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3671发布日期:2023-05-11 09:3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具体为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


背景技术:

1、通过锤击钢护筒进入海底土层或岩层,再浇入混凝土,是建造跨海大桥桥墩的常用方法。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沿纵向锤击钢护筒时,由于钢护筒的泊松效应,会向海水中辐射声波,导致声波容易对海水中的鱼类存在不利影响;而且,在钢护筒施工和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环境中的水压、承重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钢护筒极易发生形变,影响钢护筒的使用寿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包括护筒本体、外防护结构和内加强结构;所述外防护结构包括缠绕设置在护筒本体外侧的纤维布;所述内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护筒本体内腔中的加强支护板,加强支护板的一面固定在护筒本体上,另一面上固定设置有水平支杆,水平支杆连接有辅助支筒,辅助支筒与护筒本体同心设置;所述内加强结构在护筒本体的内腔中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多组,上下相邻的两组加强支护板之间连接有垂直支杆。

3、优选的,所述纤维布水平分段缠绕在护筒本体的圆周外侧壁上。

4、优选的,所述纤维布呈螺旋状连续缠绕在护筒本体的圆周外侧壁上。

5、优选的,所述纤维布在环氧树脂浸渍液中浸渍处理。

6、优选的,每一组所述内加强结构上的多组加强支护板均环形阵列设置在护筒本体的圆周内侧壁上。

7、优选的,所述加强支护板的截面呈弧形结构,水平支杆的端部与加强支护板的内凹腔壁连接。

8、优选的,所述辅助支筒与护筒本体的内腔中均灌注有混凝土。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针对现有的钢护筒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钢护筒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冲击力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本方案在钢护筒上设置有外防护结构,外防护结构主要是通过纤维布缠绕钢护筒的方式,来提升钢护筒横向抵抗变形的能力,降低钢护筒的泊松效应,从而减小对周边鱼类的影响。

1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本方案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在钢护筒的内部设置有内加强结构,内加强结构主要包括设置在钢护筒内腔中的加强支护板、水平支杆、辅助支筒与垂直支杆,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加强支护板、水平支杆与辅助支筒形成对钢护筒的内腔壁的抵接、刚度强化的作用,通过垂直支杆将多个内加强结构形成垂直方向上的连接,以此加强钢护筒整体的垂直方向上的抗形变性能,延长钢护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筒本体(1)、外防护结构和内加强结构;所述外防护结构包括缠绕设置在护筒本体(1)外侧的纤维布(2);所述内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护筒本体(1)内腔中的加强支护板(3),加强支护板(3)的一面固定在护筒本体(1)上,另一面上固定设置有水平支杆(4),水平支杆(4)连接有辅助支筒(5),辅助支筒(5)与护筒本体(1)同心设置;所述内加强结构在护筒本体(1)的内腔中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多组,上下相邻的两组加强支护板(3)之间连接有垂直支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2)水平分段缠绕在护筒本体(1)的圆周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2)呈螺旋状连续缠绕在护筒本体(1)的圆周外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内加强结构上的多组加强支护板(3)均环形阵列设置在护筒本体(1)的圆周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护板(3)的截面呈弧形结构,水平支杆(4)的端部与加强支护板(3)的内凹腔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筒(5)与护筒本体(1)的内腔中均灌注有混凝土(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海上打桩钢护筒抗变形结构,包括护筒本体、外防护结构和内加强结构。外防护结构主要是通过纤维布缠绕钢护筒的方式,来提升钢护筒横向抵抗变形的能力,降低钢护筒的泊松效应,从而减小对周边鱼类的影响;内加强结构主要包括设置在钢护筒内腔中的加强支护板、水平支杆、辅助支筒与垂直支杆,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加强支护板、水平支杆与辅助支筒形成对钢护筒的内腔壁的水平方向上的抵接、刚度强化的作用,通过垂直支杆将多个内加强结构形成垂直方向上的连接,以此加强钢护筒整体的垂直方向上的抗形变性能,延长钢护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健,吴智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智慧基础设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