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73308发布日期:2023-08-01 19:3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成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长螺旋钻孔泵混凝土后插筋压灌桩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加固处理的新工艺,由长螺旋钻机和混料土泵结合成孔、成桩。在成桩时,先使用工具在预设灌桩处开挖基坑,然后向基坑中浇筑水泥,待水泥填满基坑后,然后利用振动器将预制好的钢筋笼插入桩身混凝土中。该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无泥浆污染,工程造价低,环保等特点。

2、然而针对较大的基坑采用长螺旋钻孔泵混凝土后插筋形成压灌桩,在使用振动器驱动钢筋笼下沉时,混凝土存在较大的阻力阻碍钢筋笼的下沉,可能导致钢筋笼下沉的过程中发生偏心,从而影响最终成型的压灌桩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钢筋笼在基坑中下沉的阻力,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及其施工方法。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压灌桩钢筋笼,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包括基座、立柱和笼体,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倒圆锥型设置;所述笼体固定连接与所述立柱上,所述笼体包括柱部笼和锥部笼,所述锥部笼设置于所述柱部笼的底部,所述锥部笼呈倒圆锥设置,所述锥部笼与所述安装槽适配;所述立柱的底部呈倒圆锥设置。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先在地基上使用工具挖出基坑,然后将基座放置于基坑底部,向基坑中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的高度不超过基座的高度,避免混凝土进入安装槽,然后静置混凝土一段时间,等待混凝土干燥,混凝土干燥后将基座固定在基坑底部。然后再继续向基坑内浇筑混凝土,将基坑填满后,将笼体吊装于基坑上方,然后对笼体施力,因为锥部的设置,减少了混凝土的阻力,便于笼体插入混凝土中。

5、若是笼体出现偏移,在将笼体插入安装槽时,锥部沿安装槽的周壁移动,直至锥部的尖端和安装槽的底端重叠,此时笼体处于竖直状态,通过锥部和安装槽的配合,定位笼体,防止笼体偏移。

6、可选的,所述笼体与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和所述笼体上,所述连接柱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沿其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扇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常采用长螺旋钻孔泵混凝土后插筋压灌桩这一施工方法的基坑开挖得较大,在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中的砂浆等会下沉,从而导致最终成型的灌柱桩上下质量不一,降低压灌桩的质量。通过扇叶的设置,在将笼体插入混凝土时,混凝土与笼体之间存在阻力,混凝土作用于扇叶上,驱动扇叶转动,在扇叶转动时带动扇叶附近的混凝土移动,从而搅拌混凝土,使得混凝土中的砂浆等均匀分布,减少最终成型的压灌桩上下质量不一的可能性,提高压灌桩的强度。

8、可选的,所述连接柱和所述扇叶设置为组个,多组所述连接柱沿所述立柱螺旋分布。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笼体插入混凝土中时,扇叶受力搅拌混凝土,带动混凝土围绕连接柱螺旋搅动,扩大混凝土的移动范围,提高搅拌混凝土的效率。

10、可选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排浆管,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进浆口,所述排浆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浆口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排浆管的另一端高于所述基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内有提前浇筑好的混凝土,在锥部笼插入安装槽中时,一部分混凝土受力从安装槽中溢出,另一部分混凝土来不及从安装槽中排出,位于安装槽和锥部笼之间,安装槽和锥部笼之间的混凝土的厚度可能存在不均匀的情况,导致笼体发生偏移。因此设置排浆管,在锥部笼插入安装槽中后,锥部笼挤压安装槽内的混凝土,一部分混凝土从安装槽中溢出,另一部位于锥部笼和安装槽之间的混凝土从排浆管中溢出,降低混凝土卡在锥部笼和安装槽之间的可能性。

12、可选的,所述安装槽与所述锥部笼之间设置有防脱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笼体安装于安装槽中后,混凝土的应力作用可能导致笼体向上移动,导致笼体发生位移和偏离,因此在安装槽和锥部笼之间设置防脱件,通过防脱件将锥部笼连接于基座上,降低将笼体安装于安装槽后发生位移和偏离的可能性。

14、可选的,所述防脱件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包括固定部和钩部,所述固定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和所述钩部上,所述钩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的夹角小于或者90°;所述锥部笼可转动卡入所述钩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锥部笼安装于安装槽中后,转动笼体,使得锥部笼转动卡入固定部和钩部之间,因为混凝土对笼体的力是向上的,固定部和钩部扣住锥部笼,限制笼体的移动,待混凝土干燥后,混凝土将笼体和基座固定在一起,加固地基。

16、可选的,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笼体、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立柱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连接柱和笼体,加强筋、连接柱和立柱之间均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提高钢筋笼的稳定性。

18、第二方面,一种压灌桩钢筋笼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s1、开挖基坑;

20、s2、将基座放置于基坑底部;

21、s3、初浇:向基坑中初次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超过基座的高度;

22、s4、静置凝固:混凝土凝固将基座固定于基坑底部;

23、s5、二次浇筑:向基坑中浇筑混凝土将基坑填满;

24、s6、安装钢筋笼:将笼体下放于基坑内,施力使笼体向基坑内移动,直至锥部安装于安装槽中。

25、可选的,所述笼体与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和所述笼体上,所述连接柱上转动套设置有转动扇叶;步骤s6中,在笼体向下移动时,扇叶受力转动,搅拌基坑中的混凝土。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锥部的设置,减少钢筋笼下沉的阻力,便于笼体插入混凝土中;若是笼体出现偏移,在将笼体插入安装槽时,锥部沿安装槽的周壁移动,直至锥部的尖端和安装槽的底端重叠,此时笼体处于竖直状态,通过锥部和安装槽的配合,定位笼体;

29、2.通过转动环和扇叶的设置,笼体下降的阻力驱动扇叶转动,在扇叶转动时带动扇叶附近的混凝土移动,从而搅拌混凝土,使得混凝土中的砂浆等均匀分布,减少最终成型的压灌桩上下质量不一的可能性,提高压灌桩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立柱(2)和笼体(3),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于基坑(4)底部,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呈倒圆锥型设置;所述笼体(3)固定连接与所述立柱(2)上,所述笼体(3)包括柱部笼(301)和锥部笼(302),所述锥部笼(302)设置于所述柱部笼(301)的底部,所述锥部笼(302)呈倒圆锥设置,所述锥部笼(302)与所述安装槽(5)适配;所述立柱(2)的底部呈倒圆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3)与所述立柱(2)之间设置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2)和所述笼体(3)上,所述连接柱(8)上转动套设置有转动扇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8)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柱(8)在所述立柱(2)上呈螺旋分布,每个连接柱(8)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转动扇叶(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排浆管(6),所述安装槽(5)上设置有进浆口(7),所述排浆管(6)的一端与所述进浆口(7)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排浆管(6)的另一端高于所述基座(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5)内设有用于钩住所述锥部笼(302)的防脱件(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件(9)包括固定部(901)和勾部,所述固定部(901)一端与所述安装槽(5)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安装所述钩部(902);当锥部笼(302)插入安装槽(5)时,所述锥部笼(302)转动能卡入所述钩部(902)和所述固定部(90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8)与所述笼体(3)、所述连接柱(8)与所述立柱(2)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1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压灌桩钢筋笼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3)与所述立柱(2)之间设置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2)和所述笼体(3)上,所述连接柱(8)上转动套设置有转动扇叶(10);步骤s6中,在笼体(3)向下移动时,扇叶(102)受力转动,搅拌基坑(4)中的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成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灌桩钢筋笼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基座、立柱和笼体,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部,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倒圆锥型设置;所述笼体固定连接与所述立柱上,所述笼体包括柱部笼和锥部笼,所述锥部笼设置于所述柱部笼的底部,所述锥部笼呈倒圆锥设置,所述锥部笼与所述安装槽适配;所述立柱的底部呈倒圆锥设置;本申请具有便于将钢筋笼放置于基坑中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邓良满,黄霖军,李中原,陈强,邓良好,严振华,吴志超,李芝光,陈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