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5970发布日期:2023-11-30 08:5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排水,具体为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1、

2、城市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构成,传统的城市污水排放方式是在低洼处设置提升泵,通过重力流混凝土管道接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种方式不仅排污管体积大、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而且极易雨污混流,加剧污水处理厂负担。

3、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0587363.8”的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污水净化装置”中记载的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污水净化装置,包括沉降箱,所述沉降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沉降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沉降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套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沉降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转动轴下方的挡料筛板,所述沉降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倾斜筛板,所述沉降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口。”中存在,需要在污水中对固体杂质进行粉碎,这种处理方式虽然能够对一些固体杂质进行处理(如泥土、粪便)但是对另一类固体杂质(例如,塑料袋、绳子)则无法处理,在经过管道排放时,容易造成管道堵塞。

4、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2111115661.5”的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城市污水固液分离装置”中记载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城市污水固液分离装置,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格栅进行改进,来提高固液分离的效果,通过设置双层的过滤板来进行分层过滤,上层上过滤板用于过滤掉大型的杂质,如塑料袋、绳子等易缠绕的杂物,下层下过滤板用于过滤掉小颗粒石子、大部分泥沙等小的杂质,并通过设置分隔板来分区存放污水和污泥。”中存在,虽然对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了过滤分离,但是过滤分离后还需要人工对其处理,导致处理的工序变多,处理更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对一些固体杂质(例如,塑料袋、绳子)无法处理,在经过管道排放时,容易造成管道堵塞以及现有技术对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了过滤分离,但是过滤分离后还需要人工对其单独处理,导致处理的工序变多,处理更为复杂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包括排污终端、排污支管、汇流支管和汇流主管;其中,排污终端与排污支管的一端连接,排污支管的另一端与汇流支管连接,汇流支管再与汇流主管连接,通过汇流主管将污水排入到污水处理厂;

4、排污终端包括排污管道、污水池、提升泵以及预处理装置;排污管道与污水池连接,用于向污水池排入污水;在污水池的内部设置有提升管道,提升管道与提升泵的一端连接,提升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与预处理装置连接;预处理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在污水池的内部有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在排污支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其中,液位传感器与控制提升泵电连接;压力表与提升泵电连接,压力表用于检测排污支管内的压力,判断排污支管内是否堵塞;

5、预处理装置包括污水管道、处理管道、固废管道以及分离装置;其中,污水管道的上端与连接管道连接,污水管道的下端与排污支管连接;固废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污水管道以及处理管道连接;分离装置设置在固废管道的内部;分离装置用于将污水中的固体进行分离;在处理管道的内部还设置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用于对处理管道内排入的固体杂质进行切割。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分离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用于过滤污水;在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与外壳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固定有传输叶片,分离装置通过传输叶片将过滤的固体杂质传输到处理管道内。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其中,入口管道的上端设置在污水管道的内部,入口管道的下方与外壳连通;出口管道的一端与外壳连接,出口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处理管道的内部,并通过杂质出口与处理管道连通。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入口管道的下方设置有叶轮,叶轮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上,叶轮用于带动转动轴旋转。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出口管道包括活动板、安装板以及杂质出口;其中,活动板滑动设置在出口管道的内部,转动轴穿过活动板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与活动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在转动轴上,通过活动板移动,使得杂质出口与出口管道连通;

10、在出口管道的下方还设置有收集管道,收集管道的上端与固废管道连通,收集管道的下端与排污支管连通。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管道的上端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上设置有导流孔,且导流板向下倾斜设置。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污支管上还设置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用于向排污支管内注入压缩空气。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切割装置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刀片,在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刀片,其中,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交错设置;

14、切割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一转轴连接;在第一转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齿轮,在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

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处理管道的下端还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用于防止污水倒流。

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排污支管、汇流支管和汇流主管组成z形结构。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排污终端、排污支管、汇流支管和汇流主管将污水进行汇集,完成污水的统一汇流;通过预处理装置设置的污水管道、处理管道、固废管道以及分离装置;通过分离装置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并通过固废管道将固体杂质排入到处理管道,通过处理管道内设置的切割装置对固体杂质进行切割,并将完成切割的固体杂质重新排入到排污支管内,一起排入到污水厂进行处理。

19、通过本发明中的装置,能够有效的完成污水中的固液分离,并通过设置的切割装置对固体杂质进行切割,使得固体杂质不易堵塞管道,并且,也不需要单独的再对分离的固体杂质进行处理,有效结余的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终端(100)、排污支管(200)、汇流支管(300)和汇流主管(400);其中,排污终端(100)与排污支管(200)的一端连接,排污支管(200)的另一端与汇流支管(300)连接,汇流支管(300)再与汇流主管(400)连接,通过汇流主管(400)将污水排入到污水处理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114)包括外壳(116),外壳(116)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17),通孔(117)用于过滤污水;在外壳(116)的内部还设置有转动轴(118),转动轴(118)与外壳(116)转动连接;在转动轴(118)上固定有传输叶片(119),分离装置(114)通过传输叶片(119)将过滤的固体杂质传输到处理管道(1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外壳(1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口管道(120)和出口管道(121),其中,入口管道(120)的上端设置在污水管道(111)的内部,入口管道(120)的下方与外壳(116)连通;出口管道(121)的一端与外壳(116)连接,出口管道(121)的另一端延伸至处理管道(112)的内部,并通过杂质出口(125)与处理管道(1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入口管道(120)内设置有叶轮(122),叶轮(122)固定设置在转动轴(118)上,叶轮(122)用于带动转动轴(118)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出口管道(121)包括活动板(123)、安装板(124)以及杂质出口(125);其中,活动板(123)滑动设置在出口管道(121)的内部,转动轴(118)穿过活动板(123)与安装板(124)连接,安装板(124)与活动板(123)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在转动轴(118)上,通过活动板(123)移动,使得杂质出口(125)与出口管道(12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收集管道(126)的上端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上设置有导流孔(127),且导流板向下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排污支管(200)上还设置有空气压缩机(128),空气压缩机(128)用于向排污支管(200)内注入压缩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切割装置(115)包括第一转轴(129)和第二转轴(130),在第一转轴(129)上设置有第一刀片,在第二转轴(130)上设置有第二刀片,其中,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交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处理管道(112)的下端还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用于防止污水倒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污支管(200)、汇流支管(300)和汇流主管(400)组成z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智慧污水排放系统,包括排污终端、排污支管、汇流支管和汇流主管;排污终端与排污支管的一端连接,排污支管的另一端与汇流支管连接,汇流支管再与汇流主管连接;排污终端包括预处理装置;预处理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处理。通过本发明中的装置,能够有效的完成污水中的固液分离,并通过设置的切割装置对固体杂质进行切割,使得固体杂质不易堵塞管道,并且,也不需要单独的再对分离的固体杂质进行处理,有效结余的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军,罗勇,钟林,胡琴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聚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