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58448发布日期:2023-09-15 16:2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尤其涉及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桥梁深水基础所受的水平力,如水流冲击力、船舶碰撞力、水力、水撞力、波浪力等,要比陆上或浅水基础大得多。深水基础的施工不仅关系到基础造价高低,还直接影响到桥梁工程的成败、质量和工期。

2、深水基础属于水下隐蔽工程,其没计与施工时必须将水流流速、水深深度等因素及由深水所引起的其他约束条件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3、桥墩位于离岸水中位置,通常需要施工筑岛围堰。筑岛围堰通常为钢围堰,钢围堰一般从设计至正式投入使用时间长,且对钢材消耗量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

2、本申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施工夹心式土石筑岛围堰;

5、s2,在夹心式土石筑岛围堰上施工咬合桩和主桥桩基;

6、s3,桥梁承台基坑开挖;

7、s4,水下承台和墩柱施工。

8、可选的,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筑岛采用由河岸向河心填筑围堰体的中心平台,在已填筑的围堰平台为中心从上游迎水面逆时针码砌石笼;围堰在填筑至靠河心侧一定距离时,在外围摆码吨袋,并在吨袋靠主墩方向填筑一定宽度的黏土。

9、可选的,吨袋码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水面以下采用挖掘机甩码,水面以上采用吊车依次错分堆码;黏土随岛体的填筑高度同步填筑。

10、特别的,所述黏土主要为亚黏土,成分以高岭石、伊利石为主。

11、可选的,s2中,在夹心式土石筑岛围堰上同步施工咬合桩和主桥桩基。

12、特别的,在迎水面采用桩径1.5m的咬合桩,背水面采用桩径1.2m的咬合桩。

13、可选的,s3中,采用无线动态监测系统配合整体围堰监测组合进行基坑开挖。

14、可选的,所述s4中,部分或全部墩柱采用挂模施工,挂模施工包括:在第一层混凝土顶预埋胎型螺栓,第二层模板直接安装在胎型螺栓上进行作业。

15、可选的,所述s4中,主墩的部分或全部承台采用后场完成钢材加工与骨架拼装、前场焊接安装定位的方式进行作业。

16、可选的,所述s2中采用双护筒或三护筒桩基施工,护筒之间的底部充填有黏土。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申请采用夹心式土石围堰结构,可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同时黏土防水层同围堰同步填筑,可对桩基施工起到封水堵水作用,有利于完成水下基础、承台、墩柱的施工;

19、2,本申请在迎水面采用桩径1.5m的咬合桩,有利于围堰稳定性,背水面采用桩径1.2m的咬合桩,不仅满足围堰稳定性,而且降低成本;

20、3,本申请在部分墩上采用挂模作业,可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施工进度,同时能减少模板的钢材用量;

21、4,本申请的护筒间通过黏土填塞的底部可形成封水层,可减缓、阻断桩基成孔过程中的护筒内外的水流渗水压力,保证成桩质量。



技术特征:

1.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吨袋码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水面以下采用挖掘机甩码,水面以上采用吊车依次错分堆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土主要为亚黏土,成分以高岭石、伊利石为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在夹心式土石筑岛围堰上同步施工咬合桩和主桥桩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迎水面采用桩径1.5m的咬合桩,背水面采用桩径1.2m的咬合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采用无线动态监测系统配合整体围堰监测组合进行基坑开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部分或全部墩柱采用挂模施工,挂模施工包括:在第一层混凝土顶预埋胎型螺栓,第二层模板直接安装在胎型螺栓上进行作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主墩的部分或全部承台采用后场完成钢材加工与骨架拼装、前场焊接安装定位的方式进行作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采用双护筒或三护筒桩基施工,护筒之间的底部充填有黏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高落差河段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夹心式土石筑岛围堰;S2,施工咬合桩和主桥桩基;S3,桥梁承台基坑开挖;S4,水下承台和墩柱施工。本申请采用夹心式土石围堰结构,可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同时黏土防水层同围堰同步填筑,可对桩基施工起到封水堵水作用,有利于完成水下基础、承台、墩柱的施工;在迎水面和背水面分别采用桩径1.5m、1.2m的咬合桩,不仅满足围堰稳定性,而且降低成本;在部分墩上采用挂模作业,可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施工进度,同时能减少模板的钢材用量;采用多护筒桩基施工,在护筒间通过黏土填塞的底部可形成封水层,可减缓、阻断桩基成孔过程中的护筒内外的水流渗水压力,保证成桩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汪碧云,李尚昆,李强,张泥,徐鹏,李兴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