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及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90237发布日期:2023-11-18 08:3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及结构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尤其涉及一种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1、水工混凝土因受到水荷载、温度变化、异常变形、应力集中、应变异常等不利外部因素或自身不利变化的影响,投入运行后又随着老化过程的发展,易发生裂缝、掉块、磨蚀等缺陷,从而降低建筑物的结构可靠度,甚至影响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同时这些缺陷将使建筑物的运行存在风险。裂缝是水工混凝土最常见的缺陷之一,几乎所有的水工混凝土都存在着危害程度不同、数量不同的裂缝。这些裂缝有的分布在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表面和水上部分,有的分布在混凝土建筑物水下部分,对于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表面裂缝修补和水上裂缝修补工艺较为成熟,但是对于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的工艺和方法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水工混凝土水下裂缝一般处于水深较大的部位,在水环境、水压力等不利干扰因素的影响下,适用于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表面裂缝修补和水上裂缝修补的工艺和方法在水下裂缝修补中难以实施或达不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通过将裂缝的开口切槽修型形成灌浆槽,并在灌浆槽外侧罩设止水盒,灌浆槽和止水盒之间填装止水材料,实现对裂缝开口的封闭,然后向裂缝的内部以预定压力进行灌浆实现裂缝的内部的封闭,从而实现对水下裂缝的快速修补,具有较高的修补质量,裂缝修补后的牢固性高。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水工混凝土的裂缝的水下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对所述裂缝的开口周边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平整;

5、沿所述裂缝的开口对混凝土表面切槽修型形成灌浆槽并预留灌浆孔,所述灌浆孔和所述裂缝的内部连通;

6、在所述灌浆槽内填装止水材料;

7、将止水盒罩设在所述灌浆槽外侧以使所述止水盒覆盖所述止水材料和所述灌浆槽;

8、通过所述灌浆孔向裂缝的内部以预定压力进行灌浆。

9、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所述灌浆孔保持不进浆至少预设时间时,停止灌浆。

10、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所述灌浆孔向裂缝的内部以预定压力进行灌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1、通过所述灌浆孔向所述裂缝的内部以所述预定压力灌入膨胀堵水材料;

12、通过所述灌浆孔向所述裂缝的内部所述以预定压力灌入高强度灌浆材料;

13、所述膨胀堵水材料和所述高强度灌浆材料在所述裂缝的内部以预设比例混合形成复合灌浆材料。

14、进一步地,还包括:

15、在灌浆槽的内表面涂刷水下快速密封剂;和/或

16、在止水材料表面涂刷水下快速密封剂;和/或

17、在所述止水盒内侧面涂刷水下快速密封剂;和/或

18、在所述裂缝的开口的周边混凝土表面涂刷水下快速密封剂;和/或

19、在所述止水盒和所述混凝土表面的接缝处涂刷水下快速密封剂。

20、进一步地,所述灌浆槽的宽度为所述裂缝的开口的宽度的第一预设倍数,所述灌浆槽的深度为所述裂缝的开口的宽度的第二预设倍数。

21、进一步地,所述灌浆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灌浆孔的每一者设置于所述灌浆槽的槽底,多个所述灌浆孔相邻两者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进行布置。

22、进一步地,在所述灌浆槽内填装止水材料包括:所述止水材料高出所述灌浆槽的槽口至少第二预设距离。

23、进一步地,所述将止水盒罩设在所述灌浆槽外侧之前还包括:在所述裂缝和所述止水盒之间的混凝土表面铺设防渗土工布。

24、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压力符合以下关系式:

25、

26、其中:p为预定压力;ρ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为裂缝部位距离水面最大和最小垂直深度的平均值。

27、进一步地,一种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结构,应用上述的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包括:

28、灌浆槽,所述灌浆槽开设于所述裂缝的开口处;

29、灌浆孔,所述灌浆孔开设于所述灌浆槽的底部且与所述裂缝的内部连通;

30、止水盒,所述止水盒罩设于所述灌浆槽外侧;

31、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位于所述灌浆槽和所述止水盒之间,所述第一填充层高出所述灌浆槽的槽口,所述第一填充层用于对所述裂缝的开口封闭。

32、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二填充层位于所述裂缝的内部,所述第二填充层用于对所述裂缝的内部封闭。

33、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工混凝土的裂缝的水下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灌浆孔保持不进浆至少预设时间时,停止灌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灌浆孔向裂缝的内部以预定压力进行灌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槽的宽度为所述裂缝的开口的宽度的第一预设倍数,所述灌浆槽的深度为所述裂缝的开口的宽度的第二预设倍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灌浆孔的每一者设置于所述灌浆槽的槽底,多个所述灌浆孔相邻两者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进行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灌浆槽内填装止水材料包括:所述止水材料高出所述灌浆槽的槽口至少第二预设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止水盒罩设在所述灌浆槽外侧之前还包括:在所述裂缝和所述止水盒之间的混凝土表面铺设防渗土工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压力符合以下关系式:

10.一种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结构,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工混凝土裂缝水下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一种水工混凝土的裂缝的水下修补方法及结构,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裂缝的开口周边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平整;沿所述裂缝的开口对混凝土表面切槽修型形成灌浆槽并预留灌浆孔,所述灌浆孔和所述裂缝的内部连通;通过所述灌浆孔向裂缝的内部以预定压力进行灌浆,通过将裂缝的开口切槽修型形成灌浆槽,并在灌浆槽外侧罩设止水盒,灌浆槽和止水槽之间填装止水材料,实现对裂缝开口的封闭,然后向裂缝的内部以预定压力进行灌浆实现裂缝的内部的封闭,从而实现对水下裂缝的快速修补,具有较高的修补质量,裂缝修补后的牢固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波,李黎,肖海斌,陈有勤,迟福东,张鹏,徐小坤,郭锐,蒋金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