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0250发布日期:2022-11-03 04:5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整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


背景技术:

2.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建筑物结构类型多,长期面临三峡工程清水下泄、河床冲刷的局面,整治建筑物须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机械化施工程度、以及环保等不断提高的要求;根据长江中下游地质资料,工程河段均为沙质河床,沙层覆盖厚度一般在25-35米;工程区域地基较为软弱,具有承载力低、力学指标低的工程特性,易引起整治建筑物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变形甚至滑动破坏,工程区域局部因水流的淘刷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形甚至破坏;目前,航道整治工程中,大部分的坝体全部由块石构成,对于河床变形的适应性好,且施工维修方便,在石料来源丰富;缺点是深水区抛石筑坝工程量大,不经济;另外,由于为水上施工,工程施工受来水过程影响大,工程施工船舶对通航有一定影响,同时坝体的整体性差,当水流力和波浪力较大时,容易局部失稳,抛石筑坝完工后,需要给予一定维护,保证建筑物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5.一种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表面的胸墙,胸墙沿底板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的底板及胸墙整体成倒t型,底板与胸墙之间设置有支撑肋,多个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在河床上依次排列形成挡水坝体,所述的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6.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整体式预制坝体包括两个支撑肋,两个支撑肋分别位于胸墙两侧。
7.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支撑肋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位于胸墙的侧面上,另外一条直角边位于底板的上表面。
8.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底板及胸墙均为方形体。
9.进一步的是,底板尺寸为3m
×
3m
×
0.5m,混凝土柱胸墙尺寸为长3m
×
宽1m
×
2.5m。
10.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过孔。
11.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过孔为直径160mm的透水减压孔。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降低成本:坝体安装在抛石基床及块石基床上,针对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深水区筑坝抛石量大,抛石基床高度较高导致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具备一定的厚度,底板的厚度可以代替一部分的抛石基床的厚度,进而可以减小抛石基床的厚度,解决了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深水区筑坝抛石量大的问题,利于节省工程成本。
14.2、可控制水上施工工期,缓解通航矛盾: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工程点多线长,抛石
工程量大,由于大部分为水上施工,工程施工受来水过程影响大,工程施工船舶对通航有一定影响;本实用新型整体式预制坝体主要是预制厂内预制后,再进行水上安装作业,很大一部分施工时间为陆上作业,减少了水上作业时间,大大缓解了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施工与通航安全的矛盾,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15.3、减少了工程后期维护: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建成投入试运行后,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建筑物局部受水流长期顶冲或淘刷部位,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变形及损坏,为保证整治建筑物的完整性,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进行维护;抛石筑坝的整体性差,受水流顶冲和淘刷最容易破坏的区域为坝面、坝边坡和坝坡脚,根据工程经验,抛石筑坝的维护量一般为10%左右,但是采用整体式预制件的坝体,维护量仅集中在基床坡脚处,维护量降低为3%左右,极大减少了坝体的维护量。
16.4、工程结构可减缓、消除航道建设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可减少抛石工程量,缩短水上作业时间,提升了工程稳定性减少后期维护,可减缓、消除航道建设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包括底板和上部的胸墙,以及位于胸强两侧的支撑肋,两侧的支撑肋具备消能作用明显,有利于水下生物生存生态环境,加快整治后的原生物群落恢复,环保性较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安装在河道水下河床上的安装图。
20.其中:底板1;胸墙2;支撑肋3;河道河床4;抛石基床5;块石基床6;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7。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2.如图1所示,一种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包括底板1和位于底板1上表面的胸墙2,胸墙2沿底板1的轴线设置,所述的底板1及胸墙2一体成型,所述的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3.底板1及胸墙2均为方形体,底板1及胸墙2整体沿水流方向形成倒“t”型挡水坝体。
24.如图1所示,一种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还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支撑肋3;每个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包括两个支撑肋3,分别位于胸墙2两侧,所述的支撑肋3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位于胸墙2的侧面,另外一条直角边位于底板1的上表面;两个支撑肋3分别位于迎水面及背水面,对胸墙2起到支撑作用。
25.底板1尺寸为长3m
×
宽3m
×
高0.5m,混凝土柱胸墙2长3m、宽1m、高2.5m,单个构件体积14m3。
26.如图2所示,可以在底板1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过孔11,所述过孔11为直径160mm的透水减压孔,当采用吊装方式安装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时,水进入所述过孔11,使得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易于下沉。
27.如图3所示,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7安装在河道水下坝体轴线河床上,安装的顶高程一般为河道整治水位;每两个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间隔1-2cm安装在河床上,所述间隔的1-2cm缝隙为施工缝隙,多个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7在河床上依次排列形成挡水坝体,所述的挡水坝体为阻水坝,可以阻挡住大部分水即可;具体是在河道河床4上设置抛石基床5及块石基床6,多个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7位于块石基床6上;因底板1具备一定的厚度,相对于现有技术,底板1可以代替一部分抛石基床5的厚度,进而可以减小抛石基床5的厚度,解决了了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深水区筑坝抛石量大的问题。
28.胸墙2的方向为坝体轴线方向,使得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肋板置于坝体两侧,稳定坝体,并起消能作用。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位于底板(1)上表面的胸墙(2),胸墙(2)沿底板(1)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的底板(1)及胸墙(2)整体成倒t型,底板(1)与胸墙(2)之间设置有支撑肋(3),多个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在河道河床上依次排列形成挡水坝体,所述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包括两个支撑肋(3),两个支撑肋(3)分别位于胸墙(2)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肋(3)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位于胸墙(2)的侧面上,另外一条直角边位于底板(1)的上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及胸墙(2)均为方形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底板(1)尺寸为长3m
×
长3m
×
长0.5m,混凝土柱的胸墙(2)尺寸为长3m
×
宽1m
×
高2.5m。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过孔(1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孔(11)为直径160mm的透水减压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表面的胸墙,胸墙位于底板的轴线方向,所述的底板及胸墙整体成倒T型,所述的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本实用新型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节约航道整治工程的造价,控制水上施工工期,缓解通航矛盾,提升了工程稳定性,减少了后期维护,同时本实用新型整体预制的坝体构件可减缓、消除航道建设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道建设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道建设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铃 潘美元 李冬 江凌 赵凤亚 耿嘉良 王欣霖 李思伟 何碧 刘林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航道勘察设计院(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2/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