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器

文档序号:34491106发布日期:2023-06-17 22:3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器

本技术涉及园林景观,具体涉及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器。


背景技术:

1、园林是指人工制造的景观,通过人为制造或者迁入的小型设施,例如水池、假山、树木和乱石等,这些园林景观小品是园林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虽然不像主体建筑那样举足轻重,却也会增加主体建筑的表现力。

2、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6604394u的“园林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所描述的主要是通过重力传送雨水,并中转箱与处理箱来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并通过封堵塞进行排水避免雨水溢出,且配合园林中的水池进行雨水收集,在此过程中,水池的面积是一定的,因此在使用时有着收集限制,收集效率较低。

3、因此提出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器,以便解决在此过程中,水池的面积是一定的,因此在使用时有着收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在水池内设置可以在固定方管内移动的移动条,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移动条上下移动,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杆及转动框转动,增大水池的积水面积,提升收集效率,因此提出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器。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器,包括水池、中转箱和处理箱,所述水池内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应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方管,所述固定方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通过铸造一体成型有移动条,所述移动条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框。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框底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座,所述衔接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上固定连接有压块,在转动时压块受重力自动下垂。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块呈圆柱形结构,所述压块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提升衔接的稳定性。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方管上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提升移动条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条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方形结构,提升移动时的稳定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上相互远离的四侧均嵌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固定方管内侧壁接触,减少摩擦力,方便移动。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移动第一电机带动移动条在第一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下上下移动,同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杆及转动框转动,如此在水池边缘设置多组,能够提升水池的面积,提升集水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器,包括水池(1)、中转箱(2)和处理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内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应的固定板(4),两个所述固定板(4)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方管(5),所述固定方管(5)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上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通过铸造一体成型有移动条(7),所述移动条(7)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支撑板(8)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框(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3)呈圆柱形结构,所述压块(13)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方管(5)上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与齿条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条(7)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呈方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6)上相互远离的四侧均嵌有滚珠(17),所述滚珠(17)与固定方管(5)内侧壁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器,包括水池、中转箱和处理箱,水池内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应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方管,固定方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上啮合有齿条,齿条通过铸造一体成型有移动条,移动条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框,转动框底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座,衔接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竖杆,本技术通过移动第一电机带动移动条在第一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下上下移动,同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杆及转动框转动,如此在水池边缘设置多组,能够提升水池的面积,提升集水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毛靓,万利军,王乔,郑迪,施嘉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