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漏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4921发布日期:2023-05-25 03:1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地漏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排水地漏,具体涉及一种地漏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地漏一般设置在卫生间、厨房、阳台等处,用于将室内地面水排放至排水管道系统。目前常见的是直通型地漏和u形地漏,u型地漏利用其反水弯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异味问题,但是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当前居民楼为多层或高层建筑,气溶胶和一些病菌会沿着排水管道系统传播,从而危害居民健康,而且人们在使用时发现,一些细小毛发经常会随着水流进入地漏,需要频繁清理地漏,由于现有的地漏结构复杂,清理不便,因此人们经常不愿意对地漏进行清理,从而会导致地漏排水堵塞甚至于毛发穿过地漏后进入排水管道而造成管道堵塞,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地漏过滤装置,旨在解决毛发容易进入地漏而造成地漏或排水管道堵塞的问题,避免排水管道内的气溶胶、病菌及异味向室内传播。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漏过滤装置,包括:

3、面壳,底端开放且周壁设有向下延伸至底端的栅孔;面壳用于罩设在地漏的正上方;

4、封堵机构,上下滑动连接于面壳内部,封堵机构的底部为密封面,封堵机构具有向上滑动至密封面高于地面的开启状态,还具有向下滑动至其密封面与地漏外周区域的地面密封抵触的关闭状态;

5、开关操作组件,设于面壳上,具有向上伸出于面壳的操作部,以及向下伸入面壳内部的驱动部,驱动部与封堵机构连接以带动封堵机构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封堵机构包括:

7、密封组件,上下滑动连接于面壳内,底部具有密封面;

8、转芯,上下滑动且可转动的连接于面壳内,底端与密封组件连接,顶端与驱动部连接;转芯的周壁沿其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卡接部;

9、第一弹性件,设于转芯的下方,一端与转芯连接,另一端与面壳连接,用于向转芯施加向上的弹性力以使各个卡接部与面壳抵接;

10、其中,面壳的顶壁中心设有适于转芯穿过的转孔,转孔的孔壁上沿转芯的周向交替分布有多个第一卡槽和多个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自下向上开设,且第一卡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卡槽的深度;在开启状态时,各个卡接部分别与各个第一卡槽的顶壁对应抵接,在关闭状态时,各个卡接部分别与各个第二卡槽的顶壁对应抵接。

11、一些实施例中,转芯的底端与密封组件上下滑动连接,且转芯的底端套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转芯抵接,另一端与密封组件抵接,用于向密封组件施加向下的弹性力。

12、示例性的,操作部为上下滑动连接于面壳上的按压板;驱动部为设于按压板的中心并向下延伸的驱动套,驱动套的底端伸入转芯与转孔的孔壁之间且沿其周向分布有一圈顶齿,卡接部的顶壁为导向斜面;其中,在向下按压按压板时,顶齿与导向斜面抵接以推动转芯下滑并旋转。

13、举例说明,按压板与面壳的顶壁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套,弹性密封套的顶端与按压板的周向边缘密封连接,弹性密封套的底端与面壳的顶壁密封连接;其中,弹性密封套用于沿竖直方向弹性支撑按压板。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密封组件包括:

15、连接架,上下滑动连接于面壳内部,且与转芯连接;

16、承压板,水平贴合于连接架的底部;

17、密封垫,顶面与承压板贴合,底面中间区域向下凸起形成密封面;

18、压框,向上抵压于密封垫位于密封面外围的边沿区域,压框与连接架卡接固定。

19、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架的中心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套筒,面壳内顶壁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相互套接并上下滑动配合。

20、示例性的,第一套筒的外周壁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卡筋;第二套筒的内周壁沿其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竖筋,第一套筒的顶端插接于第二套筒内且第一套筒的外周壁与各个竖筋滑动抵触;第二套筒的周壁上还设有竖直延伸的限位槽,卡筋与限位槽插接配合。

21、举例说明,连接架的一侧边缘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卡孔,连接架与第一卡孔相对的另一侧边缘间隔分布有上下贯穿的至少两个第二卡孔;压框的一侧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卡扣,第一卡扣穿过第一卡孔并与连接架的顶面卡接;压框与第一卡扣相对的另一侧边缘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扣,各个第二卡扣分别对应穿过各个第二卡孔并与连接架的顶面卡接。

22、一些实施例中,面壳的底端阵列分布有多个地脚,多个地脚用于真空吸附或粘接固定在地漏外周区域的地面上。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漏过滤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地漏过滤装置,无需改变现有地漏结构,可直接罩设在地漏正上方,当需要排水时,可操作开关操作组件伸出面壳上方的操作部以使驱动部带动封堵机构切换至开启状态,水流可通过封堵机构底部的密封面与地面之间的间隙流入地漏,同时排水过程能够利用栅孔将毛发或其它杂物阻隔在面壳之外,且由于阻隔的毛发或其它杂物能够直接暴露在视野之下,且清理方便,因此有利于对其进行及时清理以避免毛发或其它杂物进入地漏而造成地漏或排水管道堵塞;另外,在排水完成后,可以通过操作部使驱动部带动封堵机构切换至关闭状态,从而利用密封面与地漏外周区域的地面之间的密封抵触而阻断地漏与室内空间,避免排水管道系统内的气溶胶、病菌及异味进入室内,从而能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技术特征:

1.地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芯的底端与所述密封组件上下滑动连接,且所述转芯的底端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转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组件抵接,用于向所述密封组件施加向下的弹性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为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面壳上的按压板;所述驱动部为设于所述按压板的中心并向下延伸的驱动套,所述驱动套的底端伸入所述转芯与所述转孔的孔壁之间且沿其周向分布有一圈顶齿,所述卡接部的顶壁为导向斜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与所述面壳的顶壁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套,所述弹性密封套的顶端与所述按压板的周向边缘密封连接,所述弹性密封套的底端与所述面壳的顶壁密封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的中心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套筒,所述面壳内顶壁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相互套接并上下滑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周壁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卡筋;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周壁沿其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竖筋,所述第一套筒的顶端插接于所述第二套筒内且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周壁与各个所述竖筋滑动抵触;所述第二套筒的周壁上还设有竖直延伸的限位槽,所述卡筋与所述限位槽插接配合。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边缘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卡孔,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一卡孔相对的另一侧边缘间隔分布有上下贯穿的至少两个第二卡孔;所述压框的一侧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穿过所述第一卡孔并与所述连接架的顶面卡接;所述压框与所述第一卡扣相对的另一侧边缘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扣,各个所述第二卡扣分别对应穿过各个所述第二卡孔并与所述连接架的顶面卡接。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地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的底端阵列分布有多个地脚,多个所述地脚用于真空吸附或粘接固定在所述地漏外周区域的地面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漏过滤装置,包括面壳、封堵机构,以及开关操作组件;其中,面壳的底端开放且周壁设有向下延伸至底端的栅孔;面壳用于罩设在地漏的正上方;封堵机构上下滑动连接于面壳内部,封堵机构的底部为密封面,封堵机构具有向上滑动至密封面高于地面的开启状态,还具有向下滑动至其密封面与地漏外周区域的地面密封抵触的关闭状态;开关操作组件设于面壳上,具有向上伸出于面壳的操作部,以及向下伸入面壳内部的驱动部,驱动部与封堵机构连接以带动封堵机构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本技术提供的地漏过滤装置,能够阻挡毛发进入地漏而造成堵塞,避免排水管道内的气溶胶、病菌及异味向室内传播。

技术研发人员:冯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佳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