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复合混凝土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6255发布日期:2023-05-28 00:1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复合混凝土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复合混凝土桩。


背景技术:

1、我国现行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桩基础中,大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或钢管桩的桩基础。这类预应力管桩作为预制工程桩,其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桩基工程来提高地基与基础的承载力,可将上部的建筑载荷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上或将软土层挤密实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密实度,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以及便捷的制造工序使其成为各类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中的首选建筑基础材料。而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长,可用土地的逐渐减少,房屋的楼层已经越来越高,对管桩的承载能力和强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深入地基时,所处环境复杂,尤其是在某些酸碱度异常的场合,虽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最外层覆盖有水泥砂浆玻璃钢保护层,但仍难以保证若干年后,该水泥砂浆玻璃钢保护层被破坏,致使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性能受到影响且抗弯力矩较小、受弯的承载力较弱,也有采用玻璃钢作为外衬结构进行防腐的,但是这种简单的外衬防腐层通常结构较为简单,使用的玻璃钢也较厚,因而成本相对于传统的纯混凝土管桩也相对较高,另外,玻璃钢本身刚性较高,虽然具备一定的抗冲击性能,但预埋工艺要求较高,且在地震、共振强冲击等振动冲击条件下容易开裂,其开裂后虽然对强度影响不大,但抗腐蚀性能却大幅下降。因而有必要对其结构进行改进,提高其耐腐蚀性能,用以提高管桩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并延长管桩的使用寿命。

2、专利号91200667.6的公布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为一种建筑用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对现有厚壁管桩的改进,特别适用于地质条件差的软土地基和用静压沉桩法施工的广大沿海开发地区,其技术特征在于骨架中的主筋采用钢丝,焊接接头采用钢板圈连接,与现有基础方桩相比其优点是节约钢材70%和混凝土55%并提高基础的使用寿命。

3、现有技术的混凝土管桩有以下缺点:1、该混凝土管桩不具备防腐蚀结构,长期使用管桩会被腐蚀,造成混凝土管桩断裂,降低了混凝土管桩的使用寿命;2、该混凝土不具备加固结构,整体结构强度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降低了使用效果。因此,发明一种钢复合混凝土桩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复合混凝土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复合混凝土桩,包括钢芯,所述钢芯的外侧套接有内混凝土层,所述内混凝土层的外侧套接有外混凝土层,所述外混凝土层的内部镶嵌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外侧套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环形筋。

3、优选的,所述内混凝土层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内混凝土层的顶部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相适配,且钢芯的顶端插入凸块的内部。

4、优选的,所述外混凝土层的顶部镶嵌有顶部钢板,所述外混凝土层的底部镶嵌有底部钢板,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顶部钢板和底部钢板。

5、优选的,所述外混凝土层的底端边缘固定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定位柱,所述外混凝土层的顶端边缘开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柱和定位槽相适配。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芯的外侧设置由内混凝土层和外混凝土层,并在外混凝土层内设置有加强筋和环形筋,提高了桩体的强度,同时在内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凸块和凹槽,使得多个桩身能够拼接相连,外混凝土层上的顶部钢板和底部钢板起到了承接应力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桩身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钢复合混凝土桩,包括钢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芯(1)的外侧套接有内混凝土层(2),所述内混凝土层(2)的外侧套接有外混凝土层(3),所述外混凝土层(3)的内部镶嵌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的外侧套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环形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复合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混凝土层(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6),所述内混凝土层(2)的顶部固定有凸块(7),所述凸块(7)与凹槽(6)相适配,且钢芯(1)的顶端插入凸块(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复合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混凝土层(3)的顶部镶嵌有顶部钢板(8),所述外混凝土层(3)的底部镶嵌有底部钢板(9),所述加强筋(4)的两端分别连接顶部钢板(8)和底部钢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复合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混凝土层(3)的底端边缘固定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定位柱(10),所述外混凝土层(3)的顶端边缘开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柱(10)和定位槽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复合混凝土桩,涉及到混凝土桩领域,包括钢芯,所述钢芯的外侧套接有内混凝土层,所述内混凝土层的外侧套接有外混凝土层,所述外混凝土层的内部镶嵌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外侧套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环形筋。本技术通过在钢芯的外侧设置由内混凝土层和外混凝土层,并在外混凝土层内设置有加强筋和环形筋,提高了桩体的强度,同时在内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凸块和凹槽,使得多个桩身能够拼接相连,外混凝土层上的顶部钢板和底部钢板起到了承接应力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桩身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孙晴,孙根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雄宇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