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空式防波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4896发布日期:2023-02-01 02:4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空式防波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工程领域,尤其是透空式防波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传统斜坡式、直立式或混合式防波堤为不透空结构,不利于内外水体的交换、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大,且随水深增加造价剧增。因此工程界根据波能分布主要集中于水体表层这一特点,通过在水体表层设挡浪结构、下部设支撑结构,形成透空式防波堤。
3.透空式防波堤的支撑结构一般采用桩基结构;上部挡浪结构一般采用固定的挡浪板,挡浪板需要伸入水面下一定深度才能获得较好的挡浪效果,一般需要使挡浪板入水深度与水深之比达到0.3~0.5,对海水交换及生态环境仍具有一定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透空式防波堤,以克服现有透空式防波堤的上述缺点。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透空式防波堤,包括上部结构、桩基结构,还包括旋转挡浪结构单元;
7.所述旋转挡浪结构单元包括套筒、左翼板、右翼板,所述左翼板、右翼板处于同一平面上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套筒的侧边;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前排直桩上并可绕桩轴旋转,所述前排直桩上设有限位圆盘与所述套筒抵接,支撑所述旋转挡浪结构单元。
8.进一步,所述上部结构包括横梁、纵梁、面板和挡浪墙;所述挡浪墙与外侧纵梁和面板相连;所述外侧纵梁底面与横梁或桩帽底面高程一致;
9.可选地,所述桩基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组成排架结构的前排直桩、后方斜桩和横梁,顶部设桩帽与横梁相连或直接与横梁相连;
10.可选地,所述挡浪墙为直墙形、反弧形或鹰嘴形。
11.可选地,所述挡浪墙的顶高程设在大潮高水位以上0.5~0.6倍波高处。
12.可选地,所述旋转挡浪结构单元有两个以上,彼此沿防波堤线并排设置形成挡浪墙。
13.可选地,处于关闭状态时,相邻的旋转挡浪结构单元之间设有缝隙。
14.可选地,所述缝隙的大小为5~20cm。
15.可选地,旋转挡浪板采用动力装置进行旋转操控,常风浪小时旋转至与海流方向一致,风浪较大时旋转至与防波堤方向一致。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挡浪板可绕桩轴旋转,平常风浪小时旋转至与海流方向一致,便于水体交换,风浪较大旋转至防波堤方向一致,有效发挥挡浪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横剖面图(关闭状态)。
18.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面视图(关闭状态)。
19.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旋转挡浪结构部分的不同状态三维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两排直桩上设置旋转挡浪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作为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布设桩位的俯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挡板透空式防波堤包括上部结构100、桩基结构200和旋转挡浪结构单元300;上部结构100包括横梁110、纵梁120、面板130和挡浪墙140;挡浪墙140与外侧纵梁120和面板130相连;所述外侧纵梁120底面与横梁或桩帽底面高程一致;所述挡浪墙140可采用直墙形、反弧形或鹰嘴形,顶高程设在大潮高水位以上0.5~0.6倍波高处。
25.所述桩基结构200,包括相互配合组成排架结构的前排直桩210、后方斜桩220和横梁110,顶部设桩帽与横梁110相连或直接与横梁110相连。所述前排直桩210优选钢管桩,内部填充混凝土;桩基结构200主要对上部的结构起到支撑作用且不影响内外水体的交换。
26.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旋转挡浪结构单元300包括套筒310和左翼板320、右翼板321,左翼板320、右翼板321分别固定于套筒310的侧边,套筒310套在桩基结构的前排直桩210上。
27.图1所示为前排直桩设置旋转挡浪结构的实施例。为强化挡浪效果,可在前后两排直桩上设置旋转挡浪结构,后排的组成结构方式与前排相似,如图4实施例所示。
28.如图2和图3所示,套筒310套设于直桩210上,直桩210上适当位置设限位圆盘230与套筒310抵接,用于支撑旋转挡浪结构单元300。多个旋转挡浪结构单元300沿线防波堤线并排设置形成挡浪墙,处于关闭状态时,相邻的旋转挡浪结构单元之间设有5~20cm缝隙。
29.如图3所示,旋转挡浪板可采用动力装置进行旋转操控,常风浪小时旋转至与海流方向一致,风浪较大旋转至防波堤方向一致。所述动力装置可采用如图5所示的电机驱动控制方式,具体而言,电机通过传动轴和齿轮组带动固定在旋转挡浪板300上方的转盘运动,进而带动旋转挡浪板转动。
30.旋转挡浪结构300的翼板320可绕桩轴旋转,当平常风浪小的时旋转至与海流方向一致,便于水体交换;当风浪较大的时候旋转至与防波堤方向一致,有效发挥挡浪作用。
31.图2和图3仅为2~3排旋转挡浪结构并排串联的示意,显而易见,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本实用新型旋转挡板透空式防波堤可以采用不同数量的旋转挡浪结构单元300进行并排串联组合;另外,根据具体情况及需要,旋转挡浪结构可以采用自动或人工操控,此不赘述。
32.本实用新型旋转挡板透空式防波堤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33.步骤1、按预定位置将桩基打入海床(如图6所示),安装旋转挡浪板、浇筑桩帽,安装预制好的横梁(下层),纵梁(下层)和面板;
34.步骤2、浇筑横梁和纵梁上层,浇筑前将横梁、纵梁、面板、桩基顶部钢筋连接在一起;
35.步骤3、浇筑挡浪墙,浇筑前将挡浪墙钢筋与纵梁、面板连接;
36.步骤4、浇筑面板找平层;
37.步骤5、安装动力装置及操控系统。
38.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透空式防波堤,包括上部结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挡浪结构单元;所述旋转挡浪结构单元包括套筒、左翼板、右翼板,所述左翼板、右翼板处于同一平面上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套筒的侧边;所述套筒套设于前排直桩上并可绕桩轴旋转,所述前排直桩上设有限位圆盘与所述套筒抵接,支撑所述旋转挡浪结构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结构包括横梁、纵梁、面板和挡浪墙;所述挡浪墙与外侧纵梁和面板相连;所述外侧纵梁底面与横梁或桩帽底面高程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组成排架结构的前排直桩、后方斜桩和横梁,顶部设桩帽与横梁相连或直接与横梁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浪墙为直墙形、反弧形或鹰嘴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浪墙的顶高程设在大潮高水位以上0.5~0.6倍波高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挡浪结构单元有两个以上,彼此沿防波堤线并排设置形成挡浪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处于关闭状态时,相邻的旋转挡浪结构单元之间设有缝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空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大小为5~20cm。

技术总结
一种透空式防波堤,包括上部结构、桩基结构,还包括旋转挡浪结构单元;所述旋转挡浪结构单元包括套筒、左翼板、右翼板,所述左翼板、右翼板处于同一平面上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套筒的侧边;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前排直桩上并可绕桩轴旋转,所述前排直桩上设有限位圆盘与所述套筒抵接,支撑所述旋转挡浪结构单元。所述上部结构包括横梁、纵梁、面板和挡浪墙;所述挡浪墙与外侧纵梁和面板相连;所述桩基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组成排架结构的前排直桩、后方斜桩和横梁,顶部设桩帽与横梁相连或直接与横梁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挡浪板可以绕桩轴旋转,平常风浪小时旋转至与海流方向一致,便于水体交换,风浪较大旋转至与防波堤方向一致,有效发挥挡浪作用。挥挡浪作用。挥挡浪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海 苏涛 王晓辉 李晓舟 查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3/1/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