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

文档序号:33926050发布日期:2023-04-22 01:5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

本技术涉及公路桥梁边坡防护的挡墙,尤其是匝道桥和高架桥起坡或者放坡时填土处的直立式后台挡墙。


背景技术:

1、工程中,公路桥梁的边坡防护常采用挡墙构造,用来支撑路基填土以及防止填土变形失稳。

2、现阶段,公路桥梁常用的挡墙结构形式有重力式、扶壁式和悬臂式等,通常用块石、砖、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这些挡墙形式各自存在优点和缺陷。

3、例如,悬臂式重力挡墙是由立板和底板两部分组成。一般形式简单且施工方便,通常为便于施工,立板内侧(即墙背)做成竖直面。但是对于作为桥梁后台挡墙来说,直立式墙面通常在遇到较大排水量时,其预留的排水管不能及时的将大量积水排除,从而造成雨水或积水对立板内侧进行冲刷和侵蚀,雨水或积水顺着冲刷产生的裂缝进入桥梁填土基础,造成基础的浸泡和软化,从而减弱填土基础承载力,对桥梁安全使用带来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悬臂式挡墙直立式内侧的不足,为避免雨水侵入桥梁地基基础影响其承载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设置于桥梁起坡段和/或放坡段,包括直立后台挡墙,直立后台挡墙上在靠近桥梁的路面一侧设有凸出的悬臂构造,悬臂构造沿着直立后台挡墙倾斜设置,悬臂构造的倾斜程度与桥梁路面的倾斜程度一致,悬臂构造的上端在悬臂构造与直立后台挡墙侧壁交界的位置设有碎石盲沟,碎石盲沟表面设有防水层,碎石盲沟的进水端位于桥梁路面的水泥稳定层内,直立后台挡墙上朝向地面一侧设有泄水孔,泄水孔与碎石盲沟连通。

4、优选的,悬臂构造与直立后台挡墙为一体构造,悬臂构造为直立后台挡墙侧面凸出的一部分。

5、优选的,直立后台挡墙上靠近桥梁的路面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水泥稳定层、底基层和垫层。

6、优选的,碎石盲沟内填充有碎石。

7、优选的,悬臂构造的竖向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悬臂构造较长的底边位于直立后台挡墙上,悬臂构造的高边位于上方,碎石盲沟开设于悬臂构造的高边,碎石盲沟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碎石盲沟的上底长度大于下底长度。

8、优选的,直立后台挡墙上间沿着桥梁的纵向隔设置有沉降伸缩缝,相邻段的碎石盲沟在沉降伸缩缝处相互搭接。

9、优选的,沉降伸缩缝内填充有弹性充填物。

10、优选的,直立后台挡墙的上端连接有防撞墙。

11、优选的,泄水孔与地面平齐。

12、优选的,所述直立后台挡墙在桥面距地面3-5米处开始布置,直至连通地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中,在直立后台挡墙上在靠近桥梁的路面一侧设置有凸出的悬臂构造,悬臂构造的上端在悬臂构造与直立后台挡墙侧壁交界的位置设有碎石盲沟,从桥面与直立后台挡墙间隙处流下来的水能够被悬臂构造挡住并收集在碎石盲沟中,之后再通过泄水孔排出,大大提高桥梁排水能力,此外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防止了桥面上的水从桥面与直立后台挡墙间隙处一直流下而进入桥梁的基础地基,有效避免雨水堆积造成桥梁基础地基软化和地基承载能力降低的情况,保障了桥梁的行车安全性,提高桥梁使用寿命。可以看出,通过本实用新型改良后的桥梁后台挡墙的防渗水能力得到保障。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适用于匝道桥也可用适用于城市高架桥。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设置于桥梁起坡段和/或放坡段,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立后台挡墙(4),直立后台挡墙(4)上在靠近桥梁的路面一侧设有凸出的悬臂构造(5),悬臂构造(5)沿着直立后台挡墙(4)倾斜设置,悬臂构造(5)的倾斜程度与桥梁路面的倾斜程度一致,悬臂构造(5)的上端在悬臂构造(5)与直立后台挡墙(4)侧壁交界的位置设有碎石盲沟(3),碎石盲沟(3)表面设有防水层,碎石盲沟(3)的进水端位于桥梁路面的水泥稳定层(1-2)内,直立后台挡墙(4)上朝向地面一侧设有泄水孔(6),泄水孔(6)与碎石盲沟(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悬臂构造(5)与直立后台挡墙(4)为一体构造,悬臂构造(5)为直立后台挡墙(4)侧面凸出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其特征在于,直立后台挡墙(4)上靠近桥梁的路面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1-1)、水泥稳定层(1-2)、底基层(1-3)和垫层(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其特征在于,碎石盲沟(3)内填充有碎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悬臂构造(5)的竖向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悬臂构造(5)较长的底边位于直立后台挡墙(4)上,悬臂构造(5)的高边位于上方,碎石盲沟(3)开设于悬臂构造(5)的高边,碎石盲沟(3)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碎石盲沟(3)的上底长度大于下底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其特征在于,直立后台挡墙(4)上间沿着桥梁的纵向隔设置有沉降伸缩缝,相邻段的碎石盲沟(3)在沉降伸缩缝处相互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沉降伸缩缝内填充有弹性充填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其特征在于,直立后台挡墙(4)的上端连接有防撞墙(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泄水孔(6)与地面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后台挡墙(4)在桥面距地面3-5米处开始布置,直至连通地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水直立后台挡墙构造,设置于桥梁起坡段和/或放坡段,包括直立后台挡墙,直立后台挡墙上在靠近桥梁的路面一侧设有凸出的悬臂构造,悬臂构造沿着直立后台挡墙倾斜设置,悬臂构造的倾斜程度与桥梁路面的倾斜程度一致,悬臂构造的上端在悬臂构造与直立后台挡墙侧壁交界的位置设有碎石盲沟,碎石盲沟表面设有防水层,碎石盲沟的进水端位于桥梁路面的水泥稳定层内,直立后台挡墙上朝向地面一侧设有泄水孔,泄水孔与碎石盲沟连通。通过本技术改良后的防撞墙能保证桥梁不渗水且能够排水通畅,保障了桥梁地基基础承载力和行车安全且能减少积水的可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银,李源,徐珂瑶,惠启祥,李金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安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