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河道边坡的陆生植物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5515发布日期:2023-05-17 16:1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河道边坡的陆生植物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河道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市政河道边坡的陆生植物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河道既是重要的水利设施,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具有提供水源、运输、防洪排涝、调节气候、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河道结构中通常采用边坡种植植物的方式对河道边坡进行绿化以及环境改善,但由于河道边坡位置的特殊性,位于河道边坡位置的水土稳定性往往较差,导致陆生植物生长环境不稳定,从而破坏河道结构的稳固性,造成河道结构寿命缩短的问题。因此亟待设计一种能够加固河道边坡陆生植物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河道边坡的陆生植物加固结构,以克服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市政河道边坡的陆生植物加固结构,包括陆生植物区、重力挡墙及滨河公路;

4、所述陆生植物区设于所述重力挡墙与所述滨河公路之间;所述陆生植物区包括第一陆生植物区和第二陆生植物区,所述第二陆生植物区设于所述第一陆生植物区远离所述重力挡墙的一侧;所述第一陆生植物区为斜坡设置,所述重力挡墙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陆生植物区坡底高度,所述重力挡墙能够为所述第一陆生植物区提供支撑力;所述第二陆生植物区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碎石基础和陆生植物种植土,所述第一陆生植物区铺设陆生植物种植土。

5、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基础内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一端设于所述碎石基础内,另一端设于所述陆生植物种植土内。

6、进一步的,所述重力挡墙包括挡墙主体、咬合构件和挡墙加强筋,所述咬合构件为水平设置,所述挡墙主体的下端设于所述咬合构件内,并与所述咬合构件固定连接,所述挡墙主体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陆生植物区,另一侧设有亲水步道;所述挡墙加强筋设于所述咬合构件内部底部,所述挡墙加强筋能够传导所述挡墙主体所受的侧向压力;所述挡墙主体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处设有导流管道,所述导流管道从所述排水孔处向远离河道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咬合构件与所述亲水步道咬合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挡墙主体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靠近所述亲水步道,所述第二墙体靠近所述第一陆生植物区,所述第一墙体为碎石混凝土砌筑而成,所述第二墙体为c30混凝土砌筑而成。

8、进一步的,所述滨河公路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陆生植物区;所述滨河公路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水泥稳定碎石层、透油层、粘油层、级配沥青混凝土层和雾封预养护层,所述陆生植物区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之间设有c15混凝土层和花岗岩路缘石,所述花岗岩路缘石的下方和靠近所述第二陆生植物区一侧均设有所述c15混凝土层,所述花岗岩路缘石通过水泥砂浆固定。

9、相比现有的水生植物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重力挡墙能够为陆生植物区提供支撑力,防止陆生植物土及碎石基础侧向滑动,维持河道边坡陆生植物生长环境的稳定,保证陆生植物稳定生长,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陆生植物区能够为陆生植物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从而保持河道两侧水土的稳定,实现河道运营周期内的整体稳定性,延长河道结构的使用年限;

11、(2)陆生植物区划分为不同区域,根据不同地形种植不同植物,发挥出不同陆生植物的功能,同时,陆生植物与结构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对河道坡面及平坡结构稳定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河道边坡的陆生植物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陆生植物区(1)、重力挡墙(2)及滨河公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河道边坡的陆生植物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基础(13)内设有通气管(15),所述通气管(15)一端设于所述碎石基础(13)内,另一端设于所述陆生植物种植土(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河道边坡的陆生植物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挡墙(2)包括挡墙主体(21)、咬合构件(22)和挡墙加强筋(23),所述咬合构件(22)为水平设置,所述挡墙主体(21)的下端设于所述咬合构件(22)内,并与所述咬合构件(22)固定连接,所述挡墙主体(21)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陆生植物区(11),另一侧设有亲水步道(4);所述挡墙加强筋(23)设于所述咬合构件(22)内部底部,所述挡墙加强筋(23)能够传导所述挡墙主体(21)所受的侧向压力;所述挡墙主体(21)设有排水孔(24),所述排水孔(24)处设有导流管道(25),所述导流管道(25)从所述排水孔(24)处向远离河道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咬合构件(22)与所述亲水步道(4)咬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河道边坡的陆生植物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主体(21)包括第一墙体(211)和第二墙体(212),所述第一墙体(211)靠近所述亲水步道(4),所述第二墙体(212)靠近所述第一陆生植物区(11),所述第一墙体(211)为碎石混凝土砌筑而成,所述第二墙体(212)为c30混凝土砌筑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河道边坡的陆生植物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滨河公路(3)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陆生植物区(12);所述滨河公路(3)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水泥稳定碎石层(31)、透油层(32)、粘油层(33)、级配沥青混凝土层(34)和雾封预养护层(35),所述陆生植物区(1)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31)之间设有c15混凝土层(36)和花岗岩路缘石(37),所述花岗岩路缘石(37)的下方和靠近所述第二陆生植物区(12)一侧均设有所述c15混凝土层(36),所述花岗岩路缘石(37)通过水泥砂浆(38)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河道边坡的陆生植物加固结构,包括陆生植物区、重力挡墙及滨河公路;陆生植物区设于重力挡墙与滨河公路之间;陆生植物区包括第一陆生植物区和第二陆生植物区,重力挡墙高度高于第一陆生植物区的坡底高度;第二陆生植物区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碎石基础和陆生植物种植土,第一陆生植物区铺设陆生植物种植土。本技术公开的重力挡墙能够为陆生植物区提供支撑力,防止陆生植物土及碎石基础侧向滑动,维持河道边坡陆生植物生长环境的稳定,保证陆生植物稳定生长,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陆生植物区能够为陆生植物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保持河道两侧水土的稳定,实现河道运营周期内的整体稳定性,延长河道结构的使用年限。

技术研发人员:杨栋彦,靳樊刚,丛芝峰,毕建成,董洋,刘景生,王忠昶,昝向征,于露,宋耀,马佳明,郑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