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72484发布日期:2023-02-04 02:5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2.水库、河川堤岸、山体及道路边坡等经常会出现水土流失以及滑坡的问题,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以及滑坡现象的出现,便需要进行边坡的防护和治理,生态护坡便是一种通过种植植物来对坡体进行防护和治理的方式。
3.然而现阶段的生态护坡存在一些不足,生态护坡上种植的植物为了保证其对坡体泥土的加固效果,便需要对植物进行浇灌,但是浇灌的时候需要额外使用水源进行浇灌,并且需要利用辅助工具将其他地方的水源引过来进行浇灌,浇灌的过程中也需要人工进行浇灌,这样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水泥层和固土框,所述坡体的上表面铺设有水泥层,所述水泥层的上表面靠近前方横向固定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坡体的前表面嵌设有固土框,所述坡体的内部设有蓄水罐,所述蓄水罐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蓄水罐的上表面且位于防护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压水泵。
7.优选的,所述水泥层的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挡水条,所述水泥层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下水口均匀分布在水泥层的上表面,所述水泥层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
8.优选的,所述固土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间隔板,所述固土框的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矩形导流槽,所述矩形导流槽的内部上表面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固土框的内部下端开设有排水口。
9.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高压喷头均匀分布在分流管的上表面。
10.优选的,所述通口、缓冲槽和下水口彼此连通,所述排水口通过导管与蓄水罐连通。
11.优选的,所述高压水泵通过导管与分流管连通,所述挡水条的两端与分流管的两端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水泥层、分流管、固土框、蓄水罐和高压水泵相互配合的方式,当水泥层的表面出现水流时,水会顺着下水口流入水泥层的内部,然后再通过通口流入到矩形导流槽中,进入矩形导流槽中的水流在导管的引导下流入蓄水罐中进行储存,这
样在对坡体进行浇灌的时候,便不需要额外使用水源,当需要对坡体上种植的植物进行浇灌的时候,通过外部设备控制高压水泵运转,运转时的高压水泵会将蓄水罐中的水抽出并输送到分流管中,最后通过分流管的高压喷头喷出水花进行植物的浇灌,这样便不需要人工进行浇灌。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的整体结构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的图1中a处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的局部剖面图。
17.图中:1、坡体;2、水泥层;201、挡水条;202、下水口;3、分流管;301、高压喷头;4、固土框;401、间隔板;402、矩形导流槽;403、通口;5、蓄水罐;6、防护罩;7、高压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3所示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水泥层2和固土框4,坡体1的上表面铺设有水泥层2,水泥层2的上表面靠近前方横向固定安装有分流管3,坡体1的前表面嵌设有固土框4,坡体1的内部设有蓄水罐5,蓄水罐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6,蓄水罐5的上表面且位于防护罩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压水泵7。
20.水泥层2的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挡水条201,水泥层2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水口202,下水口20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下水口202均匀分布在水泥层2的上表面,水泥层2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缓冲槽可以收集水泥层2上表面流淌下来的水流;固土框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间隔板401,固土框4的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矩形导流槽402,矩形导流槽402的内部上表面开设有通口403,通口403的数量为若干个,固土框4的内部下端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可以将矩形导流槽402中的水导入导管中;分流管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高压喷头301,高压喷头30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高压喷头301均匀分布在分流管3的上表面,高压喷头301可以喷出水,从而对固土框4框住的泥土区域进行浇灌;通口403、缓冲槽和下水口202彼此连通,排水口通过导管与蓄水罐5连通,蓄水罐5可以收集矩形导流槽402中的水;高压水泵7通过导管与分流管3连通,挡水条201的两端与分流管3的两端连接,挡水条201可以避免水泥层2上表面的水流到外围。
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在使用时,当水泥层2的表面出现水流时,水会顺着下水口202流入水泥层2的内部,然后再通过通口403流入到矩形导流槽402中,进入矩形导流槽402中的水流在导管的引导下流入蓄水罐5中进行储存,这样在对坡体1进行浇灌的时候,便不需要额外使用水源,当需要对坡体1上种植的植物进行浇灌的时候,通过外部设备控制高压水泵7运转,运转时的高压水泵7会将蓄水罐5中的水抽出并输送到分流管3中,最后通过分流管3的高压喷头301喷出水花进行植物的浇灌,这样便不需要人工进行浇灌。
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1)、水泥层(2)和固土框(4),所述坡体(1)的上表面铺设有水泥层(2),所述水泥层(2)的上表面靠近前方横向固定安装有分流管(3),所述坡体(1)的前表面嵌设有固土框(4),所述坡体(1)的内部设有蓄水罐(5),所述蓄水罐(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6),所述蓄水罐(5)的上表面且位于防护罩(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压水泵(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层(2)的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挡水条(201),所述水泥层(2)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水口(202),所述下水口(20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下水口(202)均匀分布在水泥层(2)的上表面,所述水泥层(2)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土框(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间隔板(401),所述固土框(4)的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矩形导流槽(402),所述矩形导流槽(402)的内部上表面开设有通口(403),所述通口(403)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固土框(4)的内部下端开设有排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高压喷头(301),所述高压喷头(30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高压喷头(301)均匀分布在分流管(3)的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403)、缓冲槽和下水口(202)彼此连通,所述排水口通过导管与蓄水罐(5)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泵(7)通过导管与分流管(3)连通,所述挡水条(201)的两端与分流管(3)的两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水泥层和固土框,所述坡体的上表面铺设有水泥层,所述水泥层的上表面靠近前方横向固定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坡体的前表面嵌设有固土框,所述坡体的内部设有蓄水罐,所述蓄水罐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蓄水罐的上表面且位于防护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压水泵。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蓄水结构的生态护坡,通过水泥层、分流管、固土框、蓄水罐和高压水泵相互配合的方式,可以将水泥层表面出现的水流进行回收,回收的水流会储存在蓄水罐中,当需要对坡体上的植物进行浇灌的时候,可以直接利用蓄水罐中的水进行浇灌,并且浇灌的时候不需要人工进行浇灌。时候不需要人工进行浇灌。时候不需要人工进行浇灌。


技术研发人员:罗思文 古新红 陈玲玲 彭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卓艺泛亚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0
技术公布日:202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