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37956发布日期:2023-06-29 16:1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大坝施工,尤其涉及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堆石坝作为一种新型筑坝形式已被广泛应用,其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的美国。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重型土石方机械的发展和振动碾的出现,为碾压堆石坝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碾压堆石坝也逐渐取代了其他堆石坝填筑方法。随着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推广发展,面板堆石坝在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存在岩体裂隙发育,呈现不规则形态;大部分为张开裂隙,岩体被切割成小块体,加上风化作用,岩体呈破碎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施工期存在岩块掉落伤人,蓄水期容易受到水位涨落变化,造成岩块掉落砸伤趾板和面板混凝土。

3、常规的面板堆石坝坝前破碎岩层斜坡面处理方法是将斜坡段破碎岩层设置直立挡墙进行混凝土填充防护;操作架体搭设量大,混凝土浇筑量大,且位于高处斜坡趾板面上游,既不经济,也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面板堆石坝坝前破碎岩层斜坡面处理方法存在不经济、不安全的问题,而提出的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墙底和岩体之间锚固:在墙底和岩体之间采用锚杆进行法线方向锚固;

5、s2、施工混凝土贴坡挡墙:随坡面坡度及高度分层施工混凝土,形成台阶式贴坡挡墙;

6、s3、顶部防护网覆盖:不易设置台阶的部位,采用主动防护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斜坡岩体上。

7、优选的,在步骤s1中,采用hrb400级直径25mm锚杆;锚杆总长度2m,外露长度1m。

8、优选的,在步骤s1中,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方式;

9、注浆采用m20水泥砂浆。

10、优选的,在步骤s1中,将砂浆采用注浆机注入锚杆孔内;在全孔满注后,立即采用人工辅以大锤将锚杆迅速插至设计位置,保证其与岩体粘和牢固。

11、优选的,在步骤s2中,采用c25混凝土。

12、优选的,在步骤s2中,分层高度为1.8m,台阶宽度为2m。

13、优选的,在步骤s2中,台阶面作为人工操作平台,方便下一层台阶施工,逐步循环。

14、优选的,在步骤s2中,为增加台阶式贴坡挡墙整体美观性,挡墙外露面进行两道人工收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采用随坡面坡度及高度进行锚杆支护+台阶式混凝土组合贴坡式挡墙,顶部另外设置主动防护网的形式;有效的解决了在高处斜坡趾板面上游破碎岩层不利条件下的施工问题。

17、2、本发明,既能保证斜坡破碎岩体的整体稳定性,还能减小施工难度,同时还节省了混凝土浇筑量和操作架体搭设量。

18、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技术特征:

1.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采用hrb400级直径25mm锚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将砂浆采用注浆机注入锚杆孔内;在全孔满注后,立即采用人工辅以大锤将锚杆迅速插至设计位置,保证其与岩体粘和牢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采用c25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分层高度为1.8m,台阶宽度为2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台阶面作为人工操作平台,方便下一层台阶施工,逐步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为增加台阶式贴坡挡墙整体美观性,挡墙外露面进行两道人工收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面板堆石坝趾板上游破碎岩层斜坡面加固处理方法,属于大坝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墙底和岩体之间锚固:在墙底和岩体之间采用锚杆进行法线方向锚固;S2、施工混凝土贴坡挡墙:随坡面坡度及高度分层施工混凝土,形成台阶式贴坡挡墙;S3、顶部防护网覆盖:不易设置台阶的部位,采用主动防护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斜坡岩体上。本发明,既能保证斜坡破碎岩体的整体稳定性,还能减小施工难度,同时还节省了混凝土浇筑量和操作架体搭设量。

技术研发人员:闫荣凯,王磊,武玉凤,王晨,刘新新,杨晓轲,陶庆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