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1878发布日期:2023-04-19 22:2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施工,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


背景技术:

1、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安全、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堤防工程是指沿河、湖、海岸、行洪区或分洪区(通常为软土地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堤防可以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内,使同等流量的水深增加,行洪流速增大,有利于泄洪排沙,堤防还可以抵挡风浪及抗御海潮,堤防是水利防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建堤防堤基,作为提防的关键结构之一,若处理不当,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滑移、渗流等病害,从而导致堤防的防洪能力下降,因此,堤基处理对于新建堤防工程尤为重要。目前,新建堤防软弱地基处理,主要采用堤防全段面清淤换填、全段面地基加固、抛石挤淤这几种方法,但这几种施工方法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造价高;并且全断面地基加固与抛石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减少不均匀沉降、承载力高的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包括堤身填土层、换填土层和若干搅拌桩;所述堤身填土层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堤身填土层的两侧修筑边坡,堤身填土层的顶部设有道路结构;所述换填土层设于堤身填土层的底部,且换填土层的两侧超出堤身填土层的底部两侧;所述换填土层内沿高度方向间隔铺设有若干层土工格栅;在换填土层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若干搅拌桩,搅拌桩垂直布置,其下端伸入基底稳定土层。

3、按上述方案,同侧的搅拌桩呈正三角形布置,相邻两个搅拌桩的间距为1~2m。

4、按上述方案,所述搅拌桩为水泥土搅拌桩,搅拌桩的水泥掺量不少于12%。

5、按上述方案,所述换填土层厚度为2~3m。

6、按上述方案,所述土工格栅为三向拉伸土工格栅。

7、按上述方案,土工格栅的网孔形状为等边三角形,径向拉伸模量比不小于0.65。

8、按上述方案,所述土工格栅设有3层,分别铺设在换填土层的底部、顶部及中部标高位置。

9、按上述方案,所述土工格栅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

10、按上述方案,所述堤身填土层的土体为粘粒含量为10%~35%、塑性指数为7~20的粘性土。

11、按上述方案,所述换填土层的两侧面为由外上端向内下端倾斜的斜面。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对堤脚进行加固处理,相较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方法,减少了水泥使用量,减少了工程量,施工工期短,节约了工程造价。

14、2、本实用新型在换填土层内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层人工格栅,并在换填土层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多根搅拌桩,这两种结构组合起来,堤角搅拌桩如同“条凳”的凳腿,堤身内的土工格栅如同“条凳”的坐板,有利于上部基础荷载的扩散并均匀传递,分布至下部软土层上.提高了地基的承裁力,有效防止堤防结构不均匀沉降和滑移,同时有利于调整地基变形。

15、3、本实用新型在换填土层中平铺多层土工格栅,可以加固软弱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而且还可以减小堤身的不均匀沉降,工程效益较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堤身填土层、换填土层和若干搅拌桩;所述堤身填土层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堤身填土层的两侧修筑边坡,堤身填土层的顶部设有道路结构;所述换填土层设于堤身填土层的底部,且换填土层的两侧超出堤身填土层的底部两侧;所述换填土层内沿高度方向间隔铺设有若干层土工格栅;在换填土层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若干搅拌桩,搅拌桩垂直布置,其下端伸入基底稳定土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侧的搅拌桩呈正三角形布置,相邻两个搅拌桩的间距为1~2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桩为水泥土搅拌桩,搅拌桩的水泥掺量不少于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填土层厚度为2~3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为三向拉伸土工格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土工格栅的网孔形状为等边三角形,径向拉伸模量比不小于0.6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设有3层,分别铺设在换填土层的底部、顶部及中部标高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堤身填土层的土体为粘粒含量为10%~35%、塑性指数为7~20的粘性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填土层的两侧面为由外上端向内下端倾斜的斜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组合抗滑移堤防结构,包括堤身填土层、换填土层和若干搅拌桩;所述堤身填土层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堤身填土层的顶部设有道路结构;所述换填土层设于堤身填土层的底部;在所述换填土层内沿高度方向间隔铺设有若干层土工格栅;在换填土层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若干搅拌桩,搅拌桩垂直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对堤脚进行加固处理,相较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方法,减少了水泥使用量,减少了工程量,施工工期短,节约了工程造价。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丰,涂东东,郑超群,吴亦儒,李兰,骆恒,张明,张平,冷宏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