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洪排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5145发布日期:2023-08-29 18:2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泄洪排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排污井盖,尤其涉及一种泄洪排水井盖。


背景技术:

1、城市建设中会有好多地下管道,比如下水道、地下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电力管道、通讯管道、国防管道等,这些管道每隔一段要有一个通向地面的出口,由管道到地面的这一段称为窨井,窨井口通常与地面平齐,因此需要一个盖子,用来盖窨井的盖子,叫窨井盖。

2、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8148516u的专利申请,其通过内圈盖板可以在外界水压增多时,内圈盖板上方的水重把其盖板向下挤压,因为内圈盖板与连接杆活动连接,同时弹簧会让内圈盖板在连接杆上移动,以便于根据水压大小进行泄洪处理。当水压减小,内圈盖板再返回与外圈盖板的底端嵌合连接,但是该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当不需要进行泄洪时,行人走路踩到井盖的上面会造成井盖下降,从而容易造成危险,降低安全性。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泄洪排水井盖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泄洪排水井盖,解决了行人踩到井盖会使井盖下降,从而造成危险,降低了安全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泄洪排水井盖,包括:

3、外盖;

4、内盖,所述内盖设置于所述外盖的内侧面,所述内盖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内侧面的一侧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的内侧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滑腔的内侧面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面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滑杆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挡板;

5、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别开设于所述外盖的内侧面的四周,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滑腔的一侧;

6、推动块,所述推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腔的内侧面,所述推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储水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限位腔的内侧面,所述储水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滤板,所述储水框的内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漏水孔。

7、优选的,所述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挡板的中间,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外盖的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盖的底部,所述伸缩杆的外侧面套设有第一弹簧。

9、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推动块的一侧,所述储水框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的外侧面。

10、优选的,所述内盖和所述外盖的内部均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外盖的外侧面设置有地面。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外侧面。

12、优选的,所述滑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盖的底部。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泄洪排水井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供一种泄洪排水井盖,通过限位腔、滑腔、固定板、限位板、滑杆、挡板、第三弹簧、定位孔、储水框、固定杆、漏水孔、推动块、第二弹和第一弹簧等结构相互进行配合,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防止在没有下雨天气不需要泄洪的时候,当行人踩到内盖的上面,造成内盖突然向下进行移动,从而造成危险,增加了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泄洪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洪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挡板的中间,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泄洪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的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盖的底部,所述伸缩杆的外侧面套设有第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泄洪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推动块的一侧,所述储水框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的外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泄洪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和所述外盖的内部均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外盖的外侧面设置有地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泄洪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外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泄洪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盖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泄洪排水井盖,包括:外盖;内盖,所述内盖设置于所述外盖的内侧面,所述内盖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内侧面的一侧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的内侧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滑腔的内侧面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泄洪排水井盖,通过限位腔、滑腔、固定板、限位板、滑杆、挡板、第三弹簧、定位孔、储水框、固定杆、漏水孔、推动块、第二弹和第一弹簧等结构相互进行配合,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防止在没有下雨天气不需要泄洪的时候,当行人踩到内盖的上面,造成内盖突然向下进行移动,从而造成危险,增加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兵,郑学斌,王芬,李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双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