏水盖板4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把手17,把手17的设置,方便对漏水盖板4进行搬运。漏水盖板4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板9,漏水盖板4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0,通过将其中一个漏水盖板4上压板9盖在相邻的漏水盖板4上的底板10上,从而使相邻两个漏水盖板4之间不易出现过大的缝隙。漏水盖板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12,加强筋12的长度方向与漏水盖板4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加强筋12的设置,提高了漏水盖板4的抗碾压能力。
32.参照图1和图3,排水渠2的底部与应急排水管3之间通过连接管5连通。漏水盖板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竖杆6,竖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通过螺栓与漏水盖板4固定连接,此种结构的设置,方便竖杆6与漏水盖板4之间的拆装。
33.参照图1和图2,竖杆6的外表面滑动套装有椭圆浮球7,椭圆浮球7的底部固定安装
有网孔管8,网孔管8插接于连接管5的内部,当路面积水过多时,排水渠2无法满足排水需求,椭圆浮球7在排水渠2内部水的浮力作用下,带动网孔管8向上移动,排水渠2内部的水通过网孔管8上网孔,经过连接管5流入应急排水管3的内部,实现对雨水的快速排放。
34.参照图2,椭圆浮球7底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扇板13,若干个扇板13呈环形阵列设置,扇板13的设置,排水渠2内部流动的水通过扇板13使椭圆浮球7发生转动,从而不易使网孔管8的迎水面上出现杂物堆积的情况。椭圆浮球7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14,竖杆6贯穿于通孔14的内部,通孔14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若干个滚珠15,滚珠15的设置,有利于椭圆浮球7的上下移动和转动。
35.参照图2,竖杆6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板16,限位板16的设置,不易使椭圆浮球7从竖杆6上脱离。
3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应急排水管3的设置,当路面积水过多时,排水渠2无法满足排水需求,椭圆浮球7在排水渠2内部水的浮力作用下,带动网孔管8向上移动,排水渠2内部的水通过网孔管8上网孔,经过连接管5流入应急排水管3的内部,实现对雨水的快速排放,而且,扇板13的设置,排水渠2内部流动的水通过扇板13使椭圆浮球7发生转动,从而不易使网孔管8的迎水面上出现杂物堆积的情况。
37.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包括道路本体(1)、开设在道路本体(1)上表面两侧的排水渠(2)和埋设在道路本体(1)内部的应急排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2)的上方铺设有漏水盖板(4),所述排水渠(2)的底部与应急排水管(3)之间通过连接管(5)连通;所述漏水盖板(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竖杆(6),所述竖杆(6)的外表面滑动套装有椭圆浮球(7),所述椭圆浮球(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网孔管(8),所述网孔管(8)插接于连接管(5)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盖板(4)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把手(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盖板(4)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板(9),所述漏水盖板(4)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通过螺栓与漏水盖板(4)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盖板(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的长度方向与漏水盖板(4)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浮球(7)底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扇板(13),若干个所述扇板(13)呈环形阵列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浮球(7)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14),所述竖杆(6)贯穿于通孔(14)的内部,所述通孔(14)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若干个滚珠(1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6)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板(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改善现有的市政道路排水能力有限,当遭遇暴雨时,路面上容易积存大量的雨水,影响交通的问题,包括道路本体、开设在道路本体上表面两侧的排水渠和埋设在道路本体内部的应急排水管,所述排水渠的上方铺设有漏水盖板,所述排水渠的底部与应急排水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漏水盖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表面滑动套装有椭圆浮球。本实用新型通过应急排水管的设置,当路面积水过多时,排水渠无法满足排水需求,椭圆浮球在排水渠内部水的浮力作用下,带动网孔管向上移动,排水渠内部的水通过网孔管上网孔,经过连接管流入应急排水管的内部,实现对雨水的快速排放。的快速排放。的快速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华 黄河清 庞金玲 林达周 林达宇 黄永斌 叶少杰 罗增练 林丹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广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8
技术公布日:2022/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