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0338发布日期:2023-07-18 18:3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墩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1、水下桥墩因在建设时需支设在水域当中,从而桥墩中有一部分位于水下环境当中,从而占用了水域空间,当水域中有船只行走时,为了降低船只操作不当撞上桥墩而造成船只和桥墩的损伤,此时需要利用到桥墩防撞装置对桥墩中位于水下部分进行防护,在船只撞上时可进行缓冲保护,以此来降低桥墩的损伤,避免造成桥梁塌陷的情况。

2、而目前,现有的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在使用时,虽然都具备一定的缓冲效果,但是实际使用时,基本不具备多级缓冲的效果,基本采用一次缓冲的措施来实现桥墩防撞,且即使防撞装置能够缓冲,但最终桥墩表面还是会作为受力对象承受缓冲后的撞击力,不能有效的对这些撞击力进行分散,从而导致防撞装置缓冲效果一般,对桥墩的保护性不够突出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

2、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包括缓冲结构、上推组件以及浮动组件,所述上推组件设置在缓冲结构的顶部,浮动组件设置缓冲结构的底部,所述缓冲结构由第一防撞件、第二防撞件、第三防撞件、第四防撞件以及固定套组成,第一防撞件、第二防撞件、第三防撞件、第四防撞件结构相同,且等距设置在固定套的外围;

3、所述第一防撞件包括后围板和前围板,后围板的后壁固定贴合在固定套的外壁,前围板位于后围板的前部,且前围板的后壁靠两侧与后围板的前壁靠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钢板,前围板的后壁与后围板的前壁之间靠两块弹性钢板中间位置连接有可形变的胶体,第一防撞件、第二防撞件、第三防撞件、第四防撞件中相靠近的每两块弹性钢板之间均连接有弹性水囊。

4、可选地,所述弹性钢板呈v型设置,第一防撞件、第二防撞件、第三防撞件、第四防撞件中的两块弹性钢板均呈相对方向设置。

5、可选地,所述弹性水囊的两侧均呈v型设置,且弹性水囊的前部呈内凹弧状设置,弹性水囊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注水端盖。

6、可选地,所述胶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两个卡槽分别卡接在对应两块弹性钢板的外部折叠处,胶体的后部长度小于其前部长度,且胶体的前后部均设置有外凸面。

7、可选地,所述上推组件包括活动环,活动环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板,且连接圆板的底部等距安装有若干根活动连杆一,活动环的内壁等距嵌设有若干个滚珠。

8、可选地,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浮板,贯穿浮板的上下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槽,且浮板的顶部靠边缘位置等距安装有若干根活动连杆二。

9、可选地,所述活动连杆一与活动连杆二数量相等且结构相同,活动连杆二包括斜杆,斜杆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转轴活动座。

10、可选地,所述活动连杆一中位于下部的转轴活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对应前围板的顶面,活动连杆二中上部的转轴活动座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对应前围板的底面。

11、可选地,所述圆形槽的直径大于固定套的内径,活动环的内径大于固定套的内径。

12、可选地,所述前围板的长度大于后围板的长度,且相邻前围板之间预留有间隙用于前围板的活动。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通过设置弹性钢板配合弹性水囊,在前围板受力时,因弹性钢板设置呈v型,弹性钢板在前围板的作用力下,其夹角变小,利用弹性钢板的弯折实现一次缓冲,此时弹性钢板会对弹性水囊产生挤压,弹性水囊内填充有水,此时可利用弹性水囊对弹性钢板产生的压力进行缓冲,从而实现二次缓冲,使得后围板受力可向两侧分散。

15、2、通过在前围板上下部分别安装活动连杆一和活动连杆二,活动连杆一和活动连杆二设置有若干根,且均匀分布在前围板的顶部和底部,在前围板受到撞击时,对应位置的活动连杆一和活动连杆二在转轴活动座的作用下开始活动,活动连杆一向上顶动连接圆板,活动连杆二下推浮板,对前围板的受力点进行压力分散,从而实现三次缓冲效果,从而在前围板受力时,可实现多级缓冲效果。

16、3、配合所设置的可形变的胶体,当前围板受力点靠近中部时,随着弹性钢板的形变造成前围板的活动,带动可形变的胶体受压,胶体在受压时,位于卡槽前后部分均受压形变,从而横向宽度增加,从而可填充在弹性钢板与前围板以及后围板之间的间隙,作为弹性钢板与前围板以及后围板之间之间的缓冲介质,也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整个防撞装置针对不同受力点均具备多级防撞缓冲效果。

17、4、配合所设置的活动环以及浮板,随着对应活动连杆一和活动连杆二的活动,活动连杆一向上顶动连接圆板,活动连杆二下推浮板,对前围板的受力点进行压力分散的同时,活动环利用其内壁的滚珠与桥墩外壁接触呈上升趋势,其余活动连杆一产生反作用力对活动环进行牵制,从而可减小连接圆板的活动幅度,同时活动连杆二下推浮板后浮板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实现缓冲,从而实现将前围板受到的冲击力向上下分散,减小了船只撞击前围板时经过缓冲后对桥墩的直接冲击力度,有效的提高桥墩防撞效果,同时降低对桥墩的损伤,使得整个装置具备更好的防撞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包括缓冲结构(1)、上推组件(2)以及浮动组件(3),所述上推组件(2)设置在缓冲结构(1)的顶部,浮动组件(3)设置缓冲结构(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1)由第一防撞件(4)、第二防撞件(5)、第三防撞件(6)、第四防撞件(7)以及固定套(8)组成,第一防撞件(4)、第二防撞件(5)、第三防撞件(6)、第四防撞件(7)结构相同,且等距设置在固定套(8)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钢板(13)呈v型设置,第一防撞件(4)、第二防撞件(5)、第三防撞件(6)、第四防撞件(7)中的两块弹性钢板(13)均呈相对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水囊(9)的两侧均呈v型设置,且弹性水囊(9)的前部呈内凹弧状设置,弹性水囊(9)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注水端盖(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14)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16),两个卡槽(16)分别卡接在对应两块弹性钢板(13)的外部折叠处,胶体(14)的后部长度小于其前部长度,且胶体(14)的前后部均设置有外凸面(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组件(2)包括活动环(18),活动环(18)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板(17),且连接圆板(17)的底部等距安装有若干根活动连杆一(19),活动环(18)的内壁等距嵌设有若干个滚珠(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3)包括浮板(21),贯穿浮板(21)的上下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槽(23),且浮板(21)的顶部靠边缘位置等距安装有若干根活动连杆二(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杆一(19)与活动连杆二(22)数量相等且结构相同,活动连杆二(22)包括斜杆(24),斜杆(24)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转轴活动座(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杆一(19)中位于下部的转轴活动座(2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对应前围板(11)的顶面,活动连杆二(22)中上部的转轴活动座(25)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对应前围板(11)的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23)的直径大于固定套(8)的内径,活动环(18)的内径大于固定套(8)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11)的长度大于后围板(12)的长度,且相邻前围板(11)之间预留有间隙用于前围板(11)的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桥墩防撞装置,包括缓冲结构、上推组件以及浮动组件,所述上推组件设置在缓冲结构的顶部,浮动组件设置缓冲结构的底部,所述缓冲结构由第一防撞件、第二防撞件、第三防撞件、第四防撞件以及固定套组成,第一防撞件、第二防撞件、第三防撞件、第四防撞件结构相同,且等距设置在固定套的外围,所述第一防撞件包括后围板和前围板,后围板的后壁固定贴合在固定套的外壁,前围板位于后围板的前部,且前围板的后壁靠两侧与后围板的前壁靠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钢板;本发明可实现多方位的防撞缓冲效果,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在桥墩受到撞击时对桥墩的冲击力度,具备较好的防撞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粮,李贵祥,张媛,高明亮,钱重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九通衢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