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基坑支撑及地下结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05016发布日期:2023-11-22 05:4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基坑支撑及地下结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基坑支撑及地下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深基坑项目越来越多,基坑深度越深支撑也就越多,从而导致,在同一竖直面下越往下支撑越难安装,在基坑抢险时如需临时加撑,还需设置预埋件等延长抢险时间,施工方式相当复杂和笨拙,制作费料,拆装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同一竖直面下多道水平支撑基坑及基坑抢险临时加撑时,施工复杂导致施工时间长,延长抢险时间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基坑支撑,包括:轨道、移动座和钢结构支撑,所述轨道设置于基坑的围护桩上,所述钢结构支撑的两端设有所述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上,且所述移动座上设有刹车件,所述刹车件用于限制所述移动座在所述轨道上的位置。

2、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移动座上设有面向所述轨道方向伸缩的伸缩支撑件。

3、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轨道的面向所述移动座的一侧设有容置部分所述伸缩支撑件的凹槽。

4、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伸缩支撑件由液压驱动伸缩。

5、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移动座与所述钢结构支撑为分体设计,且所述移动座上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用于承托所述钢结构支撑的端部。

6、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移动座上的所述钢结构支撑的两侧设有侧板。

7、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基坑支撑的地下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施工时,先将钢结构支撑拼装完成,并在基坑的围护桩上布设轨道;

9、将钢结构支撑的端部搁置于移动座上;

10、将移动座移动到预设位置并固定;

11、支撑安装完成,进行下一层基坑开挖;

12、施工结束后,先拆除首道钢结构支撑;

13、将第二道钢结构支撑通过移动座移动到上一层指定位置并固定;

14、依次完成所有钢结构支撑的移动及固定。

15、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的将移动座移动到预设位置并固定,包括如下步骤:

16、启动刹车件对移动座进行刹车;

17、启动伸缩支撑件,通过所述伸缩支撑件抵住轨道。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发明提供的可移动基坑支撑及地下结构施工方法,通过移动座及轨道的配合,可将钢结构支撑沿轨道移动到任意需要支撑的位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设置预埋件,从而大大减少了支撑施工时间及基坑抢险时间,对基坑施工带来了便利。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基坑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移动座和钢结构支撑,所述轨道设置于基坑的围护桩上,所述钢结构支撑的两端设有所述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上,且所述移动座上设有刹车件,所述刹车件用于限制所述移动座在所述轨道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基坑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上设有面向所述轨道方向伸缩的伸缩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基坑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面向所述移动座的一侧设有容置部分所述伸缩支撑件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基坑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件由液压驱动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基坑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与所述钢结构支撑为分体设计,且所述移动座上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用于承托所述钢结构支撑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基坑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上的所述钢结构支撑的两侧设有侧板。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基坑支撑的地下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移动座移动到预设位置并固定,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基坑支撑及地下结构施工方法,包括:轨道、移动座和钢结构支撑,所述轨道设置于基坑的围护桩上,所述钢结构支撑的两端设有所述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上,且所述移动座上设有刹车件,所述刹车件用于限制所述移动座在所述轨道上的位置。本发明提供的可移动基坑支撑及地下结构施工方法,通过移动座及轨道的配合,可将钢结构支撑沿轨道移动到任意需要支撑的位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设置预埋件,从而大大减少了支撑施工时间及基坑抢险时间,对基坑施工带来了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黄夏宸,张洁,裘常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