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0637发布日期:2023-08-14 13:2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管廊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管廊结构。


背景技术:

1、电力、通信、燃气、供热和给排水等众多领域均会涉及各种工程管线和管道。当工程管线和管道被直接铺设在地下时,挖掘道路时会对工程管线和管道造成破坏。当工程管线和管道直接裸露在外部时,容易被人为破坏,且易因风吹雨晒发生过早老化。

2、目前管廊作为一种用于集中设置各种工程管线和管道的走廊,已被广泛应用。管廊不仅可以架设在空中,也可以埋设在地下,而管线的铺设、增减和维修都可以直接在管廊内进行,不仅美观而且便于实施统维护。

3、工程管线和管道的距离都比较长,相应的管廊也会比较长,所以正常整体管廊通常由各段管体连接而成。管廊由于用于保护内部管道和管线,要求具有防水性,尤其地下管廊更需要降低地下水对管廊的浸透,而相邻管体由于比较笨重,不易旋转和移动,不仅造成拼接操作困难,而且难完成密封易导致管体的拼接缝处发生渗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方便相邻的两个管体的连接,同时降低管廊中的管体连接处渗水的可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水管廊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水管廊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防水管廊结构,由多个管体依次拼接而成,相邻两个所述管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外密封连接组件,其包括:

4、用于套设在相邻两个管体的拼接处的遮挡环,所述遮挡环能够在管体上滑动;

5、相邻两个管体上均套设有弹性密封环,所述弹性密封环位于所述遮挡环两侧;

6、包覆在各所述弹性密封环上的滑动筒,各所述滑动筒能够和所述遮挡环螺纹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管体比较沉重,所以管体通过吊车放入挖设的坑体中时,不便于再次对管体进行转动,而且两个管体插接完成之后,也不便于再对两个管体实施转动。通过设置遮挡环在管体上滑动,可以将遮挡环滑动到拼接处。同时两个管体的悬臂端均紧贴套设有弹性密封环和均滑动设置滑动筒,将两个弹性密封环设置在两个滑动筒相背的端部之间;

8、分别相对滑动两个管体上的滑动筒至分别接触遮挡环的两侧,后旋转滑动筒以使各滑动筒和遮挡环螺纹连接,当同一个管体上的滑动筒的一端和弹性密封环相抵触,停止旋转滑动筒。实现了弹性密封环对滑动筒的一端和管体之间的密封,滑动筒和遮挡环螺纹连接也降低了从滑动筒和遮挡环的连接处渗水的可能,而且遮挡环也对两个管体的拼接处进行了密封遮挡,降低从拼接处渗水的可能。另外,通过旋转滑动筒而非旋转管体,操作更加方便,可实施性强。

9、可选的,所述弹性密封环靠近所述遮挡环的一端壁紧抵所述遮挡环的一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密封环的一端壁对滑动筒和管体进行密封,降低从该端渗水的可能。弹性密封环的另一端壁紧抵遮挡环,密封环对遮挡环和管体之间的缝隙先进行预封堵,降低从遮挡环两侧向管体内渗水的可能。

11、可选的,所述滑动筒的筒侧壁上连接有朝所述管体设置的挡缘,与所述弹性密封环对应的所述滑动筒的挡缘挡设在所述弹性密封环背离拼接处的一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滑动筒以使其和遮挡环螺纹连接时,由于弹性密封环的高度不低于挡缘和管体之间的缝隙,挡缘可以抵压在弹性密封环的一端,提高了管体和滑动筒一端的密封性,降低了滑动筒的一端和管体之间渗水的可能。

13、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管体内部的拼接处设置有连接结构,其包括插销。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插销,可以将两个相邻管体的插接处即为拼接处进行固定连接,降低两个管体沿长度方向互相脱离的可能。

15、可选的,所述管体内壁上的拼接处铺设有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插销联动的内压紧机构,当所述插销往管体内移动时,所述内压紧机构压紧所述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所述插销位于管外的一端设有锁紧螺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体内壁上的拼接处设置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又从管体内部对拼接处实施了一次防水措施,能够进一步降低两个管体内的连接处发生渗水的可能,通过内压紧机构对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实施压紧,降低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从管体内壁上脱落的可能。

17、可选的,所述内压紧机构包括穿过所述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固定在所述管体内壁上的固定杆、和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管体内壁一端铰接的弯折杆以及和所述弯折杆的弯折处铰接的支杆;

18、位于所述管体内的插销头部设置有顶起块,所述支杆和所述顶起块铰接;

19、所述弯折杆背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有压紧组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朝管体内移动时,顶起块向内移动且带动支杆发生转动并带动弯折杆转动,使弯折杆连接有压紧组件的一侧朝管体的内壁移动并压紧管体的内壁,进而能够对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实施压紧,使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和管体内壁贴合的更加牢固。

21、可选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的半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环更适合管体的内壁形状,能够对管体实施更佳的压紧,半环的弧度较小,更加方便操作。

23、可选的,所述半环上间隔设置多个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顶部设置压块,所述相邻压块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组件的伸缩端在管体内壁的反作用下,发生旋转,使压块的顶面能够更好的和管体进行贴合,压块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可调的弧度和弧长,进而能够适配管体的内壁弧度,同时当管体内壁凹凸不平时,在伸缩件的带动下,压块也可以更好的适应管体内壁的表面。

25、可选的,所述顶起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内压紧机构。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均设置有内压紧机构时,能够从拼接处的两侧对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进行压紧,使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能够牢固的封堵在拼接处。

27、可选的,所述管体的上下拼接处均设置有所述连接结构。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连接结构可以使各个连接机构的内压紧机构中的压紧组件一起共同形成一个适配管体内圆的形状,进而能够对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实施压紧。

2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在管体比较沉重不方便转动的情况,设置遮挡环在管体上滑动,可以将其滑动到拼接处,之后分别相对滑动两个管体上的滑动筒至抵压遮挡环,后旋转滑动筒以使其和遮挡环螺纹连接,当同一个管体上的滑动筒的一端和弹性密封环相抵触时,停止旋转滑动筒,实现了弹性密封环对滑动筒的一端和管体之间的密封,也实现了滑动筒和遮挡环连接处的密封。另外,在对拼接处进行密封的时候,不需要旋转或者移动管体,操作非常方便,可实施性较强。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多个管体(1)依次拼接而成,相邻两个所述管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外密封连接组件(10),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环(12)靠近所述遮挡环(11)的一端壁紧抵所述遮挡环(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筒(13)的筒侧壁上连接有朝所述管体(1)设置的挡缘(131),与所述弹性密封环(12)对应的所述滑动筒(13)的挡缘(131)挡设在所述弹性密封环(12)背离拼接处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管体(1)内部的拼接处设置有连接结构,其包括插销(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壁上的拼接处铺设有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2),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插销(20)联动的内压紧机构(30),当所述插销(20)往管体(1)内移动时,所述内压紧机构(30)压紧所述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2),所述插销(20)位于管外的一端设有锁紧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紧机构(30)包括穿过所述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层(2)固定在所述管体(1)内壁上的固定杆(31)、和所述固定杆(31)远离所述管体(1)内壁一端铰接的弯折杆(32)以及和所述弯折杆(32)的弯折处铰接的支杆(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40)包括与所述固定杆(31)固定连接的半环(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41)上间隔设置多个伸缩组件(42),所述伸缩组件(42)的顶部设置压块(43),所述相邻压块(43)之间连接有弹性件(44)。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块(21)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内压紧机构(30)。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上下拼接处均设置有所述连接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属于管廊领域。一种防水管廊结构,通过多个管体依次拼接而成。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包括:用于套设在相邻两个管体的拼接处的遮挡环,所述遮挡环能够在管体上滑动;相邻两个管体上均套设有弹性密封环,所述弹性密封环位于所述遮挡环两侧;包覆在各所述弹性密封环上的滑动筒,各所述滑动筒能够和所述遮挡环螺纹连接。本申请的一种防水管廊结构,具有降低管廊连接处渗水且方便连接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然,胡志强,王升,李燕卫,薛紫文,李刘伟,桑润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