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28320发布日期:2023-11-04 22:38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排水蓄水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1、海绵城市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同时市面上也有许多的海绵城市的道路排水结构。

2、如海绵城市蓄水排水结构(公开号:cn111827447a,公开日:2020-10-27),包括设置在路面上的排水单元和与排水单元连接的蓄水单元,排水单元包括设置在路面下方的预收集箱和连接在预收集箱顶部的排水井盖,排水井盖上开设有排水口,调节环上开设有渗水口,排水井盖上开设有防积水槽,防积水槽开设在排水井盖中心,排水井盖下方位于防积水槽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环,安装环上铰接有挡板,挡板用于遮盖安装环的内环开口,调节环与挡板之间连接有驱动挡板移动开闭的连杆,预收集箱上设有驱动调节环转动的驱动件。

3、该排水结构当雨水量较小时,雨水从排水口,经过渗水口向下流动进入到预收集箱内进行收集,雨量较大时,挡板离开防积水槽底部,雨水从防积水槽直接下落到预收集箱内进行收集,但该排水结构缺乏导流的结构,渗水口与防积水槽的高度差不足,雨水往下流动时容易堵塞渗水口和在表面囤积,同时该排水结构在收集箱中没对收集的雨水做进一步的过滤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2、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包括挖设在道路两侧的排水设备以及与排水设备相连的蓄水设备,所述排水设备包括沟盖板、排水渠、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与排水箱,所述排水渠设置在道路下方,所述排水渠顶端设有沟盖板,所述沟盖板下方设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排水渠底端设有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排水渠下方设有排水箱;

3、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板、过滤槽、第一过滤网与盖板,所述过滤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过滤槽分别设于过滤板内,两个所述过滤槽沿过滤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过滤网设于过滤槽底端,所述盖板设于第一过滤网上方,两个所述过滤槽相互靠近的一端自上往下向过滤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倾斜;

4、两个所述过滤槽分别包括第一圆环、第二圆环与圆形底盘,所述圆形底盘、第二圆环与第一圆从内往外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圆环设于第二圆环上方,所述第二圆环设于圆形底盘上方,所述圆形底盘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过滤网设于开口内,所述过滤槽设有第一渗水孔与第二渗水孔,所述第一渗水孔设于两个过滤槽相互远离的一端,所述第二渗水孔设于两个过滤槽相互靠近的一端。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圆环与过滤板之间、所述第二圆环与第一圆环之间、所述第二圆环与圆形底盘之间分别设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与第三侧边,所述第一渗水孔呈圆弧形状设置,所述第一渗水孔分别设于第一侧边与第一圆环之间、第二侧边与第二圆环之间。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远离第一渗水孔的一端分别自上往下向过滤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倾斜,所述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倾斜端的底部与盖板设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渗水孔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二渗水孔分别设于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的倾斜端的底部上。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蓄水设备包括蓄水箱、抽水管与抽水电机,所述蓄水箱设于道路下方,所述蓄水箱通过管道与排水箱连接,所述抽水管底端设于蓄水箱内,所述抽水管顶端设于道路上方并与抽水电机连接。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呈扇形,并以所述圆形底盘的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过滤板内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于过滤板宽度方向远离第二渗水孔的一端,所述旋转电机连接盖板,所述盖板可沿圆形底盘的中轴线旋转。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的形状与第一过滤网的形状一致,所述盖板的中心由设有转轴件连接,所述圆形底盘的中心设有轴杆,所述转轴件与轴杆之间设有与轴杆相匹配的轴承。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于排水渠底端,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排水渠顶端连接过滤板底端,所述排水渠的侧面呈斜面设置,所述排水渠底端设有斜面块,所述斜面块设于排水渠沿过滤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排水箱设于斜面块下方,所述第二过滤网设于排水箱顶端。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沟盖板内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沿沟盖板宽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过滤板四周往上延伸设有护栏,所述沟盖板镶嵌于护栏内。

12、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发明的两个过滤槽相互靠近的一端往下倾斜,并设有第一圆环、第二圆环与圆形底盘的导流结构,使得第一渗水孔与第一过滤网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加速雨水的流动,防止第一渗水孔的堵塞,同时设有第二渗水孔,设于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的最低处,防止盖板闭合时,雨水在过滤槽中囤积,产生蚊虫。

14、本发明当雨水量较小时,雨水能由第一渗水孔或第二渗水孔流入排水渠,第一渗水孔与第二渗水孔的孔口较小,能防止垃圾进入排水渠;当雨水大量的时候,盖板打开,雨水通过第一过滤网进入排水渠,第一过滤能阻挡水里的垃圾和大颗粒杂质进入排水渠。

15、本发明的过滤板四周往上延伸形成护栏,沟盖板镶嵌于护栏内,整个第一过滤装置设置在沟盖板下方,可以使得本发明设于道路下方隐匿起来,既不会阻碍行人的走动,也不会影响城市的观感。

16、本发明在排水渠底端设有斜面与第二过滤网,斜面能导流从第一渗水孔或第二渗水孔进入排水渠的雨水进入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能进一步过滤雨水中的小颗粒杂质,第一与第二过滤装置使得具有吸水、渗水、净水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挖设在道路(1)两侧的排水设备(2)以及与排水设备(2)相连的蓄水设备(3),所述排水设备(2)包括沟盖板(4)、排水渠(5)、第一过滤装置(6)、第二过滤装置(7)与排水箱(8),所述排水渠(5)设置在道路(1)下方,所述排水渠(5)顶端设有沟盖板(4),所述沟盖板(4)下方设有第一过滤装置(6),所述排水渠(5)底端设有第二过滤装置(7),所述排水渠(5)下方设有排水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621)与过滤板(61)之间、所述第二圆环(622)与第一圆环(621)之间、所述第二圆环(622)与圆形底盘(623)之间分别设有第一侧边(626)、第二侧边(627)与第三侧边(628),所述第一渗水孔(624)呈圆弧形状设置,所述第一渗水孔(624)分别设于第一侧边(626)与第一圆环(621)之间、第二侧边(627)与第二圆环(62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621)与第二圆环(622)远离第一渗水孔(624)的一端分别自上往下向过滤板(6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倾斜,所述第一圆环(621)与第二圆环(622)倾斜端的底部与盖板(64)设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渗水孔(625)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二渗水孔(625)分别设于第一圆环(621)与第二圆环(622)的倾斜端的底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设备(3)包括蓄水箱(31)、抽水管(32)与抽水电机(33),所述蓄水箱(31)设于道路(1)下方,所述蓄水箱(31)通过管道与排水箱(8)连接,所述抽水管(32)底端设于蓄水箱(31)内,所述抽水管(32)顶端设于道路(1)上方并与抽水电机(3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63)呈扇形,并以所述圆形底盘(623)的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过滤板(61)内设有旋转电机(611),所述旋转电机(611)设于过滤板(61)宽度方向远离第二渗水孔(624)的一端,所述旋转电机(611)连接盖板(64),所述盖板(64)可沿圆形底盘(623)的中轴线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4)的形状与第一过滤网(63)的形状一致,所述盖板(64)的中心由设有转轴件(641)连接,所述圆形底盘(623)的中心设有轴杆(643),所述转轴件(641)与轴杆(643)之间设有与轴杆(643)相匹配的轴承(6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7)设于排水渠(5)底端,所述第二过滤装置(7)设有第二过滤网(71),所述排水渠(5)顶端连接过滤板(61)底端,所述排水渠(5)的侧面呈斜面设置,所述排水渠(5)底端设有斜面块(72),所述斜面块(72)设于排水渠(5)沿过滤板(61)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排水箱(8)设于斜面块(72)下方,所述第二过滤网(71)设于排水箱(8)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盖板(4)内设有若干个通孔(41),若干个所述通孔(41)沿沟盖板(4)宽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过滤板(61)四周往上延伸设有护栏(612),所述沟盖板(64)镶嵌于护栏(612)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排水结构,包括挖设在道路两侧的排水设备以及与排水设备相连的蓄水设备,排水设备包括沟盖板、排水渠、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与排水箱,排水渠设置在道路下方,排水渠顶端设有沟盖板,沟盖板下方设有第一过滤装置,排水渠底端设有第二过滤装置,排水渠下方设有排水箱,本发明的两个过滤槽相互靠近的一端往下倾斜,使得第一渗水孔与第一过滤网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加速雨水的流动,防止第一渗水孔的堵塞,同时设有第二渗水孔,设于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的最低处,防止盖板闭合时,雨水在过滤槽中囤积,产生蚊虫。

技术研发人员:余雪奎,张文斌,龙甜,邓洪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城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