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1513发布日期:2022-10-15 02:2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外墙防水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地面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而建筑地下室,是地下空间利用的最常见的形式。地下室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建筑物的质量,而地下室外墙防水是地下室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在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中,防水保护墙的选择和施工中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地下室的防水效果。目前,北京地区建筑地下室外墙的防水保护的主要施工方法有砌体砖墙保护法和聚苯板软保护法,以上两种传统方法都存在着各自的缺点,砌体砖墙保护法成本高、工期长、施工效率低,聚苯板软保护法由于材料强度不足,回填土时容易造成聚苯板损坏而丧失保护作用,进而影响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地下外墙防水保护成本高、施工效率低以及材料强度不足影响防水效果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地下室外墙、防水层和保护墙;所述地下室外墙设置在地下室底板上;所述防水层贴合设置在地下室外墙外侧面和地下室底板外侧面上;所述保护墙设置在导墙上,其内侧与防水层贴合设置,外侧设置回填土,所述保护墙由墙板单元拼装组成,横向相邻的墙板单元错缝安装。
6.进一步地,所述墙板单元为聚苯颗粒复合夹芯板,包括厚硅酸钙层和聚苯颗粒混凝土层,所述厚硅酸钙层设置在聚苯颗粒混凝土层两侧面上。
7.进一步地,所述墙板单元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凸条和凹槽,所述凸条和凹槽相配合,实现横向相邻的墙板单元的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凸条和凹槽均通长设置。
9.进一步地,位于底层的墙板单元的高低交错设置,包括长板和短板。
10.进一步地,所述长板高度为短板高度的二倍。
11.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墙外侧设置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托板和钢管;所述托板固设在钢管内端,并与墙板单元抵接;所述钢管外端与护坡桩抵接。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采用预制聚苯颗粒复合夹芯板作为墙板单元,提前规划排板,现场错缝安装,拼装成保护墙,安装简便,提升施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因其材料强度高整体性好而提升了外墙防水保护效果,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墙板单元在工厂加工裁
切,现场拼接装配,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体现绿色环保理念。
1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整个拼装后的保护墙板整体性良好,不会随着回填土的变化而整体散坏,可有效抵抗回填土的侧压力,保护防水层不受破坏。
1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适用于各类建筑地下外墙防水保护施工,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水保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墙板单元的拼装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墙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地下室外墙、2-防水层、3-保护墙、31-厚硅酸钙层、32-聚苯颗粒混凝土层、33-凸条、34-凹槽、4-地下室底板、5-导墙。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地下室外墙1、防水层2和保护墙3,地下室外墙1设置在地下室底板4上;防水层2贴合地下室外墙1外侧面和地下室底板4外侧面设置;保护墙3设置在导墙5上,其内侧与防水层2贴合设置,外侧通过回填土固定,包括墙板单元,墙板单元为聚苯颗粒复合夹芯板,包括厚硅酸钙层31和聚苯颗粒混凝土层32,厚硅酸钙层31设置在聚苯颗粒混凝土层32两侧面上,横向相邻的墙板单元错缝安装。
23.如图3所示,墙板单元为矩形板,位于底层的墙板单元的高低交错设置,便于后续墙板单元的错缝安装,其中,位于底层的墙板单元可分为长板和短板,长板高度为短板高度的二倍,位于中部的墙板单元高度一致,位于顶层的墙板单元高低交错设置,使保护墙3顶部各处平齐。
24.墙板单元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凸条33和凹槽34,凸条33和凹槽34相配合,实现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的连接,优选的,凸条33和凹槽34均通长设置。
2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保护墙3外侧还设置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托板和钢管,托板固设在钢管内端,托板与墙板单元抵接,钢管外端与护坡桩抵接,在墙板单元的安装过程中进行支撑,防止保护板倾覆。
26.导墙5对应地下室底板4设置在防水层2外侧。
27.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1、清理导墙5顶部面层,利用其顶部面层作为保护墙3的基础,清理工作时注意防水层2的保护;
29.2、沿导墙水平方向逐块安装墙板单元,首先安装长板作为底层第一块墙板单元,
然后安装短板最为第二块墙板单元,并与第一块墙板单元通过子母槽拼接安装,墙板单元外侧安装支撑件进行支撑,支撑稳固后依次进行后续底层墙板单元拼接,拼接过程需要检查墙板单元的安装平整度及拼装牢固情况,并及时进行矫正;
30.3、底层墙板单元安装完成后,进行回填土施工,然后拆除支撑件;
31.4、继续上一层墙板单元的安装,安装过程中,在上一层墙板单元外侧安装支撑件,本层墙板单元安装完成后,进行回填土施工,拆除支撑件;
32.5、重复步骤4,直至完成所有墙板单元的安装,禁止无固定措施的情况下安装两层及以上,以免倒塌伤人,顶层的墙板单元高低交错设置,使保护墙3顶部各处平齐。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地下室外墙(1)、防水层(2)和保护墙(3);所述地下室外墙(1)设置在地下室底板(4)上;所述防水层(2)贴合设置在地下室外墙(1)外侧面和地下室底板(4)外侧面上;所述保护墙(3)设置在导墙(5)上,其内侧与防水层(2)贴合设置,外侧设置回填土,所述保护墙(3)由墙板单元拼装组成,横向相邻的墙板单元错缝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单元为聚苯颗粒复合夹芯板,包括厚硅酸钙层(31)和聚苯颗粒混凝土层(32),所述厚硅酸钙层(31)设置在聚苯颗粒混凝土层(32)两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单元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凸条(33)和凹槽(34),所述凸条(33)和凹槽(34)相配合,实现横向相邻的墙板单元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33)和凹槽(34)均通长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底层的墙板单元的高低交错设置,包括长板和短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板高度为短板高度的二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墙(3)外侧设置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托板和钢管;所述托板固设在钢管内端,并与墙板单元抵接;所述钢管外端与护坡桩抵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下外墙防水保护结构,属于地下外墙防水保护技术领域,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地下室外墙、防水层和保护墙;所述地下室外墙设置在地下室底板上;所述防水层贴合设置在地下室外墙外侧面和地下室底板外侧面上;所述保护墙设置在导墙上,其内侧与防水层贴合设置,外侧设置回填土,所述保护墙由墙板单元拼装组成,横向相邻的墙板单元错缝安装。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制聚苯颗粒复合夹芯板作为墙板单元,提前规划排板,现场错缝安装,拼装成保护墙,安装简便,提升施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因其材料强度高整体性好而提升了外墙防水保护效果,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良 岑丽丽 程寅雪 王金友 冯振宝 袁啸天 王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0
技术公布日:2022/10/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