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电挖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10472发布日期:2022-11-09 05:16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拖电挖掘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掘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拖电挖掘机。


背景技术:

2.拖电挖掘机通过电缆将外部电力如网电、外部蓄电池连接到挖掘机上。现有拖电挖掘机的电力进线方式通常有上部车身进线和下部车身进线两种。
3.对于上部车身进线,是在挖掘机的上部车身设置电缆支架,电力电缆架设在电缆支架上,电缆支架随上部车身作回转运动,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0512687公开的技术方案。这种进线方式的挖掘机,其上部车身只能小范围回转,一般回转角度≤
±
150
°
,超过这个角度,电缆会缠绕机身,将电缆拉扯坏,挖机无法回转180
°
装车或者进行其它作业,使用极其不方便。
4.下部车身进线通常是将电缆支架设置在行走加上,电缆支架不随上部车身回转,不影响上部车身回转。下部进线的电缆支架通常设置在行走架的正后方,这种方式限制了上部车身的工作装置不能回转至该位置,这在一些特殊作业场地影响作业,例如挖掘机在隧道进行挖掘装车时,由于受作业场地的限制,载运物料的卡车通常停靠在挖掘机的正后方,挖掘机通常是正前方挖掘后旋转180度至正后方装车,而行走架的正后方设置的电缆支架限制了上部车身的回转位置,给作业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拖电挖掘机电缆支架对挖掘机回转作业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拖电挖掘机,降低电缆支架对挖掘机上部车身回转所造成的不便。
6.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拖电挖掘机,包括下部车身、回转安装于下部车身上的上部车身、安装于下部车身上的电缆支架,所述下部车身包括底架、固定于底架左右两侧的履带梁,其特征在于:
7.所述电缆支架包括底座梁、支撑梁、竖向架、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梁水平布置且左右两端对应固定于左右两履带梁的后部;所述底座梁前端通过竖直销轴铰接于所述底架上,后部搁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能够绕所述竖直销轴左右摆动;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将底座梁和支撑梁锁紧固定;所述竖向架竖直布置,其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梁的后部。
8.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作业需要,竖向架随底座梁后部可绕前端在左侧履带梁后方和右侧履带梁后方之间的摆动调节位置,例如将竖向架调节至左侧履带梁后方和右侧履带梁后方的位置,避开挖掘机的正中后方位置,为挖掘机在其正后方的卡车装车提供方便。
9.上述拖电挖掘机中,所述底座梁的前端铰接于所述底架后端的正中间位置。
10.上述拖电挖掘机中,所述支撑梁呈圆弧状,其圆心位于竖直销轴的轴心位置处。
11.上述拖电挖掘机中,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通槽,所述底
座梁上设置通孔,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同时贯穿所述弧形通槽和通孔的螺栓和与螺栓配合的锁紧螺母。
12.上述拖电挖掘机中,所述竖向架位于所述上部车身尾部配重块的回转半径之外。
13.上述拖电挖掘机中,所述底座梁向左或右摆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竖向架位于对应侧履带梁的后上方或者外侧上方。
14.上述拖电挖掘机中,所述底座梁与所述底架之间设置有推动底座梁转动的驱动装置。
15.上述拖电挖掘机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油缸,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梁和底架铰接。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拖电挖掘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拖电挖掘机下部车身与电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19.下部车身10、底架11、左履带梁12、右履带梁13。
20.电缆支架20、底座梁21、竖向架22、支撑梁23、弧形通槽24、锁紧螺栓25、电力电缆26。
21.上部车身30、回转平台31、工作装置32、配重块33。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拖电挖掘机包括下部车身10、回转安装于下部车身10上的上部车身30、安装于下部车身上的电缆支架20。上部车身30包括安装于回转平台31前部的工作装置32(图中仅示出工作装置的动臂)和安装于回转平台后部的配重块33。下部车身10包括底架11、焊接于底架左右两侧的左履带12梁和右履带梁13。
24.电缆支架20包括底座梁21、支撑梁23、竖向架22、定位机构。支撑梁23水平布置且左右两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对应固定于左履带梁12和右履带梁13的后部。支撑梁23呈圆弧状,其圆心位于支撑梁的前侧。支撑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通槽24,弧形通槽的圆心位于竖直销轴的轴心位置处。
25.底座梁21前端通过竖直销轴铰接于底架11上,铰接点位于底架11后端的正中间位置。底座梁21的后部搁置于支撑梁23上,且能够绕竖直销轴左右摆动。
26.定位机构用于将底座梁21和支撑梁23锁紧固定;底座梁21上设置通孔,定位机构包括同时贯穿所述弧形通槽和通孔的螺栓25和与螺栓配合的锁紧螺母。定位机构不仅在底座梁位置调整后限制底座梁相对支撑梁相对滑动,还限制底座梁相对支撑梁在竖直方向上因机器震动而移动。
27.竖向架22竖直布置,其下端固定于底座梁21的后部,位于上部车身尾部配重块的回转半径之外。竖向架的顶部用于连接电缆拖拽钢丝绳和连接电力电缆26。
28.通过设计底座梁21的长度,使得底座梁向左或右摆动至极限位置时竖向架位于对应侧履带梁的后上方或者外侧上方,使竖向架完全避开下部车身的正后方。
2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以根据作业需要,例如在隧道等空间较为狭小的场地装车作业时,卡车需停靠在挖掘机正后方,此时可以通过摆动底座梁,调节竖向架的位置,使将竖向架调节至左侧履带梁后方和右侧履带梁后方的位置,如图2所示,避开挖掘机的正中后方位置,为挖掘机在其正后方的卡车装车提供方便。
30.底座梁的左右摆动可以通过人工手动摆动,摆动到位后通过定位机构将其与支撑梁进行固定。底座梁的左右摆动也可以通过设置在底座梁与所述底架之间的驱动装置完成,例如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梁和底架铰接。驱动装置也可以是电动机构。


技术特征:
1.一种拖电挖掘机,包括下部车身、回转安装于下部车身上的上部车身、安装于下部车身上的电缆支架,所述下部车身包括底架、固定于底架左右两侧的履带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支架包括底座梁、支撑梁、竖向架、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梁水平布置且左右两端对应固定于左右两履带梁的后部;所述底座梁前端通过竖直销轴铰接于所述底架上,后部搁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能够绕所述竖直销轴左右摆动;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将底座梁和支撑梁锁紧固定;所述竖向架竖直布置,其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梁的后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电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梁的前端铰接于所述底架后端的正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电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呈圆弧状,其圆心位于所述竖直销轴的轴心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电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通槽,所述底座梁上设置通孔,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同时贯穿所述弧形通槽和通孔的螺栓和与螺栓配合的锁紧螺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电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架位于所述上部车身尾部配重块的回转半径之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电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梁向左或右摆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竖向架位于对应侧履带梁的后上方或者外侧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拖电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梁与所述底架之间设置有推动底座梁转动的驱动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电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油缸,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梁和底架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电挖掘机,为解决现有拖电挖掘机电缆支架对挖掘机回转作业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一种拖电挖掘机,其电缆支架包括底座梁、支撑梁、竖向架、定位机构,支撑梁水平布置且左右两端对应固定于左右两履带梁的后部;底座梁前端通过竖直销轴铰接于所述底架上,后部搁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能够绕所述竖直销轴左右摆动;定位机构用于将底座梁和支撑梁锁紧固定;所述竖向架竖直布置,其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梁的后部。在本实用新型中,竖向架随底座梁后部可绕前端在左侧履带梁后方和右侧履带梁后方之间的摆动调节位置,避开挖掘机的正中后方位置,为挖掘机在其正后方的卡车装车提供方便。的卡车装车提供方便。的卡车装车提供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杜国川 张波红 郭伟福 农德海 李培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6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