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绿色生态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77421发布日期:2023-11-09 20:2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绿色生态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绿色生态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人居环境提出了新的需求。为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推进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的建设,增加居民的幸福度,需要有效地引导和排出降雨水,减少城市的洪涝风险。

2、传统的下水井作为城市排水的主要设施,在长期服役的过程中,易出现垃圾积聚导致的下水井淤堵,进而降低排水效能,增加城市内涝的风险。其次,下水井通常仅通过集中汇聚的方式进行排水,对地势设计的要求较高。单一的排水方式无法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效协作,容易导致局部区域积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绿色生态排水系统,提高城市的排水效能,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本系统通过内置的过滤系统、泄水设计,解决了传统下水井的淤堵问题及暴雨期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毛细屏障的协同作用将传统下水井与周围环境有效结合,有效解决了雨水积聚导致的植物根部缺氧问题,增加排水效能的同时,美化了环境,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市政的绿色生态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井和毛细屏障两大部分组成,排水井的主要构成包括左右两个区域,排水井的左侧区域主要为垃圾收集功能区,主要由井壁、固定架、过滤式垃圾箱和封闭井盖组成,固定架主要由槽口和下支撑两部分共同作用,对过滤式垃圾箱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所述过滤式垃圾箱为一个矩形的箱体,四周为网状材料,防止雨水在箱内的长期积累,造成垃圾腐坏,过滤式垃圾箱侧壁设置有提拉口,方便垃圾的及时倾倒处理,封闭井盖与井壁由铰链连接,通过上部开口可打开封闭井盖对过滤式垃圾箱进行清洁处理。

3、进一步地,排水井的右侧区域主要由井壁、鱼鳞状过滤板和凹型格栅井盖组成,雨水通过凹型格栅井盖镂空处流入排水井后,可经过鱼鳞状过滤板的过滤后流入地下污水管道中,鱼鳞状过滤板可避免固体物淤堵在过滤孔中,并随着斜坡顺势流入过滤式垃圾箱内,鱼鳞状过滤板与过滤式垃圾箱顶部之间设置cm以上距离,作为暴雨期的快速泄水口,提高排水效率。

4、进一步地,排水井左右两个区域由带孔的支撑板隔开,起到增加结构整体稳定性,支撑上部井盖的作用,支撑板的孔洞设置的间隔与上部凹型格栅井盖的格栅距离对应,为过滤得到的固体物从鱼鳞状过滤板运移到过滤式垃圾箱提供空间。

5、进一步地,毛细屏障设置在外部地层中,毛细屏障主要由上部细颗粒砂土层和下部粗颗粒砂土层组成,粗、细砂的粒径主要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及不同粒径土组合的非饱和水力特性确定,在非饱和状态下,细颗粒砂土的渗透系数大于粗颗粒砂土,细颗粒砂土层主要起导流的作用,粗颗粒砂土层主要起隔水的作用,入渗雨水主要在细颗粒砂土层排出,为达到更好的排水效果,细颗粒砂土层内插入导流管,导流管的管壁均匀布设孔径为mm的孔隙,入渗雨水主要通过导流管排出,导流管外部包裹土工布,防止渗流造成是土颗粒流失,毛细屏障的材料可采用建筑废弃物中的混凝土骨料,实现建筑固废的二次利用。

6、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建立一个绿色且高效的生态排水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内置的过滤系统、泄水设计和毛细屏障,具备出色的排水效能,适用于城市街道、公园、社区等多种场景,不仅能有效提升城市抵抗自然灾害的韧性,还能增加绿地面积,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同时,该系统的建设还可以实现建筑固废的二次利用,具有一定的环境友好性。本发明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市政的绿色生态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井和毛细屏障两大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排水井的主要构成包括左右两个区域,排水井的左侧区域由井壁(1)、固定架(2)、过滤式垃圾箱(3)和封闭井盖(4)组成,所述固定架(2)主要由槽口和下支撑两部分共同作用,所述过滤式垃圾箱(3)为一个矩形的箱体,四周为网状材料,所述过滤式垃圾箱(3)侧壁设置有提拉口(12),所述封闭井盖(4)与井壁(1)由铰链(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绿色生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水井的右侧区域主要由井壁(1)、鱼鳞状过滤板(6)和凹型格栅井盖(7)组成,,鱼鳞状过滤板(6)与过滤式垃圾箱(3)顶部之间设置10cm以上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绿色生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水井左右两个区域由带孔的支撑板(11)隔开,支撑板(11)的孔洞设置的间隔与上部凹型格栅井盖(7)的格栅距离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绿色生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毛细屏障设置在外部地层中,毛细屏障主要由上部细颗粒砂土层(8)和下部粗颗粒砂土层(9)组成,细颗粒砂土层(8)内插入导流管(10),导流管(10)的管壁均匀布设孔径为2mm的孔隙,入渗雨水主要通过导流管(10)排出,导流管(10)外部包裹土工布。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市政的绿色生态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井和毛细屏障两大部分组成。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市政的绿色生态排水系统,具有增强环境生态韧性、高效过滤雨水并防止下水井淤积的优点。该系统能够在暴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有效抵抗暴雨、洪水时的排水压力。排水井内设置倾斜的鱼鳞状过滤板,降低过滤物在过滤板或排水管内淤积的风险。毛细屏障由双层不同粒径的砂土构成,设置在排水井外部的土层中。利用非饱和土原理,该屏障有效排出土层内部的积水,同时隔离雨水的渗入深层土层,减少降雨对地层内部的影响。通过在毛细屏障的上部进行绿化种植,本系统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环境友好性的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孙长昊,韦新运,詹伟,马俊成,李朋亚,张会芳,孙泽珍,金炳武,高承香,倪亮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电通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