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桩组合式支护结构

文档序号:35542580发布日期:2023-09-23 19:2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桩组合式支护结构

本发明涉及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微型桩组合式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常规的基坑支护形式为灌注桩,工期长,成本高,临近地铁车站同步施工,基坑开挖深度6.2米,采用灌注桩加止水帷幕施工成本高,因深基坑底部存在深厚砂层,常规钢板桩支护变形过大,未能形成有效支护体系,且场地无放坡条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坑组合式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微型桩组合式支护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微型桩组合式支护结构,包括有土层、止水帷幕、支撑组件,所述基坑开设在土层的顶部,所述止水帷幕与土层的内壁固定连接;

4、所述支撑组件由微型桩、钢花管土钉和压顶梁组成,所述微型桩与止水帷幕连接,所述微型桩的顶部固定有压顶梁,所述微型桩的一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钢花管土钉。

5、优选的,所述钢花管土钉至少两层。

6、4、优选的,一种微型桩组合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7、s1:通过三轴搅拌桩进行钻孔,然后将水泥喷入土层中并充分搅拌;

8、s2:三轴搅拌桩施工结束之后及时将微型桩插入,微型桩插入三轴搅拌桩钻孔灌水泥处;

9、s3:微型桩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微型桩的底部穿过基坑的底部且与土层连接,微型桩的顶部开设有螺孔,通过螺栓将压顶梁固定在微型桩的顶部;

10、s4:待微型桩和压顶梁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基坑开挖;

11、s5:基坑开挖至第一层钢花管位置后,通过钢花管压力注浆形成钢花管土钉;

12、s6:第一层钢花管土钉施工完成达到一定强度之后,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开挖至第二层钢花管位置后,通过钢花管压力注浆形成钢花管土钉,分层开挖并及时施工钢花管土钉,直至开挖至基底

13、本发明中通过三轴搅拌桩对土层进行钻孔,三轴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及时插入微型桩形成竖向支护结构,使微型桩与周围土体形成帷幕阻水及增高土体强度稳定性,同时通过分层进行钢花管压力注浆形成水泥钢花管土钉,极大的提高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微型桩与水泥钢花管土钉形成有效约束,抵抗基坑开挖后的土体的作用力,该结构其整体性好,防渗效果佳,成桩过程效率高,无泥浆作业,兼有围护结构和防渗效果一体化作用,无须另外辅以灌注桩等结构措施,与其它达到相同工程要求的围护结构形式相比较,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综合经济效益优势非常明显。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桩组合式支护结构,包括有土层(100)、止水帷幕、支撑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01)开设在土层(100)的顶部,所述止水帷幕与土层(100)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桩组合式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花管土钉(302)倾斜放置,且沿钢花管土钉(302)微型桩(301)的长度方向至少分布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桩组合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型桩组合式支护结构,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有土层、止水帷幕、支撑组件,所述基坑开设在土层的顶部,所述止水帷幕与土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由微型桩、钢花管土钉和压顶梁组成,所述微型桩与止水帷幕连接,所述微型桩的顶部固定有压顶梁,所述微型桩的一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钢花管土钉;本发明结构其整体性好,防渗效果佳,成桩过程效率高,无泥浆作业,兼有围护结构和防渗效果一体化作用,无须另外辅以灌注桩等结构措施,与其它达到相同工程要求的围护结构形式相比较,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综合经济效益优势非常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韩卫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