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边坡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3735发布日期:2023-05-12 11:1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边坡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具体是一种园林边坡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园林边坡大多数直接裸露在外,缺乏防护,容易受到雨水侵蚀;长时间侵蚀后,会使坡体容易坍塌,发生坡体下流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使用防护装置对园林边坡进行防护。

2、现有的园林边坡防护装置主要是在坡面上铺砌块状石材和栽种根系发达的植物,但是当雨量过大时,雨水无法及时排出,会使得坡体内部渗入的积水较多,造成部分块状石材翘起,影响防护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边坡的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园林边坡的防护装置,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坡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板,在防护板的外斜面上平行且间隔设有若干排水管,各排水管沿防护板的外斜面由上至下设置且下端敞口;在相邻的两个排水管之间连接有固定在防护板外斜面上的导水板,各导水板呈倒v形,在各排水管上开设有与导水板相适应的排水口,在各导水板下侧的防护板上开设有种植槽。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坡体的底部开设有沿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排水槽,各排水管的下端延伸至排水槽内。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管呈上小下大的锥形。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水板远离防护板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呈倒v形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导水板和防护板配合构成引水槽,所述引水槽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排水口导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种植槽内平行且间隔固定有若干隔板,各隔板与坡体的坡面夹角a为45-60°。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防护板、排水管、导水板、排水口和种植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在使用时,可通过防护板和种植槽内栽种的根系发达植物对园林边坡进行防护;并且在雨天时,可通过倒v形的导水板将防护板外表面上的大部分雨水导入排水管内,使得防护板外表面上过多的雨水经由排水管排出,从而可有效降低坡体内渗入的积水量,提高防护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及时将大部分雨水排走,降低坡体渗水量,从而提高防护结构的稳定性,特别适用于雨水充沛地区中的园林边坡。



技术特征:

1.一种园林边坡的防护装置,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坡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在防护板(2)的外斜面上平行且间隔设有若干排水管(3),各排水管(3)沿防护板(2)的外斜面由上至下设置且下端敞口;在相邻的两个排水管(3)之间连接有固定在防护板(2)外斜面上的导水板(4),各导水板(4)呈倒v形,在各排水管(3)上开设有与导水板(4)相适应的排水口,在各导水板(4)下侧的防护板(2)上开设有种植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边坡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底部开设有沿坡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排水槽(6),各排水管(3)的下端延伸至排水槽(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边坡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呈上小下大的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边坡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4)远离防护板(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呈倒v形的挡水板(7),所述挡水板(7)、导水板(4)和防护板(2)配合构成引水槽(8),所述引水槽(8)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排水口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边坡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5)内平行且间隔固定有若干隔板(9),各隔板(9)与坡体(1)的坡面夹角a为45-6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园林边坡的防护装置,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坡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板,在防护板的外斜面上平行且间隔设有若干排水管,各排水管沿防护板的外斜面由上至下设置且下端敞口;在相邻的两个排水管之间连接有固定在防护板外斜面上的导水板,各导水板呈倒V形,在各排水管上开设有与导水板相适应的排水口,在各导水板下侧的防护板上开设有种植槽;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及时将大部分雨水排走,降低坡体渗水量,从而提高防护结构的稳定性,特别适用于雨水充沛地区中的园林边坡。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迎春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