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淋沟修复速生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9317发布日期:2023-05-17 19:1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淋沟修复速生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土质堤坝修复装置,具体是一种雨淋沟修复速生垫。


背景技术:

1、江浙地区夏季暴雨较多,河道堤防时常会出现一些雨淋沟,若不及时处理,随着雨水冲刷,沟壑会越来越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河道堤坝常年被各种绿植覆盖,形成雨淋沟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该区域植被被破坏,传统的修复方式将雨淋沟开挖平整,之后填上碎石、草皮,或者直接用泥土填平沟壑,这种处理方法如果短时间内再次遇到暴雨,则很容易再次水土流失形成新的雨淋沟。

2、上述传统的处理方法不具备普适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河道绵延数公里,形成雨淋沟位置分散,河道管理人员数量有限,无法携带大量的碎石、草皮等材料填补沟壑。(2)新修复的雨淋沟土质结构松散,无法有效排水,造成水土进一步流失。(3)野外施工,草皮往往就地取材,从别处挖取草皮会让其他地方的土质存在被暴雨冲刷流失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淋沟修复速生垫,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轻巧便携,具备排水层、防水层、植被生长层,装置柔软,可以塞入已经形成的雨淋沟,在进行简单的泥土、煤灰、矿渣覆盖。装置涉及塑料的部分采用可降解材质,在修复雨淋沟的同时,不会造成白色污染。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雨淋沟修复速生垫,包括塑料底层,排水管,人造草坪层,其特征在于:排水管固定在塑料底层上,人造草坪层分布在塑料底层和排水管上方,排水管上分布有小孔,用于接收地面上方渗入的水。其中,塑料底层使用pbat类的柔性易成膜的可降解塑料,排水管采用硬质的如pla类的可降解塑料,人造草坪层结构松软,用麻绳类的草绳编织的网状结构,或者可降解发泡海绵,材料有较多的空隙,可以盛放草籽,便于植物生长或者排水。

6、(三)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无需对雨淋沟进行初期平整,直接将设备放入沟壑中,并适当固定,减少了工作量。(2)采用可降解材料,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白色污染。(3)人造草坪层较为疏松,覆盖上泥土或者煤灰时,非常利于植被生长,修复后即使雨量再次增大,雨水也可以从排水层走掉,防止草籽被水浸泡破坏。



技术特征:

1.一种雨淋沟修复速生垫,包括塑料底层(1),排水管(2),人造草坪层(3),其特征在于:排水管(2)固定在塑料底层(1)上,人造草坪层分布在塑料底层(1)和排水管(2)上方,排水管上分布有小孔,用于接收地面上方渗入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淋沟修复速生垫,其特征在于塑料底层(1)采用易成膜的可降解塑料,排水管(2)采用硬质可降解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淋沟修复速生垫,其特征在于人造草坪层(3)采用疏松多孔结构,便于安放草籽、排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淋沟修复速生垫,包括塑料底层,排水管,人造草坪层,其特征在于,排水管固定在塑料底层上,人造草坪层分布在塑料底层和排水管上方,排水管上分布有小孔。本技术轻巧便携,可以塞入已经形成的雨淋沟,无需对雨淋沟进行初期平整,直接将设备放入沟壑中,并适当固定,减少了工作量。采用可降解材料,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白色污染。人造草坪层较为疏松,覆盖上泥土或者煤灰时,非常利于植被生长,修复后即使雨量再次增大,雨水也可以从排水层走掉,防止草籽被水浸泡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陆鹏飞,陈虎,庄万里,董培正,刘少航,吴旭,赵贺,王大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骆马湖水利管理局邳州河道管理局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