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8235发布日期:2023-08-14 21:4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养殖浮膜打捞,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1、浮膜泛指水产养殖过程中,死亡的藻类、有机质等上浮聚集形成的一层薄膜。秋天早晚温差大,尤其是在表层水体,和空气直接进行热交换,这种很大的温差对藻类的刺激作用也是很大的,很容易引起一些老化的藻类及浮游动物死亡;在增氧机等增氧设备的搅动,水体对流等作用下,导致底泥的有机质碎屑溶解到水体中与死藻聚合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浮膜层。浮膜会在水体的各种变化中不断浮出水面,或者沉入水中。

2、养殖水体浮膜过多,影响水体的溶解氧,一方面是妨碍了空气与水的接触,浮膜会在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隔离带,阻止了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体中,阻碍水气交换,造成水体缺氧;另一方面,浮膜中的死藻和有机质碎屑分解时,需大量耗氧,产生大量氮和磷;而且,沉入水底的浮膜,会在水底形成氧债,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对虾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养殖风险高。浮膜作为养殖水体自行分离出的有机质聚集体,及时去除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池塘有机质含量,降低养殖风险;在现有技术中,以人工捞取的方式去除浮膜,不仅效果差,而且效率低。因此,现有提供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解决现有人工打捞浮膜效果差及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打捞浮膜效果好,效率高;可以及时去除池塘有机质含量,降低养殖风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包括打捞底座、驱动装置、收集装置、打捞机构和储存装置,打捞底座上设置有底架,储存装置设置在底架上,驱动装置设置在打捞底座的下方,收集装置设置在打捞底座的前端,打捞机构设置在储存装置的前端。

4、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四组驱动轮,每组驱动轮的运转由驱动电机驱动,驱动电机设置在打捞底座的内部。

5、进一步地,打捞底座与底架通过外部螺栓固定连接,打捞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箱,收集装置固定设置在固定箱上。

6、进一步地,底架与储存装置固定连接,底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举升油缸,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设置在底架右边的两端,举升油缸设置在底架左边的中间。

7、进一步地,收集装置包括两个电机,两个电机对称设置在固定箱的内部,每个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贯穿并延伸出固定箱的一侧,且驱动杆的延伸段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拢网,第一拢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拢网。

8、进一步地,驱动杆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拢网的一端铰接,第一拢网的另一端与第二拢网的一端铰接,第一拢网和第二拢网呈细网板状,第二拢网设置为弧形结构。

9、进一步地,打捞机构包括打捞斗和翻转电机,翻转电机通过外部螺栓固定连接在储存装置的右端,打捞斗与翻转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打捞斗包括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和斜板,第一翻转板的一端与第二翻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斜板分别设置在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的两侧,斜板设置为三角形结构,第一翻转板的另一端与翻转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和斜板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孔,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和斜板一体成型设置。

11、进一步地,储存装置设置为船型箱体结构,储存装置底端的左边设置有铰接支座,铰接支座与举升油缸铰接,储存装置的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支座和第二铰接支座,第一铰接支座与第一支架铰接,第二铰接支座与第二支架铰接,储存装置的底部及左右两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排水孔。

1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的打捞装置前端设置有第一拢网和第二拢网,能够将浮膜聚拢到打捞装置的前端,方便打捞机构将浮膜打捞到存储装置上,防止浮膜回流,达到了快速打捞,方便收纳的效果,打捞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14、2、本发明通过在打捞机构和存储装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使得在打捞和存放浮膜时,水可以从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排出,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存储更多的浮膜,便于一次性打捞完再处理。

15、3、本发明设置的打捞机构能够将打捞到的浮膜自动收集到存储装置内;存储装置能够存储浮膜,打捞完成后,存储装置能够自动将打捞到的浮膜自动卸下来,从打捞到卸料的过程,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工成本。

16、4、本发明提供的打捞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的机械化清理作业,可同步完成水面浮膜的打捞、存储和转移等作业,实现狭窄或较浅水域水面浮膜清理收集的自动化,打捞效果好;另外,可以及时去除池塘有机质含量,降低养殖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捞底座(1)、驱动装置(2)、收集装置(3)、打捞机构(4)和储存装置(5),打捞底座(1)上设置有底架(6),储存装置(5)设置在底架(6)上,驱动装置(2)设置在打捞底座(1)的下方,收集装置(3)设置在打捞底座(1)的前端,打捞机构(4)设置在储存装置(5)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2)包括四组驱动轮(21),每组驱动轮(21)的运转由驱动电机(22)驱动,驱动电机(22)设置在打捞底座(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打捞底座(1)与底架(6)通过外部螺栓固定连接,打捞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箱(11),收集装置(3)固定设置在固定箱(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架(6)与储存装置(5)固定连接,底架(6)上设置有第一支架(61)、第二支架(62)和举升油缸(63),第一支架(61)和第二支架(62)分别设置在底架(6)右边的上表面,举升油缸(63)设置在底架(6)左边的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装置(3)包括两个电机(31),两个电机(31)对称设置在固定箱(31)的内部,每个电机(31)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杆(32),驱动杆(32)贯穿并延伸出固定箱(31)的一侧,且驱动杆(32)的延伸段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拢网(34),第一拢网(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拢网(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杆(32)的一端与连接杆(33)的一端铰接,连接杆(33)的另一端与第一拢网(34)的一端铰接,第一拢网(34)的另一端与第二拢网(35)的一端铰接,第一拢网(34)和第二拢网(35)呈细网板状,第二拢网(35)设置为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打捞机构(4)包括打捞斗(46)和翻转电机(43),翻转电机(43)通过外部螺栓固定连接在储存装置(5)的右端,打捞斗(46)与翻转电机(43)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打捞斗(46)包括第一翻转板(41)、第二翻转板(42)和斜板(44),第一翻转板(41)的一端与第二翻转板(42)的一端固定连接,斜板(44)分别设置在第一翻转板(41)和第二翻转板(42)的两侧,斜板(44)设置为三角形结构,第一翻转板(41)的另一端与翻转电机(43)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第一翻转板(41)、第二翻转板(42)和斜板(44)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孔(45),第一翻转板(41)、第二翻转板(42)和斜板(44)一体成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储存装置(5)设置为船型箱体结构,储存装置(5)底端的左边设置有铰接支座(51),铰接支座(51)与举升油缸(63)铰接,储存装置(5)的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支座(52)和第二铰接支座(53),第一铰接支座(52)与第一支架(61)铰接,第二铰接支座(53)与第二支架(62)铰接,储存装置(5)的底部及左右两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排水孔(5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自动打捞装置,属于养殖浮膜打捞技术领域,包括打捞底座、驱动装置、收集装置、打捞机构和储存装置,打捞底座上设置有底架,储存装置设置在底架上,驱动装置设置在打捞底座的下方,收集装置设置在打捞底座的前端,打捞机构设置在储存装置的前端。本发明提供的打捞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对虾小棚养殖水面浮膜的机械化清理作业,可同步完成水面浮膜的打捞、存储和转移等作业,实现狭窄或较浅水域水面浮膜清理收集的自动化,打捞效果好;另外,可以及时去除池塘有机质含量,降低养殖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荣仕屿,李坚明,何金钊,刘鹰,田相利,梁怡,吕丽虹,黎姗梅,黄恺,黎玉林,介百飞,罗璇,覃波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