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8585发布日期:2023-03-10 23:0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管网运行时流量普遍偏小,长期管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管网的淤积沉淀,目前,通常是采用人工机械清理疏通,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及物力,而且,清淤冲洗过程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水。为此,本申请特地设计了一种能够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
4.一种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包括污水检查井和雨水检查井;所述污水检查井和雨水检查井均固定连接有检查井入口,所述检查井入口均可拆卸连接有井盖;所述污水检查井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污水管,所述雨水检查井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雨水管,所述雨水检查井与污水检查井之间固定连接有虹吸引流管,所述虹吸引流管的一端延伸至雨水检查井中,所述虹吸引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污水检查井中,位于污水检查井中的虹吸引流管的一端与污水管的下端高度一致,位于雨水检查井中的虹吸引流管的一端高于位于污水检查井中的虹吸引流管的一端,且位于雨水检查井中的虹吸引流管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内部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50-60cm。本申请利用“虹吸”引流原理,通过虹吸引流管把雨水检查井中的雨水引入到与污水检查井相连接的污水管中以提高污水管内的水流量和水流流速,从而达到冲洗污水管的目的。
5.优选地,所述雨水检查井内还固定设有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端固定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槽口呈倒u型,所述溢流槽的两端分别与雨水检查井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溢流槽的槽口两端分别与雨水管相连通;靠近雨水检查井进水口一侧的所述溢流槽的上端高度低于远离雨水检查井进水口一侧的所述溢流槽的上端高度;所述溢流槽上沿宽度方向还固定开设有叠梁闸槽,所述叠梁闸槽的上端与溢流槽的上端高度一致,所述叠梁闸槽的下端延伸至混凝土垫层中,所述叠梁闸槽内可拆卸安装有叠梁闸。
6.优选地,所述雨水检查井中还纵向固定设有浮渣挡板滤网,所述浮渣挡板滤网位于虹吸引流管和溢流槽之间。该上述设置能够有效防止雨水中夹杂的漂浮物进入虹吸引流管中,对虹吸引流管造成堵塞的问题。
7.优选地,所述溢流槽靠近浮渣挡板滤网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扰流孔和至少一个引流孔,其中,扰流孔位于靠近雨水检查井进水口一侧,引流孔位于远离雨水检查井进水口一侧。该上述设置中扰流孔开孔位于雨水检查井雨水进水口附近、引流孔开孔位于远离雨水检查井进水口一侧也就是位于雨水检查井出水口处附近,本申请可通过扰流孔把
雨水引入虹吸引流管的吸水区,而后再通过引流孔把雨水引出虹吸引流管的吸水区,利用进出口的微压及雨水的扰流运动减少或避免虹吸引流管的吸水区出现淤泥沉降的问题。
8.优选地,靠近雨水检查井进水口的所述溢流槽上端与雨水管的中心位置高度一致。
9.优选地,位于雨水检查井内的虹吸引流管上还开设有均压孔,所述均压孔较雨水管内顶的高度低10cm-15cm。该上述设置中均压孔的高度即为虹吸停止的水位高度。该上述设置,是为了避免雨水检查井中的雨水被过度抽吸的情况。
10.优选地,所述浮渣挡板滤网的上端较虹吸引流管上端高50-60cm。
11.优选地,所述雨水检查井固定连接有两个检查井入口,两个检查井入口分别位于浮渣挡板滤网的两侧,该两个检查井入口均可拆卸连接有井盖。该上述设置便于对本申请进行检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申请利用每年雨季汛期可能出现的强降雨,把雨水检查井中的雨水引入与污水检查井相连通的污水管中,形成短时瞬时大流量,对污水管内的淤积进行冲洗清淤,达到清淤污水管的目的。本申请可有效减少人工机械清淤的频次,有效减少人力、财力及物力的投入,同时本申请利用强降雨的雨水资源冲洗管网无需额外使用水资源对污水管进行冲洗,还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申请的俯视图;
15.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16.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17.图4为图1中溢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污水检查井,2雨水检查井,3检查井入口,4井盖,5污水管,6雨水管,7虹吸引流管,8均压孔,9混凝土垫层,10溢流槽,11槽口,12叠梁闸槽,13叠梁闸,14浮渣挡板滤网,15扰流孔,16引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20.图1至图4所示,一种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5网的装置,包括污水检查井1和雨水检查井2;污水检查井1固定连接有一个检查井入口3,该检查井入口3可拆卸连接有井盖4,雨水检查井2固定连接有两个检查井入口3,两个检查井入口3分别位于浮渣挡板滤网14的两侧,该两个检查井入口3均可拆卸连接有井盖4;
21.污水检查井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污水管5,雨水检查井2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雨水管6,雨水检查井2与污水检查井1之间固定连接有虹吸引流管7,虹吸引流管7的一端延伸至雨水检查井2中,虹吸引流管7的另一端延伸至污水检查井1中,位于污水检查井1中的虹吸引流管7的一端与污水管5的下端高度一致,位于雨水检查井2中的虹吸引流管7的一端高于位于污水检查井1中的虹吸引流管7的一端,且位于雨水检查井2
中的虹吸引流管7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2内部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50-60cm,此外,位于雨水检查井2内的虹吸引流管7上还开设有均压孔8,均压孔8较雨水管6内顶的高度低10cm-15cm。
22.雨水检查井2内还固定设有混凝土垫层9,混凝土垫层9的上端固定设有溢流槽10,溢流槽10的槽口11呈倒u型,溢流槽10的两端分别与雨水检查井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溢流槽10的槽口11两端分别与雨水管6相连通;靠近雨水检查井2进水口一侧的溢流槽10的上端高度低于远离雨水检查井2进水口一侧的溢流槽10的上端高度,靠近雨水检查井2进水口的溢流槽10上端与雨水管6的中心位置高度一致;
23.溢流槽10上沿宽度方向还固定开设有叠梁闸槽12,叠梁闸槽12的上端与溢流槽10的上端高度一致,叠梁闸槽12的下端延伸至混凝土垫层9中,叠梁闸槽12内可拆卸安装有叠梁闸13。
24.雨水检查井2中还纵向固定设有浮渣挡板滤网14,浮渣挡板滤网14的上端较虹吸引流管7上端高50-60cm。浮渣挡板滤网14位于虹吸引流管7和溢流槽10之间,溢流槽10靠近浮渣挡板滤网14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绕流孔15和至少一个引流孔16,其中,绕流孔15位于靠近雨水检查井2进水口一侧,引流孔16位于远离雨水检查井2进水口一侧。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检查井和雨水检查井;所述污水检查井和雨水检查井均固定连接有检查井入口,所述检查井入口均可拆卸连接有井盖;所述污水检查井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污水管,所述雨水检查井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雨水管,所述雨水检查井与污水检查井之间固定连接有虹吸引流管,所述虹吸引流管的一端延伸至雨水检查井中,所述虹吸引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污水检查井中,位于污水检查井中的虹吸引流管的一端与污水管的下端高度一致,位于雨水检查井中的虹吸引流管的一端高于位于污水检查井中的虹吸引流管的一端,且位于雨水检查井中的虹吸引流管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内部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50-6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检查井内还固定设有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端固定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槽口呈倒u型,所述溢流槽的两端分别与雨水检查井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溢流槽的槽口两端分别与雨水管相连通;靠近雨水检查井进水口一侧的所述溢流槽的上端高度低于远离雨水检查井进水口一侧的所述溢流槽的上端高度;所述溢流槽上沿宽度方向还固定开设有叠梁闸槽,所述叠梁闸槽的上端与溢流槽的上端高度一致,所述叠梁闸槽的下端延伸至混凝土垫层中,所述叠梁闸槽内可拆卸安装有叠梁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检查井中还纵向固定设有浮渣挡板滤网,所述浮渣挡板滤网位于虹吸引流管和溢流槽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靠近浮渣挡板滤网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扰流孔和至少一个引流孔,其中,扰流孔位于靠近雨水检查井进水口一侧,引流孔位于远离雨水检查井进水口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雨水检查井进水口的所述溢流槽上端与雨水管的中心位置高度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雨水检查井内的虹吸引流管上还开设有均压孔,所述均压孔较雨水管内顶的高度低10cm-15c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挡板滤网的上端较虹吸引流管上端高50-60c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检查井固定连接有两个检查井入口,两个检查井入口分别位于浮渣挡板滤网的两侧,该两个检查井入口均可拆卸连接有井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雨水自动冲洗清淤污水管网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雨水检查井与污水检查井之间固定连接有虹吸引流管,虹吸引流管的一端延伸至雨水检查井中,虹吸引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污水检查井中,位于污水检查井中的虹吸引流管的一端与污水管的下端高度一致,位于雨水检查井中的虹吸引流管的一端高于位于污水检查井中的虹吸引流管的一端,且位于雨水检查井中的虹吸引流管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内部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50-60cm。本申请可有效减少人工机械清淤的频次,有效减少人力、财力及物力的投入。力及物力的投入。力及物力的投入。


技术研发人员:年士磊 郭涵坤 孙鸿飞 郁辉 王燕 王娟 张清泉 芦巍 叶长允 季建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3/3/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