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支护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65579发布日期:2023-10-26 23:3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支护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边坡支护,尤其涉及一种边坡支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建筑蓬勃发展扩张,构筑物不断由平原向山地扩张,结构形式同时变得越趋复杂,不断有半山小区涌现,向山体空间发展已然成为城市化建设破解发展空间瓶颈难题的重要手段。同时,施工建设过程中山体的支护方法对结构施工安全及施工工期尤为重要。目前的边坡支护通常使用放坡开挖支护,但有受高压线控制范围和用地红线外林地的影响,该方式的施工安全性较低,且施工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边坡支护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包括:

4、对土方进行开挖,降低现状标高并形成第一边坡;

5、在所述第一边坡上进行柱板墙施工;

6、将土方分层开挖至预留平台标高,所述预留平台用于后续施工支护桩;

7、以第一坡率分层放坡开挖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的一端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二边坡,并使用复合土钉墙对所述第二边坡进行临时支护;

8、以第二坡率分层放坡开挖第二边坡远离所述预留平台一侧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三边坡和基坑;

9、在预留平台处施工所述支护桩;

10、分层开挖第二边坡至规划路面设计标高。

11、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边坡上进行柱板墙施工中,包括:

12、第一层土方开挖至第一目标深度,并形成第一壁面;

13、对所述第一壁面进行喷锚支护;

14、在喷锚完成的所述第一壁面中进行第一道锚杆和第二道锚杆施工;

15、在第一壁面上安装顶梁和第一肋柱板,且使所述第一肋柱板位于所述顶梁背离地面的一侧。

16、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边坡上进行柱板墙施工中,还包括:

17、第二层土方开挖至第二目标深度,并形成第二壁面;

18、对所述第二壁面进行喷锚支护;

19、在喷锚完成的所述第二壁面中进行第三道锚杆施工;

20、在第二壁面上安装第二肋柱板,且使所述第二肋柱板位于所述第一肋柱板远离地面的一端。

21、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边坡上进行柱板墙施工中,还包括:

22、第三层土方开挖至预留平台标高,并形成第三壁面;

23、对所述第三壁面进行喷锚支护;

24、在喷锚完成的所述第三壁面中进行第四道锚杆施工;

25、在所述第三壁面上安装第三肋柱板和底梁,且使所述第三肋柱板位于所述第二肋柱板远离所述第一肋柱板的一边,以及使所述底梁位于所述第三肋柱板远离所述第二肋柱板的一边;

26、其中,所述第一壁面、所述第二壁面和所述第三壁面连接形成第一边坡。

27、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以第一坡率分层放坡开挖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的一端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二边坡,并使用复合土钉墙对所述第二边坡进行临时支护的施工中,包括:

28、对所述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一端的土方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使其形成第一坡面;

29、对所述第一坡面进行喷锚支护,以及在所述第一坡面上安装锚杆、锚索和腰梁。

30、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以第一坡率分层放坡开挖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的一端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二边坡,并使用复合土钉墙对所述第二边坡进行临时支护的施工中,还包括:

31、对所述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一端的土方第二层土方开挖,并形成第二坡面;

32、对所述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一端的土方所述第二坡面进行喷锚支护,以及安装锚杆、锚索和腰梁。

33、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以第一坡率分层放坡开挖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的一端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二边坡,并使用复合土钉墙对所述第二边坡进行临时支护的施工中,还包括:

34、进行所述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一端的第三层土方开挖,并开挖至岩层,形成第三坡面;

35、对所述第三坡面进行喷锚支护,以及全长粘结型岩钉施工;

36、其中,所述第一坡面、所述第二坡面和所述第三坡面连接形成第二边坡。

37、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以第二坡率分层放坡开挖第二边坡远离所述预留平台一侧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三边坡和基坑的施工中,包括:

38、对岩层分层开挖至基坑底部标高,并形成所述第三边坡;

39、对所述第三边坡进行喷锚支护,以及对所述第三边坡进行全长粘结型岩钉施工;

40、在所述基坑底部施工第二排水沟。

41、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预留平台处施工所述支护桩的施工中,包括:

42、在所述预留平台上开挖第一层土方,使其形成第一桩孔;

43、在第一桩孔中安装第一节护壁模板;

44、在第一节护壁模板和第一桩孔内壁之间浇筑砼,并形成第一节护壁砼;

45、拆除第一节护壁模板;

46、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开挖至设计孔深,并在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支护桩。

47、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在预留平台处施工所述支护桩施工后,在每个所述支护桩之间施工挡土板。

4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一种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包括对土方进行开挖,降低现状标高并形成第一边坡;在所述第一边坡上进行柱板墙施工;将土方分层开挖至预留平台标高,所述预留平台用于后续施工支护桩;以第一坡率分层放坡开挖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的一端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二边坡,并使用复合土钉墙对所述第二边坡进行临时支护;以第二坡率分层放坡开挖第二边坡远离所述预留平台一侧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三边坡和基坑;在预留平台处施工所述支护桩;分层开挖第二边坡至规划路面设计标高。本申请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边坡上进行柱板墙施工中,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边坡上进行柱板墙施工中,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边坡上进行柱板墙施工中,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第一坡率分层放坡开挖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的一端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二边坡,并使用复合土钉墙对所述第二边坡进行临时支护的施工中,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第一坡率分层放坡开挖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的一端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二边坡,并使用复合土钉墙对所述第二边坡进行临时支护的施工中,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第一坡率分层放坡开挖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的一端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二边坡,并使用复合土钉墙对所述第二边坡进行临时支护的施工中,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第二坡率分层放坡开挖第二边坡远离所述预留平台一侧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三边坡和基坑的施工中,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留平台处施工所述支护桩的施工中,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预留平台处施工所述支护桩施工后,在每个所述支护桩之间施工挡土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边坡支护施工方法,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该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包括对土方进行开挖,降低现状标高并形成第一边坡;在所述第一边坡上进行柱板墙施工;将土方分层开挖至预留平台标高,所述预留平台用于后续施工支护桩;以第一坡率分层放坡开挖预留平台远离所述柱板墙的一端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二边坡,并使用复合土钉墙对所述第二边坡进行临时支护;以第二坡率分层放坡开挖第二边坡远离所述预留平台一侧的土方,使其形成第三边坡和基坑;在预留平台处施工所述支护桩;分层开挖第二边坡至规划路面设计标高。本申请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甘景洋,陈光,孙润宇,郑甲初,罗琦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