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及大体积承台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92579发布日期:2023-12-15 11:3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及大体积承台结构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及承台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大跨度桥梁中通常使用大体积的整体式承台作为桥塔与桩基(沉井)的连接构件。

2、当桥塔建造为钻石型时,相关技术中,承台也通常采用整体式承台以抵抗桥塔的水平作用力。随着车道数量需求的日益增加,钻石型桥塔的桥面宽度已增加至40~50m,其整体式承台的长度(横桥向)也相应增加,但是,在整体式承台长度增加的同时桩基数目也相应增加,使得基坑开挖面积也随着增大,开挖较大的基坑会影响施工效率、浪费施工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及大体积承台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建造钻石型桥塔时,当桥面的宽度增加,整体式承台的长度(横桥向)也相应增加,使得桩基数目随之相应增加时,基坑开挖面积也随之增大,进而影响施工效率,浪费施工资源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位置挖掘两个基坑,其中,两个基坑间隔土体设置;将一端封闭的钢管通过顶推的方式穿过土体,使钢管的两端分别位于土体两侧的基坑中;向钢管的内部灌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充满钢管;在每个基坑内均搭建支撑台,使钢管的两端均伸入支撑台的内部并与支撑台固定。

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一端封闭的钢管通过顶推的方式穿过土体之前,包括:在钢管的一端安装可拆卸式钻头使钢管的一端封闭。

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向钢管的内部灌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充满钢管,包括:将钢管封闭的一端打开,从钢管的两端处灌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充满钢管内部。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将钢管封闭的一端打开,从钢管的两端处灌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充满钢管内部,包括:将钢管封闭的一端打开后,在钢管的两端处分别安装临时浇筑接头,将混凝土从两端的临时浇筑接头处灌注入钢管的内部;其中,临时浇筑接头设有入料口,入料口设于临时浇筑接头远离钢管的一端,且入料口的高度高于钢管。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将钢管封闭的一端打开后,在钢管的两端处分别安装临时浇筑接头,将混凝土从两端的临时浇筑接头处灌注入钢管的内部后,包括:待混凝土养护至一定强度后,在入料口处通过原位试验判断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切除的标准;若达到标准,则将钢管两端的临时浇筑接头切除,若未达到标准,则继续养护直至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再将钢管两端的临时浇筑接头切除。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在每个基坑内均搭建支撑台,使钢管的两端均伸入支撑台的内部并与支撑台固定之前,包括:在钢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多根锚固钢筋,使所述锚固钢筋均伸入基坑中。

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的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建成的大体积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支撑台,每个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均固定有多个桩基;钢管,所述钢管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钢管平行布设,所述钢管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台之间,且每个所述钢管的两端均伸入两个所述支撑台。

9、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管每端伸入所述支撑台的长度不小于20cm。

10、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多根锚固钢筋,所述锚固钢筋沿所述钢管的周向布设,且所述锚固钢筋均伸入所述支撑台且与所述支撑台固定。

11、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根所述锚固钢筋的间距为15~20cm,每根所述锚固钢筋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锚固钢筋的直径的40倍。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3、通过施工时利用钢管穿过两个基坑之间的土体,使得穿过土体的钢管将两个基坑中的支撑台进行连接,由于挖掘基坑时,能利用钢管直接穿过土体连接位于两个基坑中的支撑台,使得穿过土体的钢管将两个基坑中的支撑台进行水平力自平衡体系承台,因此能有效减少基坑的挖掘面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建造整体式承台时,需要将承台建造处及周围的土体均进行挖掘以形成基坑,使得基坑开挖面积较大,影响施工效率、浪费施工资源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一端封闭的钢管(1)通过顶推的方式穿过土体之前,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钢管(1)的内部灌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充满钢管(1),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钢管(1)封闭的一端打开,从钢管(1)的两端处灌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充满钢管(1)内部,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钢管(1)封闭的一端打开后,在钢管(1)的两端处分别安装临时浇筑接头(4),将混凝土从两端的临时浇筑接头(4)处灌注入钢管(1)的内部后,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每个基坑内均搭建支撑台(2),使钢管(1)的两端均伸入支撑台(2)的内部并与支撑台(2)固定之前,包括: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建成的大体积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体积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体积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体积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体积承台的施工方法及大体积承台结构,其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位置挖掘两个基坑,其中,两个基坑间隔土体设置;将一端封闭的钢管通过顶推的方式穿过土体,使钢管的两端分别位于土体两侧的基坑中;向钢管的内部灌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充满钢管;在每个基坑内均搭建支撑台,使钢管的两端均伸入支撑台的内部并与支撑台固定。通过施工时利用钢管穿过两个基坑之间的土体,使得穿过土体的钢管将两个基坑中的支撑台进行连接形成自平衡体系承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建造整体式承台时,需要将承台建造处及周围的土体均进行挖掘以形成基坑,使得基坑开挖面积较大,影响施工效率、浪费施工资源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雨,吴国强,郑晗,胡磊,李明,武鑫浩,周健鸿,邹明伟,陈雷,杨学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