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发生装置及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1971发布日期:2023-04-20 03:3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泡沫发生装置及马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马桶,特别是涉及一种泡沫发生装置及马桶。


背景技术:

1、为了应对人们对卫生观念的重视以及对卫生要求的提升,原有的旧式马桶正在被智能马桶逐步替换。智能马桶主要具有臀部洗净、按摩、自动冲洗、泡沫盾等功能。智能马桶所具有的泡沫盾功能一方面作用是用于润滑马桶内壁,减少污渍粘附到马桶陶瓷内壁上,便于冲水时更高效的冲净,从而清洁马桶内壁,减少细菌及微生物残留;同时还起到隔绝臭气和防溅水功能。而泡沫盾功能的使用,需要有一套泡沫发生装置,才能产生泡沫以实现泡沫盾功能。

2、在发明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智能马桶包括:水源、泡沫液源、分配阀、混液盒、单向膜泵和喷头。其中,水源与分配阀连接,分配阀与混液盒连接,分配阀将水供入混液盒,泡沫液源与混液盒连接,水与泡沫液在混液盒中混合,由单向膜泵将混合后的泡沫通过喷头喷出。这种方式使得,单向膜泵需要长时间与泡沫和/或泡沫液接触,容易使得泵中的单向膜片发粘失效,导致单向膜泵死机,堵塞泵和/或喷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泡沫发生装置,能够改善目前这种方式使得,单向膜泵需要长时间与泡沫和/或泡沫液接触,容易使得泵中的单向膜片发粘失效,导致单向膜泵死机,堵塞泵和/或喷头,清洗效率低下的现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泡沫发生装置,包括:第一供液组件、混液容器、第二供液组件和喷头组件。所述第一供液组件包括第一储液容器和活塞泵,所述第一储液容器与所述活塞泵连接,所述第一储液容器用于储存泡沫液,和/或给所述活塞泵供给泡沫液,所述活塞泵包括泵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泵体共同围合成活塞腔,所述活塞腔用于吸入或者排出泡沫液,所述活塞腔与所述活塞杆的活动的部分隔开设置。所述混液容器与所述活塞泵连接,所述活塞泵将泡沫液供给至所述混液容器。所述第二供液组件与所述混液容器连接,所述第二供液组件用于储存水,和/或给所述混液容器供给水。所述喷头组件混合后的泡沫液自所述混液容器内流入所述喷头组件,并在与空气混合后喷出。

3、可选地,所述泵体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供液组件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混液容器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于所述活塞腔内。所述活塞杆于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沿预设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相对第二预设位置更远离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当所述活塞杆自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向所述第二预设位置运动时,所述活塞腔的内部空间减小。当所述活塞杆自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向所述第二预设位置运动时,所述活塞腔的内部空间增大。

4、可选地,所述活塞泵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进液口,用于防止流入所述活塞腔内的泡沫液倒流回所述第一储液容器;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出液口,用于防止流入所述混液容器内的泡沫液倒流回所述活塞腔。

5、可选地,所述泡沫发生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齿轮绕预设方向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第二齿轮绕所述预设方向转动。所述活塞杆包括螺杆和活塞头,所述螺杆和所述活塞头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所述螺杆绕所述预设方向转动,所述螺杆驱动所述活塞头相对所述泵体沿所述预设方向活动,所述活塞头远离所述螺杆的一侧与所述泵体内壁共同围合成所述活塞腔。

6、可选地,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喷头,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所述驱动器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喷头转动。所述泡沫发生装置还包括柔性管,所述柔性管的一端与所述混液容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头连接。

7、可选地,所述喷头包括喷头支架和喷头主体,所述喷头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所述驱动器的一侧,所述喷头主体安装于所述喷头支架上,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喷头支架转动,所述喷头支架带动所述喷头主体转动,所述喷头主体与所述柔性管连接。

8、可选地,所述喷头主体设置有喷腔、进气通孔、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所述进气通孔和进液通孔于所述喷腔内连通,所述喷腔用于混合泡沫液和空气,所述出液通孔用于喷出混合后的泡沫液、水和空气,所述进气通孔环绕所述喷头主体设置。

9、可选地,所述喷头组件还包括起泡网,所述起泡网安装于所述出液通孔处,所述起泡网用于将混合后的泡沫液、水和空气转换成泡沫的形式喷出。

10、可选地,所述第二供液组件包括多头水阀,所述多头水阀的一端与马桶的水源连通,所述多头水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混液容器连通。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马桶,包括上述泡沫发生装置,以及马桶主体,所述泡沫发生装置安装于所述马桶主体上,所述泡沫发生装置用于喷出泡沫清洁所述马桶主体。

12、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泡沫发生装置,所述泡沫发生装置包括第一供液组件、混液容器、第二供液组件和喷头组件。所述第一供液组件包括第一储液容器和活塞泵,所述第一储液容器与所述活塞泵连接,所述第一储液容器用于储存泡沫液,和/或给所述活塞泵供给泡沫液,所述活塞泵包括泵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泵体共同围合成活塞腔,所述活塞腔用于吸入或者排出泡沫液,所述活塞腔与所述活塞杆的活动的部分隔开设置。所述混液容器与所述活塞泵连接,所述活塞泵将泡沫液供给至所述混液容器。所述第二供液组件与所述混液容器连接,所述第二供液组件用于储存水,和/或给所述混液容器供给水。混合后的泡沫液自所述混液容器内流入所述喷头组件,并在与空气混合后喷出。通过上述结构,所述活塞泵通过扩大或者缩小所述活塞腔从而吸入或者排出泡沫液,并且泡沫液在所述混液容器中与水混合,最后在所述喷头处与空气混合并喷出。使得泡沫液无需与单向膜接触,提高了所述泡沫发生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供液组件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混液容器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于所述活塞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泵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进液口,用于防止流入所述活塞腔内的泡沫液倒流回所述第一储液容器;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出液口,用于防止流入所述混液容器内的泡沫液倒流回所述活塞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发生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齿轮绕预设方向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第二齿轮绕所述预设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喷头,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所述驱动器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喷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喷头支架和喷头主体,所述喷头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所述驱动器的一侧,所述喷头主体安装于所述喷头支架上,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喷头支架转动,所述喷头支架带动所述喷头主体转动,所述喷头主体与所述柔性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主体设置有喷腔、进气通孔、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所述进气通孔和进液通孔于所述喷腔内连通,所述喷腔用于混合泡沫液和空气,所述出液通孔用于喷出混合后的泡沫液、水和空气,所述进气通孔环绕所述喷头主体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还包括起泡网,所述起泡网安装于所述出液通孔处,所述起泡网用于将混合后的泡沫液、水和空气转换成泡沫的形式喷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液组件包括多头水阀,所述多头水阀的一端与马桶的水源连通,所述多头水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混液容器连通。

10.一种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泡沫发生装置,以及马桶主体,所述泡沫发生装置安装于所述马桶主体上,所述泡沫发生装置用于喷出泡沫清洁所述马桶主体。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马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泡沫发生装置及马桶。泡沫发生装置包括第一供液组件、混液容器、第二供液组件和喷头组件。第一供液组件包括第一储液容器和活塞泵,第一储液容器与活塞泵连接,给活塞泵供给泡沫液,活塞泵包括泵体和活塞杆,活塞杆与泵体共同围合成活塞腔,活塞腔用于吸入或者排出泡沫液,活塞腔与活塞杆部分隔开设置。混液容器与活塞泵连接,活塞泵将泡沫液供给至混液容器。第二供液组件与混液容器连接,第二供液组件用于供水。混合后的泡沫液自混液容器内流入喷头组件,并在与空气混合后喷出。通过上述结构,活塞泵吸入或者排出泡沫液,并且泡沫液在混液容器中与水混合,最后在喷头处与空气混合并喷出。

技术研发人员:许广琦,刘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怡和卫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