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沉井榫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3924发布日期:2023-05-05 16:1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预制沉井榫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具体是预制沉井榫口结构。


背景技术:

1、市政工程领域沉井为常见结构形式,用于顶管井、顶拉管井、泵站基坑等情况。常位于地面以下甚至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水压较大,沉井的防渗水措施要求高。

2、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

3、沉井的连接处为沉井防水薄弱点,在预制沉井不排水下沉的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复杂,沉井下沉难度较大,当施加外力辅助下沉后,预制沉井接口砂浆强度不足,接口橡胶圈破损等情况,沉井漏水严重,该问题制约着现浇沉井改预制沉井工艺,此种情况下该考虑同样的技术水平及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需考虑预制沉井接口处的防水效果赶超现浇沉井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制沉井榫口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预制沉井榫口结构,包括外榫口和内榫口,所述外榫口和内榫口分别设置在沉井的顶端以及底端,所述外榫口和内榫口的规格相同,且外榫口和内榫口上均设置有多个榫口凹槽,所述外榫口和内榫口中的其中一个榫口凹槽上均套设有橡胶圈,还包括;

3、预注浆组件,所述预注浆组件设置在内榫口位置处。

4、优选的,两个所述橡胶圈交错设置。

5、优选的,所述预注浆组件包括开设于内榫口位置处的注浆孔,且注浆孔为水平设置。

6、优选的,所述注浆孔的端部卡接有外力管堵。

7、优选的,所述外力管堵的外侧区域设置有素砼。

8、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预制沉井榫口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9、其一:本实用新型接口采用木质结构中常用的榫口结构,井壁连接操作简单便于安装,施工快捷,弥补了预制沉井防水能力弱的缺点,提高了预制沉井的适用范围,预制沉井榫口结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稳定性,更好的提高沉井施工成品质量及过程安全;

10、其二:本实用新型在总投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了沉井的防渗水能力,减少了因渗水问题而进行二次修补处理的费用,同时因能够加快安装速度,缩短了工期,收获工期效益;

11、其三: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沉井位置存在地下水位丰富、沉井下沉困难且防渗水要求高并采用预制方式的情形,在不进行影响现有结构质量安全的改动下显著提升了预制沉井接口处的防渗水要求,确报了沉井施工及运营不受渗水影响,更好的加快了施工进度及降低运营成本。



技术特征:

1.预制沉井榫口结构,包括外榫口(1)和内榫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榫口(1)和内榫口(2)分别设置在沉井的顶端以及底端,所述外榫口(1)和内榫口(2)的规格相同,且外榫口(1)和内榫口(2)上均设置有多个榫口凹槽(3),所述外榫口(1)和内榫口(2)中的其中一个榫口凹槽(3)上均套设有橡胶圈(7),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沉井榫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橡胶圈(7)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沉井榫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注浆组件包括开设于内榫口(2)位置处的注浆孔(4),且注浆孔(4)为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沉井榫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4)的端部卡接有外力管堵(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沉井榫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力管堵(6)的外侧区域设置有素砼(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预制沉井榫口结构,包括外榫口和内榫口,所述外榫口和内榫口分别设置在沉井的顶端以及底端,所述外榫口和内榫口的规格相同,且外榫口和内榫口上均设置有多个榫口凹槽,所述外榫口和内榫口中的其中一个榫口凹槽上均套设有橡胶圈,还包括;预注浆组件,所述预注浆组件设置在内榫口位置处;本技术利用留有预处理方式,后期如有渗水现象,可通过预留的注浆孔进行注浆补强,提升防水性能,避免后期处理防水问题对沉井结构造成二次损害。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琦,朱绍秋,曹一多,蔡盛营,翟智奇,何顺,刘磊,唐刚刚,张泽旭,李仲标,张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