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8228发布日期:2023-05-28 01:2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


背景技术:

1、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通常需要设置基坑支护,基坑支护是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会受到来自于基坑两侧的土压力,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护通常采用挡板加立桩的形式,在管沟或箱涵的施工中通常先挖出基坑,再设置挡板,然后打上立桩,最后在立桩之间设置钢架,钢架一般通过焊接连接,由于其在施工时未施加预应力,其抵挡土压力的效果较一般,并且钢架需要焊接成型,其安装和拆卸较为麻烦容易耽误施工周期。

2、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707875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包括挡泥板和立柱,两个所述挡泥板之间设置有补压机构,所述补压机构包括支撑杆、主块、齿条、齿轮、螺纹杆、滑块和支撑座,所述主块内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穿过开设在主块内部的凹槽,所述螺纹杆通过固定连接在主块对称侧面的支撑座转动连接在凹槽的内部,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螺纹杆的几何中心处,所述齿条也滑动连接在凹槽的内部并与齿轮啮合。

3、使用过程中发现,该装置通过齿条对齿轮进行驱动,从而使螺纹杆进行转动,虽然齿条可以使齿轮转动,但是齿条需要进行相对较大的位移,才能达到两组立柱的镜像远离,操作便捷性较差,同时该装置进行放置时,需要工作人员凭借经验或者借助定位工具将装置放置在基坑的中心位置,如果发生偏差,造成装置发生倾斜,需要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搬运后重新定位,造成定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定位效率的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包括底板、挡泥板和升降机构,底板顶端设置有升降机构,还包括万向轮、刹车板、固定机构和螺旋式补压机构,底板底端四角分别设置有万向轮,每组万向轮上分别设置有刹车板,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机构,螺旋式补压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两组挡泥板对称安装在螺旋式补压机构上,螺旋式补压机构用于两组挡泥板的镜像移动;将装置放置在基坑中,操作升降机构调整螺旋式补压机构的高度,调整完毕后,操作螺旋式补压机构使两组挡泥板进行镜像远离移动,如果装置没有放在基坑的中心位置,一组挡泥板首先与基坑的内侧壁接触,装置在四组万向轮的配合下进行适应性移动,从而实现装置对基坑中心位置进行自动定位,打开四组刹车板,对装置进行初步定位,装置定位完毕后,操作两组固定机构与基坑底端进行固定,从而使装置固定,继续操作螺旋式补压机构是两组挡泥板进行远离移动,从而使两组挡泥板相互配合对基坑的侧壁的泥土进行抵挡固定,提高便捷性,提高中心定位的便捷性。

3、优选的,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丝杠、一号手轮、一号升降板、光杆、限位块、插杆和一号锁紧螺栓,支撑板安装在底板的侧端,丝杠穿过支撑板并且与支撑板螺纹连接,丝杠顶端设置有一号手轮,丝杠底端与一号升降板顶端转动连接,一号升降板顶端设置有两组光杆,两组光杆均贯穿底板并且与底板滑动连接,两组光杆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一号升降板底端设置有多组插杆,支撑板远离底板的一端螺装设置有一号锁紧螺栓;当装置在四组万向轮的配合下进行中心定位后,打开四组刹车板使装置进行初步定位,工作人员分别转动一号手轮,从而使丝杠在支撑板的配合下进行螺旋下降,由于两组光杆对一号升降板进行限定,使一号升降板不能进行转动,实现一号升降板高度的调整,一号升降板向下移动时,一号升降板带动相应的多组插杆插入基坑底端,对装置完成固定,然后旋转一号锁紧螺栓,从而使一号锁紧螺栓的右端顶紧丝杠的外侧壁,提高牢固性。

4、优选的,螺旋式补压机构包括立板、开口、双向丝杠、二号手轮、滑板、二号锁紧螺栓、连杆和支板,立板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中转动设置有双向丝杠,双向丝杠顶端延伸至立板上方并且设置有二号手轮,两组滑板均在开口中滑动安装,两组滑板分别与双向丝杠螺纹连接,两组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连杆,两组相靠近的连杆的外端分别铰接一组支板的内端,两组支板的外端分别连接两组挡泥板的内端,立板右端螺装有二号锁紧螺栓;工作人员转动二号手轮,从而使双向丝杠在开口中转动,由于两组滑板在开口中滑动安装不能进行转动,两组滑板进行镜像靠近移动,两组滑板相互配合从而使连杆配合使两组支板进行镜像远离移动,两组支板分别带动相对应的挡泥板抵压顶紧基坑两侧,转动二号锁紧螺栓,从而使二号锁紧螺栓对双向丝杠侧壁进行顶紧,从而实现两组挡泥板对基坑两侧补压抵紧。

5、优选的,升降机构包括内螺管、外螺杆、轴承、转把、气泡水平仪和二号升降板,底板顶端设置有四组内螺管,每组内螺管上分别螺纹设置有外螺杆,四组外螺杆顶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二号升降板底端转动连接,每组外螺杆上分别设置有转把,二号升降板顶端设置有两组气泡水平仪;当需要对挡泥板进行高度调整时,工作人员通过转把对外螺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外螺杆在内螺管的配合下带动二号升降板进行高度的调整,通过气泡水平仪对二号升降板的水平进行指示调整,提高装置的平稳性。

6、优选的,还包括u型把手和套管,底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u型把手,每组u型把手上分别转动套装有套管;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搬运时,通过套管握住u型把手,由于套管与u型把手转动设置,当工作人员握紧套管时,如果装置与工作人员的手角度发生相对移动,套管在u型把手上进行适应性的转动,从而防止套管与工作人员的手接触时发生硬性摩擦,减少工作人员的手部磨损。

7、优选的,还包括光杠和支撑块,两组光杠均安装在二号升降板顶端,两组支撑块分别安装在立板的前后两端,两组光杠分别与两组支撑块的底端连接,两组滑板分别与两组光杠滑动连接;两组滑板与两组光杠滑动连接,进一步提高了两组滑板在开口中镜像移动时的稳定性。

8、优选的,还包括把套,每组转把上分别套装有把套;工作人员通过把套对转把进行转动,减少转把脱手的情况。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实现装置对基坑的底端中心进行自动定位,防止装置防止位置出现偏差;

11、2、通过螺旋式补压机构增加两组挡泥板的移动距离;

12、3、通过固定机构对装置进行进一步固定,提高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包括底板(1)、挡泥板(4)和升降机构,底板(1)顶端设置有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轮(2)、刹车板(3)、固定机构和螺旋式补压机构,底板(1)底端四角分别设置有万向轮(2),每组万向轮(2)上分别设置有刹车板(3),底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机构,螺旋式补压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两组挡泥板(4)对称安装在螺旋式补压机构上,螺旋式补压机构用于两组挡泥板(4)的镜像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5)、丝杠(6)、一号手轮(7)、一号升降板(8)、光杆(9)、限位块(10)、插杆(11)和一号锁紧螺栓(12),支撑板(5)安装在底板(1)的侧端,丝杠(6)穿过支撑板(5)并且与支撑板(5)螺纹连接,丝杠(6)顶端设置有一号手轮(7),丝杠(6)底端与一号升降板(8)顶端转动连接,一号升降板(8)顶端设置有两组光杆(9),两组光杆(9)均贯穿底板(1)并且与底板(1)滑动连接,两组光杆(9)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10),一号升降板(8)底端设置有多组插杆(11),支撑板(5)远离底板(1)的一端螺装设置有一号锁紧螺栓(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式补压机构包括立板(13)、开口(14)、双向丝杠(15)、二号手轮(16)、滑板(17)、二号锁紧螺栓(18)、连杆(19)和支板(20),立板(13)上设置有开口(14),开口(14)中转动设置有双向丝杠(15),双向丝杠(15)顶端延伸至立板(13)上方并且设置有二号手轮(16),两组滑板(17)均在开口(14)中滑动安装,两组滑板(17)分别与双向丝杠(15)螺纹连接,两组滑板(17)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连杆(19),两组相靠近的连杆(19)的外端分别铰接一组支板(20)的内端,两组支板(20)的外端分别连接两组挡泥板(4)的内端,立板(13)右端螺装有二号锁紧螺栓(1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内螺管(21)、外螺杆(22)、轴承(23)、转把(24)、气泡水平仪(25)和二号升降板(26),底板(1)顶端设置有四组内螺管(21),每组内螺管(21)上分别螺纹设置有外螺杆(22),四组外螺杆(22)顶端分别通过轴承(23)与二号升降板(26)底端转动连接,每组外螺杆(22)上分别设置有转把(24),二号升降板(26)顶端设置有两组气泡水平仪(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型把手(27)和套管(28),底板(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u型把手(27),每组u型把手(27)上分别转动套装有套管(28)。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杠(29)和支撑块(30),两组光杠(29)均安装在二号升降板(26)顶端,两组支撑块(30)分别安装在立板(13)的前后两端,两组光杠(29)分别与两组支撑块(30)的底端连接,两组滑板(17)分别与两组光杠(29)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套(31),每组转把(24)上分别套装有把套(3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的补压装置,其打开四组刹车板,对装置进行初步定位,装置定位完毕后,操作两组固定机构与基坑底端进行固定,从而使装置固定,继续操作螺旋式补压机构是两组挡泥板进行远离移动,从而使两组挡泥板相互配合对基坑的侧壁的泥土进行抵挡固定,提高便捷性;包括底板、挡泥板和升降机构,底板顶端设置有升降机构,还包括万向轮、刹车板、固定机构和螺旋式补压机构,底板底端四角分别设置有万向轮,每组万向轮上分别设置有刹车板,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机构,螺旋式补压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两组挡泥板对称安装在螺旋式补压机构上,螺旋式补压机构用于两组挡泥板的镜像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宋金平,王俊鹏,韩雨菲,许晨曦,程春华,薛少琪,王森,孟凡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