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0096发布日期:2023-01-13 03:5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矿山修复,又称为矿山生态修复,即对矿业废弃地污染进行修复。我国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大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矿业迅速发展,但大规模的开发同时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在南方丘陵地带,矿山开采对山体和植被破坏较为严重,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受损,滑坡、山洪等灾害和塌陷事故时有发生,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治理议题。
3.根据中国专利网授权公告号cn211690482u公开的一种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其中包括“包括行走轨道、行走小车、平衡压重结构和电锯部件,所述行走小车设置在行走轨道上并沿着行走轨道行走移动,所述平衡压重结构和所述电锯部件均设置在行走小车并分布在行走轨道的左右两侧,所述平衡压重结构和所述电锯部件由升降部件驱动上下升降”。
4.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涯边断裂掉落的泥土或者石块会掉落进入行走轨道内,对行走轮造成阻碍,甚至行走小车无法继续移动的情况,影响整体的削坡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包括轨道,所述轨道的内部内壁套接有行走车,所述行走车的前侧固定有防堵框,所述轨道的内壁开设有两组滚动槽,所述滚动槽的内壁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的顶端咬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端部设有延伸至防堵框内部的输送杆,所述输送杆的外摆固定桨叶,所述防堵框的外壁位于输送杆的下方设有刮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走车移动时,推着防堵框在轨道内移动,刮条对泥土和石块想前推动,使之行走车移动流畅且不会受阻,同时输送杆转动通过外壁的桨叶向容纳槽内输送泥土和石块,预防泥土和石块堆积对行走车造成额外的阻力,保证行走车的正常移动,即可高效的进削坡工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走车的顶端设有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的一端设有电锯部件,所述升降部件的另一端设有平衡压重结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现场环境调节电锯部件的高度,通过平衡压重结构保证装置安全高效的工作。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走车的两端设有延伸至滚动槽内部的滚轮,且滚轮与行走车转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灵活的更换该装置位置,提高对削坡的工作效率。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轨道的内壁底端开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外形呈喇叭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清理的泥土和石块进行暂存,后续削坡工作完成后再进行清理。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动槽的内壁位于齿轮和输送杆之间设有挡板,且挡板与输送杆接触位置处开设有相匹配的滑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泥土和石块进行阻拦,预防影响齿轮在齿条的顶端滚动。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条的顶端位于输送杆的一端外壁套接有基环,所述基环的内壁与输送杆接触位置处设有轴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对输送杆外壁的摩擦阻力,利于其自转对泥土和石块导向。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堵框、滚动槽、容纳槽、齿轮、齿条、输送杆、桨叶和刮条相互配合,行走车移动时,推着防堵框在轨道内移动,刮条对泥土和石块想前推动,使之行走车移动流畅且不会受阻,同时输送杆转动通过外壁的桨叶向容纳槽内输送泥土和石块,预防泥土和石块堆积对行走车造成额外的阻力,保证行走车的正常移动,即可高效的进削坡工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与防堵框正视剖面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条立体图。
23.图中:1、轨道;2、行走车;3、升降部件;4、电锯部件;5、平衡压重结构;6、防堵框;7、滚动槽;8、容纳槽;9、齿轮;10、齿条;11、输送杆;12、桨叶;13、刮条;14、基环。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6.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轨道1,轨道1的内部内壁套接有行走车2,行走车2的顶端设有升降部件3,升降部件3的一端设有电锯部件4,升降部件3的另一端设有平衡压重结构5,行走车2的前侧固定有防堵框6,轨道1的内壁开设有两组滚动槽7,滚动槽7的内壁固定有齿条10,齿条10的顶端咬合连接有齿轮9,齿轮9的端部设有延伸至防堵框6内部的输送杆11,输送杆11的外摆固定桨叶12,防堵框6的外壁位于输送杆11的下方设有刮条13。
27.请参阅图1,行走车2的两端设有延伸至滚动槽7内部的滚轮,且滚轮与行走车2转
动连接,滚动槽7的内壁位于齿轮9和输送杆11之间设有挡板,对掉落的泥土和石块进行阻拦,预防进入齿轮9与齿条10之间,利于输送杆11的正常转动,且挡板与输送杆11接触位置处开设有相匹配的滑槽,供输送杆11转动的同时可随着防堵框6水平直线移动。
28.请参阅图1,轨道1的内壁底端开设有容纳槽8,且容纳槽8外形呈喇叭状,供泥土和石块暂存,预防对行走车2造成阻碍。
29.请参阅图2,刮条13的顶端位于输送杆11的一端外壁套接有基环14,基环14的内壁与输送杆11接触位置处设有轴承,对输送杆11提供支撑点,且减少彼此之间的摩擦力,降低行走车2的产生的额外负荷。
30.请参阅图2,防堵框6的两端开设有缺口,供桨叶12输送的泥土和石块进入,最终可掉落至容纳槽8内。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行走车2带动两端的滚轮在滚动槽7内部滚动时,且抵着前侧的防堵框6在轨道1内移动,而齿轮9沿着齿条10直线滚动,刮条13对滚动槽7内部的泥土和石块推动,且沿着刮条13的斜面逐渐升高,当泥土和石块积攒一定量后与桨叶12接触,同时齿轮9带动输送杆11在基环14内壁转动,外壁的桨叶12向靠近防堵框6一侧输送泥土和石块,最终进入防堵框6且掉落至容纳槽8内,避免行走车2移动时被约束,方便后方的行走车2移动流畅,通过电锯部件4对涯边高效的切割工作。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包括轨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的内部内壁套接有行走车(2),所述行走车(2)的前侧固定有防堵框(6),所述轨道(1)的内壁开设有两组滚动槽(7),所述滚动槽(7)的内壁固定有齿条(10),所述齿条(10)的顶端咬合连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的端部设有延伸至防堵框(6)内部的输送杆(11),所述输送杆(11)的外摆固定桨叶(12),所述防堵框(6)的外壁位于输送杆(11)的下方设有刮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2)的顶端设有升降部件(3),所述升降部件(3)的一端设有电锯部件(4),所述升降部件(3)的另一端设有平衡压重结构(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2)的两端设有延伸至滚动槽(7)内部的滚轮,且滚轮与行走车(2)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的内壁底端开设有容纳槽(8),且容纳槽(8)外形呈喇叭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槽(7)的内壁位于齿轮(9)和输送杆(11)之间设有挡板,且挡板与输送杆(11)接触位置处开设有相匹配的滑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13)的顶端位于输送杆(11)的一端外壁套接有基环(14),所述基环(14)的内壁与输送杆(11)接触位置处设有轴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弃矿山修复用削坡防护装置,涉及矿山修复技术领域,包括轨道,所述轨道的内部内壁套接有行走车,所述行走车的前侧固定有防堵框,所述轨道的内壁开设有两组滚动槽,所述滚动槽的内壁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的顶端咬合连接有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堵框、滚动槽、容纳槽、齿轮、齿条、输送杆、桨叶和刮条相互配合,行走车移动时,推着防堵框在轨道内移动,刮条对泥土和石块想前推动,使之行走车移动流畅且不会受阻,同时输送杆转动通过外壁的桨叶向容纳槽内输送泥土和石块,预防泥土和石块堆积对行走车造成额外的阻力,保证行走车的正常移动,即可高效的进削坡工作。作。作。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 王佟 李赫 张俞 李飞 田文斌 杨庆祝 姚胜松 高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中煤地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8
技术公布日:2023/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