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0623发布日期:2023-07-28 07:0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涉及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1、为解决汛期期间水库泥沙含量高,进而导致机组冷却器及滤水器堵塞、磨损等问题,目前大中型地面厂房水电站的技术供水系统通常采用二次循环冷却供水系统,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将循环水池内的水通过水泵加压送至机组各用户,然后经过尾水冷却器冷却后,再流入循环水池中,从而形成二次循环冷却供水系统,流道或尾水渠内的河水为一次水,可作为热交换的冷源。

2、同时,作为水电站二次循环冷却供水系统关键设备之一的尾水冷却器,通常布置在尾水管检修闸门下游侧平台,尽管该布置方式冷却效果好、经济性优,但尾水冷却器日常检修维护需“时间窗口”(即下游尾水位低于尾水冷却器上部支撑固定螺栓及冷却器进、出水管连接法兰位置时),不能够实现干式检修,并且后期存在吊装时容易卡阻、难对中及管路防冻等问题。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4194771u公布了一种水电站二次循环冷却供水系统,该专利将尾水冷却器布置于单独设立的尾水冷却器水槽内,然后从压力钢管引一路供水管以作为一次冷却水并导入尾水冷却器水槽,经热交换后,通过冷却器槽排水管排至下游。然而,该方法尽管能够实现尾水冷却器干式检修,但存在运行操作繁琐、不经济节能、冷却效果差等问题。

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363056u公布了一种避免水下作业的尾水冷却器检修装置,该专利将尾水冷却器布置于尾水检修闸门上游侧平台,然而该专利在需要对尾水冷却器进行检修时,需要利用尾水台车将冷却器检修闸门吊入门槽后并一直悬挂在指定高度,进而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同时,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无底槛支撑,其底部密封难以保证,并且尾水冷却器闸门与尾水管检修闸门之间存在运行干扰。

5、鉴此,亟需找到一种能够安全可靠的实现尾水冷却器干式检修,避免潜水员水下作业,消除不确定风险因素,同时便于设备日常检修、维护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在对尾水冷却器进行检修时,将检修闸门吊入门槽后一直悬吊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以及检修闸门悬吊情况下难以保证检修闸门底部密封性的问题。

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包括第一平台和高于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上安装有尾水冷却器,所述第二平台上设有门机,所述第一平台之下设有尾水腔,还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一检修闸门槽和第二检修闸门槽,第一检修闸门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的上面,所述第二检修闸门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的外侧,所述第一检修闸门槽内滑动连接有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所述第二检修闸门槽内滑动连接有尾水管检修闸门,最低运行位置的所述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的能够并被所述第一平台支撑,所述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和所述尾水管检修闸门在进行干式检修时无需悬吊并且使用过程中独立升降互不干扰。

4、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5、所述第一平台的上方设有胸墙,所述胸墙位于所述尾水冷却器和所述第一检修闸门槽之间,所述胸墙的下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最低处位于所述第一平台的上表面,所述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所述胸墙高于下游最低尾水位,干式检修时要求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的高度高于下游最低尾水侧。

6、所述尾水冷却器的一侧设有连接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爬梯,所述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的上方设有充水阀。

7、所述第一平台内设有底部排水口,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台的侧面边墙内设有边墙排水口,所述底部排水口和所述边墙排水口均与所述尾水冷却器所在的检修腔联通,所述底部排水口和所述边墙排水口均向下延伸并与侧面边墙内的排水总管联通,所述排水总管向下延伸依次经过尾水管操作廊道和所述尾水腔,所述尾水腔的下方设有机组检修排水总管,所述排水总管接入所述机组检修排水总管,所述尾水管操作廊道下游侧的所述排水总管连接设有若干常闭手动球阀。

8、所述尾水腔的中间设有隔墩,两个所述尾水冷却器分别设置于所述隔墩两侧的第一平台上方,两个所述尾水冷却器的尾水侧均依次设有所述第一检修闸门槽和所述第二检修闸门槽。

9、所述第一检修闸门槽和所述第二检修闸门槽之间的距离大于1m,所述尾水冷却器位于下游最低尾水位下侧且所述尾水冷却器与下游最低尾水位之间的距离大于0.5m,所述尾水冷却器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通过不锈钢地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尾水冷却器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尾水冷却器的设计流速小于1m/s。

10、所述边墙排水口较所述底部排水口高25cm~30cm,所述边墙排水口和所述底部排水口的进水侧均设有拦污栅。

11、所述尾水冷却器通过与下部基础连接的地脚螺栓固定于第一平台上表面。

12、所述门机为双向门机。

13、所述常闭手动球阀设有两个。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检修闸门槽和第二检修闸门槽分开设置,使得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和尾水管检修闸门在干式检修时独立升降互不干扰;通过将第一检修闸门槽设置于第一平台上,将第二检修闸门槽设置于尾水腔的下表面上,使得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和尾水管检修闸门的下表面在进行干式检修时能够与平面接触,保证了检修闸门底部密封性的同时,检修闸门在检修时无需悬吊,没有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包括第一平台(107)和高于所述第一平台(107)的第二平台(101),所述第一平台(107)上安装有尾水冷却器(2),所述第二平台(101)上设有门机(1),所述第一平台(107)之下设有尾水腔(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一检修闸门槽(104)和第二检修闸门槽(103),第一检修闸门槽(104)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107)的上面,所述第二检修闸门槽(103)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107)的外侧,所述第一检修闸门槽(104)内滑动连接有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9),所述第二检修闸门槽(103)内滑动连接有尾水管检修闸门(7),最低运行位置的所述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9)的能够并被所述第一平台(107)支撑,所述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9)和所述尾水管检修闸门(7)在进行干式检修时无需悬吊并且使用过程中独立升降互不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107)的上方设有胸墙(105),所述胸墙(105)位于所述尾水冷却器(2)和所述第一检修闸门槽(104)之间,所述胸墙(105)的下侧开设有进水口(21),所述进水口(21)的最低处位于所述第一平台(107)的上表面,所述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9)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水口(21)的高度,所述胸墙(105)高于下游最低尾水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冷却器(2)的一侧设有连接第一平台(107)和第二平台(101)的爬梯(8),所述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9)的上方设有充水阀(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107)内设有底部排水口(12),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台(107)的侧面边墙内设有边墙排水口(11),所述底部排水口(12)和所述边墙排水口(11)均与所述尾水冷却器(2)所在的检修腔联通,所述底部排水口(12)和所述边墙排水口(11)均向下延伸并与侧面边墙内的排水总管(3)联通,所述排水总管(3)向下延伸依次经过尾水管操作廊道(102)和所述尾水腔(5),所述尾水腔(5)的下方设有机组检修排水总管(6),所述排水总管(3)接入所述机组检修排水总管(6),所述尾水管操作廊道(102)下游侧的所述排水总管(3)连接设有若干常闭手动球阀(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腔(5)的中间设有隔墩(106),两个所述尾水冷却器(2)分别设置于所述隔墩(106)两侧的第一平台(107)上方,两个所述尾水冷却器(2)的尾水侧均依次设有所述第一检修闸门槽(104)和所述第二检修闸门槽(10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修闸门槽(104)和所述第二检修闸门槽(103)之间的距离大于1m,所述尾水冷却器(2)位于下游最低尾水位下侧且所述尾水冷却器(2)与下游最低尾水位之间的距离大于0.5m,所述尾水冷却器(2)与所述第一平台(107)之间通过不锈钢地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尾水冷却器(2)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尾水冷却器(2)的设计流速小于1m/s。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墙排水口(11)较所述底部排水口(12)高25cm~30cm,所述边墙排水口(11)和所述底部排水口(12)的进水侧均设有拦污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冷却器(2)通过与下部基础连接的地脚螺栓固定于第一平台(107)上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机(1)为双向门机。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手动球阀(4)设有两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一检修闸门槽和第二检修闸门槽,第一检修闸门槽设置于第一平台的上面,第二检修闸门槽设置于第一平台的一侧,第一检修闸门槽内滑动连接有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第二检修闸门槽内滑动连接有尾水管检修闸门,最低运行位置的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的底面置于第一平台的上表面,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和尾水管检修闸门在进行干式检修时无需悬吊并且使用过程中独立升降互不干扰;尾水冷却器检修闸门和尾水管检修闸门的下表面能够与平面接触,保证了检修闸门底部密封性,检修闸门在检修时无需悬吊,没有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曹春建,吴胜华,李成军,吴海峰,张盛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