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堤顶越浪收集功能的堤顶侧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9903发布日期:2023-03-15 03:2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堤顶越浪收集功能的堤顶侧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堤防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堤顶越浪收集功能的堤顶侧石。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海堤正在进行向高标准海堤的提标改造建设过程中,根据多年高标准海堤的建设经验及波浪模型试验结果,在设计波浪、潮位标准超过100年一遇的工况下,在加风条件下越浪水体主要飞跃被风吹散,形成飞溅的水珠飘落到塘顶道路后端和内坡上,但对内坡影响较小。
3.我国现有海堤排水结构多布置在海堤内坡坡脚,通过堤顶向背水侧的坡度将堤顶越浪通过内坡汇总到坡脚的排水沟,由于堤顶不均匀沉降及随波浪涌上垃圾的,导致无法有效收集或排出越浪,长造成堤顶积水,影响堤顶交通功能及堤顶道路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堤顶越浪收集功能的堤顶侧石,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备堤顶越浪收集功能的堤顶侧石,包括底板、搭槽和收集组件,所述底板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底板竖直部上侧开设有搭槽,所述收集组件搭接于所述底板竖直部与所述底板水平部之间,所述收集组件用于收集堤顶道路后端的越浪并将垃圾进行隔绝。
8.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盖板、若干组收集梁和支撑柱,所述收集盖板设于所述搭槽内,所述收集盖板为水平状态,所述收集梁均固定设于所述收集盖板远离所述底板竖直部一侧,所述收集梁为倾斜状态,所述支撑柱固定设于所述收集梁下侧,所述支撑柱为竖直状态。
9.优选的,所述收集梁倾斜比为1:2。
10.优选的,所述底板包括两个竖直部和水平部。
11.(三)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堤顶越浪收集功能的堤顶侧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方案通过使收集组件搭接与底板搭接的方式,利用空间将收集组件固定,解决了塘顶道路后侧的越浪收集、排出问题,并作为堤顶道路侧石以及护肩,同时通过在工厂预制本结构的方式,便于工作人员现场施工,施工简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1、底板;12、搭槽;13、收集盖板;14、收集梁;15、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备堤顶越浪收集功能的堤顶侧石,如图1-2所示,包括底板11、搭槽12和收集组件,底板11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底板11材料为混凝土,底板11兼具侧石、护肩及排水沟的功能,进而可以收集堤顶道路后端的越浪,底板11竖直部上侧开设有搭槽12,收集组件搭接于底板11竖直部与底板11水平部之间,收集组件用于收集堤顶道路后端的越浪并将垃圾进行隔绝。
19.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盖板13、若干组收集梁14和支撑柱15,根据现有技术,用于生产收集组件的预制模板通过工厂的钢板进行拼装,进而对11的水平部和竖直部进行一体化生产以及13、14和15进行一体化生产,预制完成后,再运送至海堤的施工现场处进行施工,收集盖板13设于搭槽12内,收集盖板13为水平状态,收集梁14均固定设于收集盖板13远离底板11竖直部一侧,收集梁14为倾斜状态,支撑柱15固定设于收集梁14下侧,支撑柱15为竖直状态,收集盖板13、收集梁14和支撑柱15的材料聚乙烯,若干组收集梁14和支撑柱15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进而防止垃圾掉入排水沟阻塞排水,并可提供一部分交通功能。
20.值得注意的是,收集梁14倾斜比为1:2。
21.工作人员先将底板11放置于海堤施工过程中预挖的沟中,在将收集盖板13、收集梁14以及支撑柱15放置于底板11上并使收集盖板13侧壁与搭槽12内壁相抵紧,并使支撑柱15与排水沟侧壁相抵。
2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底板11包括两个竖直部和水平部,其材料为混凝土,底板11兼具侧石、护肩及排水沟的功能,底板11在收集堤顶道路后端的越浪的同时可与海堤内坡横向排水沟衔接进行排水。
23.工作人员先将底板11放置于海堤施工过程中预挖的沟中,在将收集盖板13、收集梁14以及支撑柱15放置于底板11上并使收集盖板13侧壁与搭槽12内壁相抵紧。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备堤顶越浪收集功能的堤顶侧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搭槽(12)和收集组件,所述底板(11)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底板(11)竖直部上侧开设有搭槽(12),所述收集组件搭接于所述底板(11)竖直部与所述底板(11)水平部之间,所述收集组件用于收集堤顶道路后端的越浪并将垃圾进行隔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堤顶越浪收集功能的堤顶侧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盖板(13)、若干组收集梁(14)和支撑柱(15),所述收集盖板(13)设于所述搭槽(12)内,所述收集盖板(13)为水平状态,所述收集梁(14)均固定设于所述收集盖板(13)远离所述底板(11)竖直部一侧,所述收集梁(14)为倾斜状态,所述支撑柱(15)固定设于所述收集梁(14)下侧,所述支撑柱(15)为竖直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堤顶越浪收集功能的堤顶侧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梁(14)倾斜比为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堤顶越浪收集功能的堤顶侧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包括两个竖直部和水平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堤顶越浪收集功能的堤顶侧石,包括底板、搭槽和收集组件,所述底板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底板竖直部上侧开设有搭槽,所述收集组件搭接于所述底板竖直部与所述底板水平部之间,所述收集组件用于收集堤顶道路后端的越浪并将垃圾进行隔绝。本方案通过使收集组件搭接与底板搭接的方式,利用空间将收集组件固定,解决了塘顶道路后侧的越浪收集、排出问题,并作为堤顶道路侧石以及护肩,同时通过在工厂预制本结构的方式,便于工作人员现场施工,施工简便。施工简便。施工简便。


技术研发人员:胡淼 刘勇林 任可意 邱雨亭 江俊燕 兰立伟 孙德勇 叶圣南 黄超 周小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3/3/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