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31534发布日期:2023-09-21 12:2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集水坑渗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基础施工阶段,往往降水设计都设计降在基础垫层底标高下500mm,实际大量集水坑都低于降水标高以下,当施工完基础垫层,进行防水施工时,往往因水位较高冲破防水层,给结构施工作防水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和严重的渗水质量隐患,因此,如何对集水坑渗水进行处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通过在集水坑基础垫层下挖出一个汇水坑并在其内部置入钢筋笼来作为降水的通道,进行降水至基础垫层标高下后,进行基础垫层以及防水施工,完成后进行浇筑封堵,解决了基础施工阶段易出现水位较高冲破防水层,给结构施工作防水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和严重的渗水导致质量隐患的问题。

2、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汇水坑和汇水沟开挖,在集水坑的基础垫层以下挖出一个坡度为60度的汇水坑,在汇水坑周边挖出一圈与其连通的汇水沟,将圆形pvc管对剖后取其一半作为盖板覆盖在汇水沟的上方;

4、步骤2,获取渗水量参数,对汇集到汇水坑内部渗水量进行监测,得到渗水量参数,根据渗水量参数获取对应尺寸的钢筋笼;

5、步骤3,制作钢筋笼,制作处对应尺寸的钢筋笼,钢筋笼包括笼体和焊接在笼体顶部与其内部连通的钢筒,钢筒顶部铰接有可对其进行封闭的翻盖板;

6、步骤4,放置钢筋笼,在笼体的外部包裹一层密目网后,将钢筋笼放入汇水坑的内部,钢筋笼与汇水坑之间的空隙填充砾石;

7、步骤5,基础垫层施工,在钢筋笼内部放置一台污水泵进行降水,待基础垫层处无明水后使用浇筑出基础垫层;

8、步骤6,防水层施工,在基础垫层施工完成后在其表面铺设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上翻进钢筒的筒口内5cm随后进行防水保护层的浇筑;

9、步骤7,第一次浇筑,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进行筏板钢筋的绑扎,筏板钢筋最上层在钢筒标高往上延伸700mm,混凝土浇筑到距离钢筒顶标高下200mm,形成混凝土层a;

10、步骤8,第二次浇筑,取出污水泵后,对钢筋笼内部进行浇筑至钢筒顶标高下200mm,形成混凝土层b;

11、步骤9,第三次浇筑,在钢筒内部注入20mm厚的堵漏王,再用混凝土浇筑至钢筒的标高,并将翻盖板盖好,形成混凝土层c;

12、步骤10,第四次浇筑,筏板钢筋最上层,钢筒标高往上延伸700mm处钢筋焊接恢复,再进行浇基础筏板混凝土直接封闭钢筒和翻盖板至集水坑设计底标高,形成混凝土层d。

13、进一步的,笼体放入到汇水坑的内部后,其顶部与基础垫层之间的距离为200mm。

14、进一步的,混凝土层a、混凝土层c和混凝土层d均采用c30,p6抗渗混凝土进行浇筑。

15、进一步的,混凝土层b采用p6微膨胀抗硫酸盐耐腐蚀混凝土进行浇筑。

16、进一步的,渗水量参数为单位时间的渗水量。

17、进一步的,步骤2中,获取渗水量参数具体过程为:采用若干个无线远传液位计对汇水坑内的液位进行监测,还包括一个与全部无线远传液位计无线通信的服务器,服务器对全部无线远传液位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渗水量参数。

18、进一步的,服务器中设置有钢筋笼尺寸生成系统,用于对全部无线远传液位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对应的钢筋笼的尺寸。

19、进一步的,钢筋笼尺寸生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计算模块和钢筋笼生成模块;

20、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全部的无线远传液位计的测量数据;

21、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对全部的测量数据进行平均后根据采集的时间计算出单位时间的渗水量。

22、钢筋笼生成模块根据单位时间的渗水量生成出钢筋笼的尺寸数据。

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4、本发明通过在集水坑基础垫层下挖出一个汇水坑并在其内部置入钢筋笼来作为降水的通道,进行降水至基础垫层标高下后,进行基础垫层以及防水施工,完成后进行浇筑封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础施工阶段,因实际大量集水坑都低于降水标高以下,导致易出现水位较高冲破防水层,给结构施工作防水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和严重的渗水导致质量隐患的问题。

25、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笼体(31)放入到汇水坑(2)的内部后,其顶部与基础垫层(5)之间的距离为2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层a(8)、混凝土层c(10)和混凝土层d(11)均采用c30,p6抗渗混凝土进行浇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层b(9)采用p6微膨胀抗硫酸盐耐腐蚀混凝土进行浇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渗水量参数为单位时间的渗水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获取渗水量参数具体过程为:采用若干个无线远传液位计(12)对汇水坑(2)内的液位进行监测,还包括一个与全部无线远传液位计(12)无线通信的服务器(13),服务器(13)对全部无线远传液位计(12)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渗水量参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器(13)中设置有钢筋笼尺寸生成系统(14),用于对全部无线远传液位计(12)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对应的钢筋笼(3)的尺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一种处理集水坑渗水的方法,涉及集水坑渗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汇水坑和汇水沟开挖、获取渗水量参数、制作钢筋笼、放置钢筋笼、基础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第一次浇筑、第二次浇筑、第三次浇筑和第四次浇筑等步骤,通过在集水坑基础垫层下挖出一个汇水坑并在其内部置入钢筋笼来作为降水的通道,进行降水至基础垫层标高下后,进行基础垫层以及防水施工,完成后进行浇筑封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础施工阶段,因实际大量集水坑都低于降水标高以下,导致易出现水位较高冲破防水层,给结构施工作防水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和严重的渗水导致质量隐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曹红东,熊翔宇,徐小洋,丁文玲,马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