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60675发布日期:2023-05-14 19:4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建筑过程中需要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检测,动力触探是一种新型检测浅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动力触探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在操作时需要通过人工将击锤抬升至移动高度后,然后让击锤自由下落,由击锤冲击触探杆,触探杆受到冲击后,其端部插入地基土壤中,测量触探杆插入深度即可计算出地基承载力。

2、由于土壤中含有质地坚硬的杂质,且杂质并非均匀分布在土壤中,因此在触探杆下移的过程中,触探杆侧壁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同,从而导致触探杆容易倾斜,当触探杆倾斜之后,触探杆伸入土壤中的深度则受到影响,以至于测量误差变大。

3、授权公告号:cn2183737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通过安装检测机构,便于提高检测建筑地基承载力的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可以快速测量建筑地基承载力,提高了实用性,使用简单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4、上述专利虽然能够节省劳动力,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5、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插地钉处于竖直状态,从而确保下移的插地钉能够与地面垂直,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但是在插地钉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插地钉的侧壁与土壤之间相互摩擦,此时插地钉的侧壁逐渐磨损,由于土壤中杂质分布不均,因此插地钉的侧壁磨损程度不同,随着磨损程度的加深,插地钉的重心逐渐偏移,此时插地钉无法呈竖直状态插入地下,以至于测量误差增大。

6、为此,提出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可以降低测量误差。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套筒,套筒内设有撞击块;

4、还包括:

5、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上导向套和下导向套,上导向套和下导向套之间共同滑动安装有表面设有刻度的检测杆;对检测杆施加冲击力,通过刻度了解检测杆伸入土壤深度;

6、摆正机构,摆正机构包括开设在上导向套和下导向套上的第一腔体,上导向套和下导向套的内环均设有弹性垫,第一腔体的侧壁上均匀水平活动插设有贯穿弹性垫的横杆,横杆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横杆端面与侧壁,且支架上设有第一腔体配合的加压机构;第一腔体中的高压气体通过通孔排出并对检测杆施加反向冲击力,从而能够将检测杆摆正;

7、润滑机构;上导向套和下导向套上均设有润滑机构。

8、进一步的,润滑机构包括开设在上导向套和下导向套上的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装有润滑油,第二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横杆配合的加压孔,第二腔体的顶壁上嵌设有第一进气阀与排水阀;加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套筒内顶壁上的电磁铁,且撞击块为磁性材质,且第一腔体的底壁上固定插设有顶端延伸至套筒内顶壁的加压管,且套筒的顶壁上嵌设有第二进气阀。

9、进一步的,弹性垫的侧壁上均匀嵌设有内罩,每个内罩内均活动嵌设有滚珠,且内罩的顶壁上插设有顶端延伸至弹性垫顶壁的连通管。

10、进一步的,连通管上设有单向阀,且弹性垫上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内罩配合的孔洞。

11、进一步的,上导向套与下导向套上均开设有第三腔体,第三腔体的顶壁上均匀倾斜设置有气管,电磁铁的底壁上设有弹性气囊,且弹性气囊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第三腔体内的导管。

12、进一步的,第三腔体的顶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活动嵌设有圆环板,气管均匀倾斜插设在圆环板的顶壁上,且气管与第三腔体连通,圆环板的底壁上均匀固定安装有与导管配合的扰流板。

13、进一步的,圆环板的顶壁为向上凸起的弧面,且上导向套与下导向套的顶壁上均开设有导流槽,且导流槽的两端分别与圆环板和排水阀配合。

14、进一步的,检测杆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插孔,且插孔位置与横杆对应,每个插孔内均活动插设有顶杆,且顶杆与插孔侧壁之间设有弹性件。

15、进一步的,插孔的顶壁上竖直开设有顶端延伸至检测杆顶端面的泄压孔。

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s1、首先将支架放置在地面,并调整支架,从而使检测杆与待检测地面垂直,然后将电磁铁通电,当撞击块最大限度上移时,将电磁铁断电,此时撞击块下移并撞击检测杆,检测杆插入地下;

18、s2、检测杆倾斜时,检测杆对弹性垫施加压力,弹性垫带动横杆插入第一腔体中,当通孔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腔体中的高压气体通过通孔排出;

19、s3、横杆插入第二腔体内,第二腔体内压强增大,第二腔体中的润滑油通过排水阀排出并流动到弹性垫的表面;

20、s4、沿着弹性垫顶壁流动的润滑油沿着连通管流入凹槽中,润滑油附着在滚珠的表面,在滚珠转动的过程中,附着在滚珠表面的润滑油被甩开,此时被甩开的润滑油附着在检测杆的表面;

21、s5、撞击块对弹性气囊施加压力,此时弹性气囊中的气体通过导管排放到第三腔体中,然后通过导管排出,由于导管倾斜设置,因此导管中排出的气流冲击检测杆的外壁。

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3、(1)本方案在上导向套、下导向套、加压管、横杆的作用下,当通孔位于横杆侧壁的一端与第一腔体连通时,第一腔体内的高压气体通过通孔排出并冲击检测杆的侧壁,从而能够对检测杆施加反方向的冲击力,降低检测杆的倾斜程度,即为降低了检测杆与弹性垫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检测杆动能利用率,确保检测杆能够正常下移,起到了降低检测误差的作用。

24、(2)本方案在弹性气囊、气管的作用下,撞击块对弹性气囊施加压力,此时弹性气囊中的气体通过导管排放到第三腔体中,然后通过导管排出,由于导管倾斜设置,因此导管中排出的气流冲击检测杆的外壁,在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能够将检测杆外壁的灰尘等固体杂质清理干净,因此在检测杆倾斜的瞬间,能够防止检测杆受到较大的摩擦力,提高了检测杆动能利用率,起到了降低检测误差的作用。

25、(3)本方案在插孔、顶杆、弹性件的作用下,通孔中排出的气流冲击顶杆端面时,顶杆缩回插孔中,此时在插孔与顶杆端面的作用下,能够防止气流沿着检测杆侧壁的弧面流动,提高了气流冲击力的利用率,增大了检测杆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冲击力,起到了提高对检测杆的摆正效果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套筒(2),所述套筒(2)内设有撞击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开设在上导向套(4)和下导向套(5)上的第二腔体(10),所述第二腔体(10)内装有润滑油,所述第二腔体(1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横杆(8)配合的加压孔,所述第二腔体(10)的顶壁上嵌设有第一进气阀(11)与排水阀(12);所述加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套筒(2)内顶壁上的电磁铁(13),且所述撞击块(3)为磁性材质,且所述第一腔体(6)的底壁上固定插设有顶端延伸至套筒(2)内顶壁的加压管(14),且所述套筒(2)的顶壁上嵌设有第二进气阀(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7)的侧壁上均匀嵌设有内罩(16),每个所述内罩(16)内均活动嵌设有滚珠(17),且所述内罩(16)的顶壁上插设有顶端延伸至弹性垫(7)顶壁的连通管(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18)上设有单向阀(19),且所述弹性垫(7)上开设有空腔(20),所述空腔(2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内罩(16)配合的孔洞(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套(4)与下导向套(5)上均开设有第三腔体(22),所述第三腔体(22)的顶壁上均匀倾斜设置有气管(23),所述电磁铁(13)的底壁上设有弹性气囊(24),且所述弹性气囊(24)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第三腔体(22)内的导管(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体(22)的顶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活动嵌设有圆环板(26),所述气管(23)均匀倾斜插设在圆环板(26)的顶壁上,且所述气管(23)与第三腔体(22)连通,所述圆环板(26)的底壁上均匀固定安装有与导管(25)配合的扰流板(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板(26)的顶壁为向上凸起的弧面,且所述上导向套(4)与下导向套(5)的顶壁上均开设有导流槽,且所述导流槽的两端分别与圆环板(26)和排水阀(12)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31)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插孔,且所述插孔位置与横杆(8)对应,每个所述插孔内均活动插设有顶杆(28),且所述顶杆(28)与插孔侧壁之间设有弹性件(2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的顶壁上竖直开设有顶端延伸至检测杆(31)顶端面的泄压孔(30)。

10.适用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属于建筑检测领域,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套筒,套筒内设有撞击块;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上导向套和下导向套,上导向套和下导向套之间共同滑动安装有表面设有刻度的检测杆;可以在上导向套、下导向套、加压管、横杆的作用下,当通孔位于横杆侧壁的一端与第一腔体连通时,第一腔体内的高压气体通过通孔排出并冲击检测杆的侧壁,从而能够对检测杆施加反方向的冲击力,降低检测杆的倾斜程度,即为降低了检测杆与弹性垫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检测杆动能利用率,确保检测杆能够正常下移,起到了降低检测误差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廉庆,赵泓睿,卢延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金源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