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6037发布日期:2023-05-13 17:1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人防工程,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住宅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一样大量建造起来。高层住宅的地下人防工程提供了很大的利用空间,地下人防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下防水设计及施工质量的效果。人防工程的基本功能是防护和密闭,因此,外墙、底板和顶板均有严格的密封和防水要求。

2、结构性裂缝多由于结构应力达到限值,造成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是结构破坏开始的特征,或是结构强度不足的征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结构性裂缝不仅表征结构受力状况,还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裂缝宽度愈大,钢筋愈容易锈蚀,意味着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握裹力已完全破坏,使用寿命已近终结。

3、在现有技术中,结构性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还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进一步造成钢筋锈蚀,降低建筑物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防地下室墙体易出现结构性裂缝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包括墙体和突出于所述墙体两侧的排水管道,所述墙体内侧连接有内防水层,所述墙体外侧通过外防水层连接有灰土层;

4、所述外防水层包括依次堆叠的夯实层、混凝土垫层、细石保护层、钢筋混凝土底板和粘连层;所述墙体包括依次堆叠的防水保护层、卷材防水层、第一密封层、承重层和表面防水层;所述内防水层包括依次堆叠的聚酯砂浆层、环氧树脂层和防水涂层。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夯实层位于所述灰土层和所述混凝土垫层之间。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连层的一侧与所述防水保护层的一侧相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表面防水层的一侧与所述聚酯砂浆层一侧相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贯穿所述外防水层并延伸至所述灰土层,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内防水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夯实层填充有素土;所述粘连层填充有聚硫脂胶聚氨酯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保护层填充有沥青油毡;所述第一密封层填充有柔性灰浆;所述表面防水层填充有促凝灰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涂层为丙烯酸弹性涂料。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通过从外至内依次连接的灰土层、外防水层、墙体和内防水层,外防水层从外部防止水分渗入墙体,提高墙体结构的耐久性,防止钢筋被空气、水分锈蚀,确保握裹力,使钢筋发挥设计强度;墙体内部设置多重防水结构层,有效避免了外部水分对墙体内部空间的渗入;通过内防水层有效隔绝了内部潮湿空气携带的水分对墙体的渗入,避免了潮湿环境渗入墙体对墙体造成结构性裂缝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包括墙体(3)和突出于所述墙体(3)两侧的排水管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3)内侧连接有内防水层(4),所述墙体(3)外侧通过外防水层(2)连接有灰土层(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层(21)位于所述灰土层(1)和所述混凝土垫层(2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连层(25)的一侧与所述防水保护层(31)的一侧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防水层(35)的一侧与所述聚酯砂浆层(41)一侧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5)的一端贯穿所述外防水层(2)并延伸至所述灰土层(1),所述排水管道(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内防水层(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层(21)填充有素土;所述粘连层(25)填充有聚硫脂胶聚氨酯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护层(31)填充有沥青油毡;所述第一密封层(33)填充有柔性灰浆;所述表面防水层(35)填充有促凝灰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层(43)为丙烯酸弹性涂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水防渗结构,属于人防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墙体和突出于墙体两侧的排水管道,墙体内侧连接有内防水层,墙体外侧通过外防水层连接有灰土层;外防水层包括依次堆叠的夯实层、混凝土垫层、细石保护层、钢筋混凝土底板和粘连层;墙体包括依次堆叠的防水保护层、卷材防水层、第一密封层、承重层和表面防水层;内防水层包括依次堆叠的聚酯砂浆层、环氧树脂层和防水涂层;通过从外至内依次连接的灰土层、外防水层、墙体和内防水层,提高墙体结构的耐久性,防止钢筋被空气、水分锈蚀,有效避免了外部水分对墙体内部空间的渗入,避免了潮湿环境渗入墙体对墙体造成结构性裂缝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棉,甘晓明,谢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绿金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