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排水拦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5329发布日期:2023-01-12 21:3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建筑排水拦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具体涉及建筑排水拦污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排水中,大多采用隔离网或者过滤网进行污水拦截,但大多数隔离网在拦截一定的垃圾后就会堵塞,需要经常维护过滤网,人工劳动强度大,不清理的话会影响正常排水,而且,在排水河道中,大的杂物会被水冲到栅栏上,栅栏前端堆积较多的杂质,导致河床太高,小的杂物会分布在河床底部,在处理河床底部的垃圾时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排水拦污装置,方便工作人员对底部杂物进行处理,不影响正常排水。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建筑排水拦污装置,包括横跨在排污渠(1)上的龙门架(3)和匹配地铺放在排污渠(1)上的栅板(2),龙门架(3)的横梁(301)上设有卷轮(5)及其驱动机构(6)、两侧立柱(302)上设有滑槽(303),栅板(2)的后端两侧设有滑动组件(4),两侧的滑动组件(4)分别与两侧立柱上的滑槽(303)不脱出地滑动配合,卷轮(5)上缠绕有钢丝绳(7),钢丝绳(7)末端与滑动组件(4)连接,驱动机构(6)驱动卷轮(5)收放钢丝绳(7)时能吊起或放下滑动组件(4)以及相连的栅板(2)。
6.优选地,滑槽(303)包括位于立柱(302)内的腔室以及分别位于立柱(302)前后面上的前、后开口,腔室分别与前、后开口连通,滑动组件(4)包括主杆(401)、安装在主杆(401)两侧的滑轮(402)、位于主杆(401)后端的限位块(403)、位于主杆(401)前部顶面上的吊点(404),主杆(401)从前开口伸入腔室并进入后开口,限位块(403)抵在立柱(302)后面外侧,滑轮(402)抵在立柱(302)前面内侧两边,吊点(404)位于腔室外用于连接钢丝绳(7)。
7.优选地,滑轮(402)通过支座(405)安装在主杆(401)上。
8.优选地,栅板(2)从前往后依次为锥头部(203)、倾斜部(202)和水平部(201),倾斜部(202)和水平部(201)分别与排污渠(1)的倾斜面和水平面贴合,锥头部(203)位于排污渠(1)的倾斜面前端。
9.优选地,锥头部(203)、倾斜部(202)和水平部(201)一体成型。
10.优选地,两侧的滑动组件(4)和钢丝绳(7)共用一个卷轮(5),卷轮(5)上设有两组绳槽(501),钢丝绳(7)从卷轮(5)出来后绕过定滑轮(304)竖直向下连接滑动组件(4)。
11.优选地,栅板(2)后端设有竖向部,竖向部采用栅板结构。
12.优选地,上述建筑排水拦污装置沿排污渠(1)多级分布。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当排污渠(1)中含有杂物时,由于排污渠(1)较浅,在栅板(2)的作用下,杂物会堆积在栅板(2)上,当堆积一定杂物后或每隔一定时间,工作人员启动驱动机构(6)将栅板(2)
吊起,方便工作人员对底部杂物进行处理,而且不影响正常排水。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建筑排水拦污装置的应用剖面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栅板的安装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龙门架的安装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组件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组件的安装剖面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卷轮和钢丝绳的安装示意图。
21.图中:1-排污渠;2-栅板;201-水平部;202-倾斜部;203-锥头部;3-龙门架;301-横梁;302-立柱;303-滑槽;304-定滑轮;4-滑动组件;401-主杆;402-滑轮;403-限位块;404-吊点;405-支座;5-卷轮;501-绳槽;6-驱动机构;7-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建筑排水拦污装置,包括横跨在排污渠1上的龙门架3和匹配地铺放在排污渠1上的栅板2,龙门架3的横梁301上设有卷轮5及其驱动机构6、两侧立柱302上设有滑槽303,栅板2的后端两侧设有滑动组件4,两侧的滑动组件4分别与两侧立柱上的滑槽303不脱出地滑动配合,卷轮5上缠绕有钢丝绳7,钢丝绳7末端与滑动组件4连接,驱动机构6驱动卷轮5收放钢丝绳7时能吊起或放下滑动组件4以及相连的栅板2。当排污渠1中含有杂物时,由于排污渠1较浅,在栅板2的作用下,杂物会堆积在栅板2上,当堆积一定杂物后或每隔一定时间,工作人员启动驱动机构6将栅板2吊起,方便工作人员对底部杂物进行处理,而且不影响正常排水。
24.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槽303包括位于立柱302内的腔室以及分别位于立柱302前后面上的前、后开口,腔室分别与前、后开口连通,滑动组件4包括主杆401、安装在主杆401两侧的滑轮402、位于主杆401后端的限位块403、位于主杆401前部顶面上的吊点404,主杆401从前开口伸入腔室并进入后开口,限位块403抵在立柱302后面外侧,滑轮402抵在立柱302前面内侧两边,吊点404位于腔室外用于连接钢丝绳7。当吊起滑动组件4以及相连的栅板2时,由于栅板2的重力影响,滑动组件4会向前方下偏,此时,限位块403会限制进一步下偏,同时,下偏状态会让滑轮402更加贴合滑槽303,相当于给限位块403一个相反的力,从而有效保持平稳,该滑动组件4的设置虽然结构不复杂,但是能保证栅板2的可靠升降。
25.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轮402通过支座405安装在主杆401上。
26.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栅板2从前往后依次为锥头部203、倾斜部202和水平部201,倾斜部202和水平部201分别与排污渠1的倾斜面和水平面贴合,锥头部203位于排污渠1的倾斜面前端。锥头部203能将杂物更好的导向栅板2,倾斜部202和水平部201与排污渠1相适应,能收集杂物。
27.在本实施例中,锥头部203、倾斜部202和水平部201一体成型。
28.如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侧的滑动组件4和钢丝绳7共用一个卷轮5,卷
轮5上设有两组绳槽501,钢丝绳7从卷轮5出来后绕过定滑轮304竖直向下连接滑动组件4。采用一个卷轮5,即共用一套驱动机构6,保证了两侧的运动同步,方便维修。
29.还可以在栅板2后端增加竖向部,竖向部采用栅板结构,这样就增加了横向拦截的功能。
30.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建筑排水拦污装置沿排污渠1多级分布,提高清理质量。
31.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排水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在排污渠(1)上的龙门架(3)和匹配地铺放在排污渠(1)上的栅板(2),龙门架(3)的横梁(301)上设有卷轮(5)及其驱动机构(6)、两侧立柱(302)上设有滑槽(303),栅板(2)的后端两侧设有滑动组件(4),两侧的滑动组件(4)分别与两侧立柱上的滑槽(303)不脱出地滑动配合,卷轮(5)上缠绕有钢丝绳(7),钢丝绳(7)末端与滑动组件(4)连接,驱动机构(6)驱动卷轮(5)收放钢丝绳(7)时能吊起或放下滑动组件(4)以及相连的栅板(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滑槽(303)包括位于立柱(302)内的腔室以及分别位于立柱(302)前后面上的前、后开口,腔室分别与前、后开口连通,滑动组件(4)包括主杆(401)、安装在主杆(401)两侧的滑轮(402)、位于主杆(401)后端的限位块(403)、位于主杆(401)前部顶面上的吊点(404),主杆(401)从前开口伸入腔室并进入后开口,限位块(403)抵在立柱(302)后面外侧,滑轮(402)抵在立柱(302)前面内侧两边,吊点(404)位于腔室外用于连接钢丝绳(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排水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轮(402)通过支座(405)安装在主杆(401)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栅板(2)从前往后依次为锥头部(203)、倾斜部(202)和水平部(201),倾斜部(202)和水平部(201)分别与排污渠(1)的倾斜面和水平面贴合,锥头部(203)位于排污渠(1)的倾斜面前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排水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头部(203)、倾斜部(202)和水平部(201)一体成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滑动组件(4)和钢丝绳(7)共用一个卷轮(5),卷轮(5)上设有两组绳槽(501),钢丝绳(7)从卷轮(5)出来后绕过定滑轮(304)竖直向下连接滑动组件(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栅板(2)后端设有竖向部,竖向部采用栅板结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建筑排水拦污装置沿排污渠(1)多级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排水拦污装置,包括横跨在排污渠(1)上的龙门架(3)和匹配地铺放在排污渠(1)上的栅板(2),龙门架(3)的横梁(301)上设有卷轮(5)及其驱动机构(6)、两侧立柱(302)上设有滑槽(303),栅板(2)的后端两侧设有滑动组件(4),两侧的滑动组件(4)分别与两侧立柱上的滑槽(303)不脱出地滑动配合,卷轮(5)上缠绕有钢丝绳(7),钢丝绳(7)末端与滑动组件(4)连接,驱动机构(6)驱动卷轮(5)收放钢丝绳(7)时能吊起或放下滑动组件(4)以及相连的栅板(2)。本发明方便工作人员对底部杂物进行处理,不影响正常排水。不影响正常排水。不影响正常排水。


技术研发人员:肖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6
技术公布日:2023/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