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60750发布日期:2023-05-06 03:14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伴随着十四五交通规划的全面推进,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正在飞速发展。随着既有桥梁增多,跨江桥位资源正逐步变得稀缺,越来越多的桥梁将基础选择在了近岸侧的光板岩或浅覆盖层区域,一方面可以通过一跨过江方式减少新建桥梁对航道的影响,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原状地形降低造价。

2、常规坐落于厚覆盖层之上的桥梁基础一般采用先平台后围堰法或导管架下放后再插打定位桩及钢护筒的施工方法,但对于半岸半水光板岩地形的桥梁基础施工,受水流、风荷载的作用及影响,常规方法受到局限,也无法发挥基础近岸的优势。

3、现有的半岸半水光板岩地形的桥梁基础施工均是需借助大量设备辅助,具备一定条件后才能进行钻孔作业,无法在进场后快速开展作业面,施工时施工效率低;其次,还需借助水上钢平台,为纯水上施工,无法充分发挥基础光板岩较好的地质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施工时施工效率低,无法充分发挥基础光板岩较好的地质优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其包括:

3、枯水期时在临近深切崖壁处进行第一次局部筑岛施工,并设置通往深切崖壁底部的便道;在围堰施工区域处安装围堰,使围堰、深切崖壁和原始河床面共同形成阻水结构;在围堰内侧与深切崖壁之间进行第二次全范围筑岛施工,形成钻孔桩工作平台;在钻孔桩工作平台上进行钻孔桩施工;进行承台施工。

4、一些实施例中,在围堰施工区域处安装围堰,具体步骤包括:在围堰施工区域处清理至原始河床面裸露;在深切崖壁开设槽口;在原始河床面上及深切崖壁上的槽口处安装围堰块段;将围堰块段连接为整体;将围堰与原始河床面和深切崖壁固定。

5、一些实施例中,将围堰块段连接为整体,具体步骤包括:通过连接件将相邻两个围堰块段连接成整体;在相邻两个围堰块段之间灌注混凝土。

6、一些实施例中,将围堰与原始河床面和深切崖壁固定,具体步骤包括:在围堰和深切崖壁的槽口之间灌注混凝土;在围堰与原始河床面之间灌注设定高度的混凝土;在混凝土及原始河床面上的设计位置处钻孔;在孔内设置预应力锚索,使围堰与原始河床面之间通过预应力锚索连接。

7、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件将相邻两个围堰块段连接成整体步骤和在相邻两个围堰块段之间灌注混凝土步骤在不同的工作面同步进行;在洪水期来临前,通过连接件将相邻两个围堰块段连接成整体、在相邻两个围堰块段之间及围堰块段内部灌注混凝土、在围堰内侧与深切崖壁之间进行第二次全范围筑岛施工、在混凝土及原始河床面上的设计位置处钻孔和在孔内设置预应力锚索均全部完成。

8、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围堰时机为枯水期。

9、一些实施例中,在围堰内侧与深切崖壁之间进行第二次全范围筑岛施工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围堰内部填土。

10、一些实施例中,在围堰内部填土步骤和在钻孔桩工作平台上进行钻孔桩施工步骤同步进行。

11、一些实施例中,在围堰内侧与深切崖壁之间进行第二次全范围筑岛施工后,形成钻孔桩工作平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岛顶部除钻孔桩施工位置处进行硬化处理。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始河床面为光板岩河床面。

13、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充分利用了近岸的优势,枯水期时自深切崖壁底部引入便道,后期通过便道进入围堰内,变水上施工为纯陆地施工,极大节约了施工成本;充分利用枯水期开工优势,仅需局部筑岛即可满足围堰安装条件,可在开工进场后快速形成作业面;围堰与深切崖壁共同构成阻水结构,充分利用了深切崖壁的地形特征,简化了施工流程,节约了施工措施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围堰施工区域处安装围堰(10),具体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围堰块段连接为整体,具体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围堰(10)与原始河床面(11)和深切崖壁(1)固定,具体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连接件(101)将相邻两个围堰块段连接成整体步骤和在相邻两个围堰块段之间灌注混凝土(102)步骤在不同的工作面同步进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围堰(10)时机为枯水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围堰(10)内侧与深切崖壁(1)之间进行第二次全范围筑岛(6)施工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围堰(10)内部填土步骤和在钻孔桩工作平台(7)上进行钻孔桩(4)施工步骤同步进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围堰(10)内侧与深切崖壁(1)之间进行第二次全范围筑岛(6)施工后,形成钻孔桩工作平台(7)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河床面(11)为光板岩河床面。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邻近深切崖壁基础施工方法,其包括:枯水期时在临近深切崖壁处进行第一次局部筑岛施工,并设置通往深切崖壁底部的便道;在围堰施工区域处安装围堰,使围堰、深切崖壁和原始河床面共同形成阻水结构;在围堰内侧与深切崖壁之间进行第二次全范围筑岛施工,形成钻孔桩工作平台;在钻孔桩工作平台上进行钻孔桩施工;进行承台施工。本发明充分利用了近岸的优势,枯水期时自深切崖壁底部引入便道,后期通过便道进入围堰内,变水上施工为纯陆地施工,极大节约了施工成本;充分利用枯水期开工优势,仅需局部筑岛即可满足围堰安装条件,可在开工进场后快速形成作业面;围堰与深切崖壁共同构成阻水结构,充分利用了深切崖壁的地形特征。

技术研发人员:代保平,李旭,周功建,张旭,赵鹍鹏,黄海超,张爱花,涂满明,姚森,何明辉,张家伦,王成,沈大才,刘幸福,刘亚祺,赵吉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