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挖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1568发布日期:2023-03-29 17:1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盖挖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挖管廊结构,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规模不断增大,生活理念和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为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在城市建造过程中,管廊建设一般位于道路下方,基坑开挖常采用明挖施工。施工过程中对城市环境、交通等影响较大,给人民生活带来较大困扰。在城市管廊建设过程中,如何控制施工过程中对城市环境及交通的影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挖管廊结构。该结构将支护结构和管廊结构相结合,避免过程结构的浪费,减少开挖工程量;同时可以快速恢复交通,减小施工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有效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盖挖管廊结构,包括有沿管廊走向平行、间隔、竖直设置的2排支护桩,2排支护桩相邻的一侧各设有1堵侧壁,2堵侧壁底部之间连接有底板,2堵侧壁顶面支撑有顶板,每排支护桩顶部设置有1道冠梁,顶板的端头与冠梁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5.前述的一种盖挖管廊结构中,同排相邻2个支护桩之间的最大桩中心间距为3m。
6.前述的一种盖挖管廊结构中,所述侧壁紧挨支护桩设置。
7.前述的一种盖挖管廊结构中,所述冠梁、顶板、底板和侧壁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通过设置有支护桩,开挖过程中先实施支护桩、再开挖,施工冠梁及顶板,待冠梁及顶板达到强度后,将道路按原装恢复,将施工对交通及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将临时支护结构支护桩和管廊永久结构相结合,避免过程结构的浪费,减少开挖工程量;同时可以快速恢复交通,减小施工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有效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使用该结构后,后续大量施工过程在地下进行,对周边环境等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1的立视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2的立视图;
1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3的立视图;
1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4的立视图;
1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5的立视图。
16.附图标记:1-支护桩,2-冠梁,3-顶板,4-底板,5-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盖挖管廊结构,如图1-7所示,包括有沿管廊走向平行、间隔、竖直设置的2排支护桩1,2排支护桩1相邻的一侧各设有1堵侧壁5,2堵侧壁5底部之间连接有底板4,2堵侧壁5顶面支撑有顶板3,每排支护桩1顶部设置有1道冠梁2,顶板3的端头与冠梁2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19.同排相邻2个支护桩1之间的最大桩中心间距为3m,通过支护桩1挡住外侧土体,支护桩1可以减少外侧土地对侧壁5的挤压,若2个支护桩1之间的间距大于3m,那么侧壁5很容易在土体的挤压作用下出现内拱变形。
20.所述侧壁5紧挨支护桩1设置,通过支护桩1将土体分割为若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土体作用在对于区域的侧壁5上,若支护桩1未紧挨侧壁5设置,就会使得整个土体连成一个整体,整个土体对侧壁5进行挤压,很容易造成侧壁5变形。
21.整个结构中,所述支护桩1可以为灌注桩、高压旋喷桩、smw工法桩等形式。所述支护桩的冠梁2、顶板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3可以在路面恢复后支撑上部荷载,同时为双侧支护桩1提供水平支撑,减小支护桩1嵌入地基深度。所述底板4及侧壁5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侧向土压力主要由支护桩1抵挡,侧壁5及底板4可按构造设置,减小结构材料用量。冠梁2、顶板3、底板4和侧壁5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成管廊永久支护结构。
22.主要施工步骤:
23.s1:施工支护桩1;
24.s2:开挖至管廊顶板3,并施工冠梁2和结构顶板3;
25.s3:恢复路面;
26.s4:开挖中层土;
27.s5:浇筑底板4、侧壁5;
28.s6:管廊内管线安装。
29.本实用新型的盖挖管廊结构中,通过先实施支护桩1,再开挖、施工冠梁2及顶板3,待冠梁2及顶板3达到强度后,将道路按原装恢复,将施工对交通及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将临时支护结构——支护桩1和管廊结构相结合,避免过程结构的浪费,减少开挖工程量;同时可以快速恢复交通,减小施工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有效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盖挖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沿管廊走向平行、间隔、竖直设置的2排支护桩(1),2排支护桩(1)相邻的一侧各设有1堵侧壁(5),2堵侧壁(5)底部之间连接有底板(4),2堵侧壁(5)顶面支撑有顶板(3),每排支护桩(1)顶部设置有1道冠梁(2),顶板(3)的端头与冠梁(2)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挖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同排相邻2个支护桩(1)之间的最大桩中心间距为3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挖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5)紧挨支护桩(1)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挖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2)、顶板(3)、底板(4)和侧壁(5)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挖管廊结构,包括有沿管廊走向平行、间隔、竖直设置的2排支护桩,2排支护桩相邻的一侧各设有1堵侧壁,2堵侧壁底部之间连接有底板,2堵侧壁顶面支撑有顶板,每排支护桩顶部设置有1道冠梁,顶板的端头与冠梁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开挖过程中先实施支护桩、再开挖,施工冠梁及顶板,待冠梁及顶板达到强度后,将道路按原装恢复,将施工对交通及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将临时支护结构支护桩和管廊永久结构相结合,避免过程结构的浪费,减少开挖工程量;同时可以快速恢复交通,减小施工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有效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使用该结构后,后续大量施工过程在地下进行,对周边环境等影响较小。对周边环境等影响较小。对周边环境等影响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3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