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防洪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8343发布日期:2023-04-19 04:5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式防洪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设施技术,尤其是一种钢板桩防洪墙,具体地说是一种能根据汛情变化自动调节高度的升降式防洪墙。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传统的防洪墙是利用泥土筑堤形成的。这种堤坝需要每年进行修缮,在汛期会由于浇水的侵蚀,形成管涌需要及时查处和堵塞,如果管涌在水下则很难发现,而一旦出现管涌就会造成溃坝,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2、为此,近年来,人们在易发生水患的地段采用钢板桩作为防洪墙。钢板桩具有强度大,耐冲南能力强的优点,在钢板桩的阻挡下,管涌类溃坝现象基本不会发生。但通常情况下,钢板桩的高度是按百年一遇浇水设计的,其高度是不变的,一旦遇到超过百年一遇标准的浇水,洪水越过钢板桩就会出现不可抵抗的现象,此时又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筑堤防堵。而一般情况下,超警界水位高度有限,如果钢板桩能利用科技手段自动升降一定的高度,则可大大减轻防洪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钢板桩防洪墙中使用的钢板桩高度不能调节而在水位超过钢板桩顶端时无法实现有效防洪的问题,设计一种升降式防洪墙。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升降式防洪墙,其特征是:它由固定式钢板桩1和升降式钢板桩2组成,每个固定式钢板桩1上至少设有二个母扣3,每个升降式钢板桩2上设有数量相配的公扣4,在升降式钢板桩2的底部安装有折叠式气囊5,折叠式气囊5与安装在其底部的供气泵6相连,供气泵6由地面控制装置控制其启停。

4、所述的固定式钢板桩1的底部设有二个母扣3,其两侧锁扣部分各设有一个母扣3,相应的升降式钢板桩2的底部设有两个公扣4,其两侧锁扣部分各设有一个公扣4。

5、所述的升降式钢板桩2的上部铰装有一根支撑杆7,支撑杆7的活动端抵在堤坝8上安装的阻挡板9上。

6、所述的支撑杆7的端部呈斜面结构,阻挡板9上设有与斜面结构相配的楔状结构,支撑杆7只能沿楔状结构单向移动。

7、所述的母扣3为沿固定式钢板桩1长度方向布置的带开口的环形结构,所述的公扣4为沿升降式钢板桩2长度方向布置的柱形结构,该柱形结构通过一个连接板与升降式钢板桩2本体相连。

8、母扣3和公扣4可为连续,也可为断续结构。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将升降式钢板桩顶起一这高度,解决了传统钢板桩无法升高的技术难题,要根据汛情变化调整防洪墙的高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升降式防洪墙,其特征是:它由固定式钢板桩(1)和升降式钢板桩(2)组成,每个固定式钢板桩(1)上至少设有二个母扣(3),每个升降式钢板桩(2)上设有数量相配的公扣(4),在升降式钢板桩(2)的底部安装有折叠式气囊(5),折叠式气囊(5)与安装在其底部的供气泵(6)相连,供气泵(6)由地面控制装置控制其启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防洪墙,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式钢板桩(1)的底部设有二个母扣(3),其两侧锁扣部分各设有一个母扣(3),相应的升降式钢板桩(2)的底部设有两个公扣(4),其两侧锁扣部分各设有一个公扣(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防洪墙,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式钢板桩(2)的上部铰装有一根支撑杆(7),支撑杆(7)的活动端抵在堤坝(8)上安装的阻挡板(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防洪墙,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杆(7)的端部呈斜面结构,阻挡板(9)上设有与斜面结构相配的楔状结构,支撑杆(7)只能沿楔状结构单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防洪墙,其特征是:所述的母扣(3)为沿固定式钢板桩(1)长度方向布置的带开口的环形结构,所述的公扣(4)为沿升降式钢板桩(2)长度方向布置的柱形结构,该柱形结构通过一个连接板与升降式钢板桩(2)本体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防洪墙,其特征是:母扣(3)和公扣(4)为连续或断续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升降式防洪墙,其特征是:它由固定式钢板桩(1)和升降式钢板桩(2)组成,每个固定式钢板桩(1)上至少设有二个母扣(3),每个升降式钢板桩(2)上设有数量相配的公扣(4),在升降式钢板桩(2)的底部安装有折叠式气囊(5),折叠式气囊(5)与安装在其底部的供气泵(6)相连,供气泵(6)由地面控制装置控制其启停。本发明通过气囊将升降式钢板桩顶起一这高度,解决了传统钢板桩无法升高的技术难题,要根据汛情变化调整防洪墙的高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顺力冷弯型钢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