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9619发布日期:2023-08-05 22:3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


背景技术:

1、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设施的发展都离不开建筑和市政施工,在整个土建施工阶段,都离不开钢筋混凝土模板施工,在筏板以上部位拥有钢模板、木模板、铝模板、塑料模板等材质作为模具来约束混凝土,使其成型成件,但是由于基坑开挖放坡使得基坑成为上大下小的构造,使得筏板以及垫层的外圈没有匹配的模板,而且不能像柱子和剪力墙一样使用对拉螺栓,且筏板的厚度一般在1米以下,使得没有匹配的模板使用,传统砖胎膜和挡土墙采用的是实心小红砖砌筑的方式,仅仅是起到临时模板的作用,当建筑物的基础筏板和垫层的混凝土浇筑之后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但是所使用砖砌筑的砖胎膜就永远的埋在了地下,无法做到重复利用。

2、在市政和交通领域,所有的沉井作业前都需要对韧角进行支模板,传统的沉井韧角都是采用砖胎膜进行砌筑成型,按照一个1万方的污水处理厂粗格栅11.4*1.3*1.5m韧角进行计算,内侧需要22.23立方小红砖,沉井外侧需要81立方的小红砖,而且这些砖块都是只能使用一次就要破碎掉,传统的沉井所用的砖胎膜具有以下缺点:

3、1:支撑角度存在不同,需要砌筑成型不同的支模板;

4、2:一次性投入,无法重复利用;

5、3: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6、4:人工砌筑,人工费用高,整体成本较高;

7、5:砌筑周期时间长,砌筑过程漫长,耽误工期,且存在土体坍塌的风险;

8、6:韧角下部的砖胎膜还需要进行二次破除,由于韧角存在一定角度,机械无法破除干净,还得需要人员使用风镐等振捣工具辅助破除,耗费人力、财力、物力;

9、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该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只需要使用液压杆支撑第二迎接板在支撑板上转动需要的角度即可,角度可以通过液压杆进行调节,适用范围较广,适合于高难度的仰角支模。

2、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包括胎膜单元、第一迎接板和端板,所述胎膜单元设有多组,且胎膜组件包括支撑板和第二迎接板,所述第二迎接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且支撑板上转动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与第二迎接板转动连接;

3、所述第一迎接板设在相邻两组所述胎膜单元的第二迎接板之间,且第一迎接板和第二迎接板的接触面插设有销轴组件,所述端板设在多组所述胎膜单元组合阵列的两端,且端板与两端处的所述胎膜单元的第二迎接板之间接触面插设有销轴组件。

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迎接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端板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迎接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三连接孔。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之间通过销轴组件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三连接孔之间通过销轴组件固定。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销轴组件包括轴销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在轴销的一端,且限位板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的口径。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销内部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设有插孔,且插孔内插设有插杆。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后端设有铰链,所述第二迎接板连接在铰链上,且第二迎接板通过铰链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板顶部前侧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轴板,所述液压杆转动设在第一轴板上。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迎接板内侧的一端设有第二轴板,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轴板内侧,所述第二轴板上插设有插轴,且插轴贯穿液压杆的输出端,所述插轴上的一端螺纹安装有螺母。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迎接板、第二迎接板与支撑板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端板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胎膜单元、第一迎接板和端板均为轻钢材质。

12、进一步改进在于:多组所述胎膜单元的液压杆的控制端串联连接计算机,且计算机对多组所述液压杆进行串联集中控制角度,并检测每组胎膜单元的第二迎接板的受力数值。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发明将第一迎接板、第二迎接板作为直接与混凝土、土体接触的构件,将支撑板作为触在地面提供后坐力支撑的构件,将端板作为在拐角部位拼接形成整体使用,当需要对沉井作业的韧角进行支模时,只需要使用液压杆支撑第二迎接板在支撑板上转动需要的角度即可,角度可以通过液压杆进行调节,适用范围较广,适合于高难度的仰角支模。

15、2、本发明每一块迎接板、端板在边框处使用销轴组件进行连接,安拆效率高,使用方便便捷,装置可以重复使用,节能节财,大大节省了人工砌筑,免去了传统二次对韧角砖胎膜破除的工序,科学合理。

16、3、本发明不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卸下螺母和插轴,使得液压杆收放在第二迎接板与支撑板之间,三角形的设计,体积小,占用空间少,便于运输。

17、4、本发明利用计算机将每个液压杆进行串联集中控制角度,也便于时时检测每块第二迎接板的受力情况,做到高效安全施工以及智能化管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包括胎膜单元、第一迎接板(1)和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膜单元设有多组,且胎膜组件包括支撑板(3)和第二迎接板(4),所述第二迎接板(4)与支撑板(3)转动连接,且支撑板(3)上转动设有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的输出端与第二迎接板(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迎接板(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孔(6),所述端板(2)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孔(7),所述第二迎接板(4)的两侧均设有第三连接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6)和第三连接孔(8)之间通过销轴组件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孔(7)与第三连接孔(8)之间通过销轴组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组件包括轴销(9)和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设在轴销(9)的一端,且限位板(10)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6)、第二连接孔(7)和第三连接孔(8)的口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销(9)内部远离限位板(10)的一端设有插孔,且插孔内插设有插杆(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后端设有铰链(12),所述第二迎接板(4)连接在铰链(12)上,且第二迎接板(4)通过铰链(12)与支撑板(3)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顶部前侧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轴板(13),所述液压杆(5)转动设在第一轴板(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迎接板(4)内侧的一端设有第二轴板(14),所述液压杆(5)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轴板(14)内侧,所述第二轴板(14)上插设有插轴(15),且插轴(15)贯穿液压杆(5)的输出端,所述插轴(15)上的一端螺纹安装有螺母(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迎接板(1)、第二迎接板(4)与支撑板(3)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端板(2)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胎膜单元、第一迎接板(1)和端板(2)均为轻钢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胎膜单元的液压杆(5)的控制端串联连接计算机,且计算机对多组所述液压杆进行串联集中控制角度,并检测每组胎膜单元的第二迎接板(4)的受力数值。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井用快拆组合式钢胎膜装置,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包括胎膜单元、第一迎接板和端板,所述胎膜单元设有多组,且胎膜组件包括支撑板和第二迎接板,所述第二迎接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且支撑板上转动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与第二迎接板转动连接;本发明将第一迎接板、第二迎接板作为直接与混凝土、土体接触的构件,将支撑板作为触在地面提供后坐力支撑的构件,将端板作为在拐角部位拼接形成整体使用,当需要对沉井作业的韧角进行支模时,只需要使用液压杆支撑第二迎接板在支撑板上转动需要的角度即可,角度可以通过液压杆进行调节,适用范围较广,适合于高难度的仰角支模。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