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6736发布日期:2023-01-12 21:5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墨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


背景技术:

2.球墨井盖一般分为圆形和方形,在市区的路政方面,一般采用圆形,因为圆形的井盖不易倾斜,能够较好的保护好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在对比文件“cn216304878u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塞球墨井盖”的说明书中提及“所述盖板上端靠近一侧位置开设有进水槽,所述盖板上端靠近另一侧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活动设置有衔接机构,所述固定环内侧壁之间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环型挡板,所述环型挡板上端靠近边沿位置设置有防护台,所述防护台上端贯穿开设有水槽”,虽然对比文件的井盖可用于防堵,但是对比文件中的井盖内的防堵相关结构并不方便定期取出清理,影响后期持续使用,并不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以解决虽然对比文件的井盖可用于防堵,但是对比文件中的井盖内的防堵相关结构并不方便定期取出清理,影响后期持续使用,并不方便实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包括:球墨井盖本体、盖板、防堵斗和防堵滤网,所述球墨井盖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外固定环,且外固定环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嵌槽,并且第一嵌槽处嵌合有盖板,所述盖板的正下方设置有防堵斗,且防堵斗的下端安装有防堵滤网。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嵌槽的内侧设置有隔断环,隔断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嵌槽,且防堵斗位于第二嵌槽内,并且防堵斗为拆卸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嵌槽的内侧设置有多组牵拉杆,且牵拉杆的前部设置有插口。
7.进一步的,所述防堵斗的上部开设有上凹槽,上凹槽上安装有多组插杆,且每组插杆的下部套置相对应的一组插口内,并且防堵斗的下部设置有滑坡面,滑坡面的下端设置有下端口。
8.进一步的,所述防堵滤网位于下端口内,且防堵滤网的上端面左右两部均设置有手柄,并且防堵滤网为拆卸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球墨井盖本体、盖板、防堵斗和防堵滤网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且盖板与球墨井盖本体、防堵斗与球墨井盖本体、防堵滤网与防堵斗之间均拆分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中防堵斗采用中空的漏斗形结构,防堵斗安装在第二嵌槽上,插杆的下部嵌合在插口内,使得防堵斗不仅安装轻松简单,而且安装稳固,以免发生歪斜,使用更安全可靠;
12.2.同时滑坡面的设置方便水流沿着坡道下流,可将水流集中到中心区域,以便集中过滤防堵处理。
13.3.本实用新型中防堵滤网采用的是不锈钢过滤网材质,方便过滤水流,避免树叶枝条卡塞,同时方便单独拆卸取出清理,使用更方便省事。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固定环内安装防堵斗和防堵滤网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堵斗和防堵滤网结构剖面示意图。
18.图中:1、球墨井盖本体;10、外固定环;11、第一嵌槽;12、隔断环;13、第二嵌槽;14、牵拉杆;15、插口;2、盖板;3、防堵斗;30、插杆;31、上凹槽;32、滑坡面;33、下端口;4、防堵滤网;4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能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提出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更加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20.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固定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固定环内安装防堵斗和防堵滤网结构示意图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堵斗和防堵滤网结构剖面示意图。
22.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包括:球墨井盖本体1、盖板2、防堵斗3和防堵滤网4,球墨井盖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外固定环10,且外固定环10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嵌槽11,并且第一嵌槽11处嵌合有盖板2,盖板2的正下方设置有防堵斗3,且防堵斗3的下端安装有防堵滤网4。
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嵌槽11的内侧设置有隔断环12,隔断环1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嵌槽13,且防堵斗3位于第二嵌槽13内,并且防堵斗3为拆卸结构;第二嵌槽13的内侧设置有多组牵拉杆14,且牵拉杆14的前部设置有插口15;防堵斗3的上部开设有上凹槽31,上凹槽31上安装有多组插杆30,且每组插杆30的下部套置相对应的一组插口15内,并且防堵斗3的下部设置有滑坡面32,滑坡面32的下端设置有下端口33。
24.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防堵斗3采用中空的漏斗形结构,防堵斗3安装在第二嵌槽13上,插杆30的下部嵌合在插口15内,使得防堵斗3不仅安装轻松简单,而且安装稳固,以免发生歪斜,使用更安全可靠;
25.同时滑坡面32的设置方便水流沿着坡道下流,可将水流集中到中心区域,以便集中过滤防堵处理。
26.在本实施例中,防堵滤网4位于下端口33内,且防堵滤网4的上端面左右两部均设
置有手柄40,并且防堵滤网4为拆卸结构;球墨井盖本体1、盖板2、防堵斗3和防堵滤网4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且盖板2与球墨井盖本体1、防堵斗3与球墨井盖本体1、防堵滤网4与防堵斗3之间均拆分连接。
27.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防堵滤网4采用的是不锈钢过滤网材质,方便过滤水流,避免树叶枝条卡塞,同时方便单独拆卸取出清理,使用更方便省事。
28.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虽然对比文件的井盖可用于防堵,但是对比文件中的井盖内的防堵相关结构并不方便定期取出清理,影响后期持续使用,并不方便实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方便组装拆分,便于将水流集中往下流,以便进行集中防堵过滤,且方便取出清理,可持续使用,更灵活实用。
29.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申请保护权利要求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墨井盖本体(1)、盖板(2)、防堵斗(3)和防堵滤网(4),所述球墨井盖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外固定环(10),且外固定环(10)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嵌槽(11),并且第一嵌槽(11)处嵌合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正下方设置有防堵斗(3),且防堵斗(3)的下端安装有防堵滤网(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槽(11)的内侧设置有隔断环(12),隔断环(1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嵌槽(13),且防堵斗(3)位于第二嵌槽(13)内,并且防堵斗(3)为拆卸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嵌槽(13)的内侧设置有多组牵拉杆(14),且牵拉杆(14)的前部设置有插口(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斗(3)的上部开设有上凹槽(31),上凹槽(31)上安装有多组插杆(30),且每组插杆(30)的下部套置相对应的一组插口(15)内,并且防堵斗(3)的下部设置有滑坡面(32),滑坡面(32)的下端设置有下端口(3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滤网(4)位于下端口(33)内,且防堵滤网(4)的上端面左右两部均设置有手柄(40),并且防堵滤网(4)为拆卸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墨井盖本体(1)、盖板(2)、防堵斗(3)和防堵滤网(4)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且盖板(2)与球墨井盖本体(1)、防堵斗(3)与球墨井盖本体(1)、防堵滤网(4)与防堵斗(3)之间均拆分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堵塞球墨井盖,包括:球墨井盖本体、盖板、防堵斗和防堵滤网,所述球墨井盖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外固定环,且外固定环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嵌槽,并且第一嵌槽处嵌合有盖板,所述盖板的正下方设置有防堵斗,且防堵斗的下端安装有防堵滤网;所述第一嵌槽的内侧设置有隔断环,隔断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嵌槽,且防堵斗位于第二嵌槽内,并且防堵斗为拆卸结构;所述第二嵌槽的内侧设置有多组牵拉杆,且牵拉杆的前部设置有插口;所述防堵斗的上部开设有上凹槽,上凹槽上安装有多组插杆。本实用新型方便组装拆分,便于将水流集中往下流,以便进行集中防堵过滤,且方便取出清理,可持续使用,更灵活实用。更灵活实用。更灵活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发 陈金有 董满和 赵洪 饶明水 刘俊敏 张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承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1
技术公布日:2023/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