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5740发布日期:2024-01-16 11:40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桥涵台背回填施工,具体涉及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桥涵等结构工程实体构造物的数量呈现指数增长,对高速公路等级标准及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导致对于桥涵台背回填土的沉降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桥涵台背回填土的沉降导致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而造成桥涵台背回填土沉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回填土与石灰拌合后存在不均匀问题,且台背回填处于冬季低温施工期,温度上升后极易引起含水率增高,导致有效应力增大,产生自重固结沉降;由于大气降雨,回填土地基中的部分土体遇水后自重应力增加,产生沉降变形;台背回填土沉降后,造成桥台搭板与回填土脱空,产生拉应力,最终产生台背拉板裂缝。

2、所以提高回填土强度,使台背回填土与桥台搭板接触更密实可以有效的解决桥涵台背回填土沉降而带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解决了现有的桥涵台背回填土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沉降导致出现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清理回填区域,将回填区域进行清理并确保回填区域表面平整;

4、s2:分级挖台阶,在地基上分层挖掘,形成台阶状的施工面;

5、s3:确定注浆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注浆的孔位;

6、s4:填料,在台阶面上进行填料;

7、s5:平铺,将填料将整个台阶面进行平铺;

8、s6:平整压实,将台阶面上的填料进行碾压并在注浆位置进行注浆;

9、s7:检测是否合格,对压实的台阶面进行检测,若合格则执行步骤s3,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6;

10、s8:验收,桥台回填完工后对平整度、压实度和弯沉值横坡进行检测。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3中,注浆孔位间距和直径大小应满足以下要求:

12、

13、式中:t为注浆时间,n为土体孔隙率,k为土体渗透系数,v为水泥浆液运动粘滞系数,h为注浆压力,r0为注浆孔半径,de为土体孔隙的有效粒径。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6中,注浆材料采用强度等级为p.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6中,注浆压力为1.0~2.0mpa。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1中,清理回填区域时回填范围内的地基表土、杂物、松软土体、腐殖土全部清理出基坑回填范围,保持回填区域表面平整。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2中,对基底的承载力进行检测。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4中,填料可采用砂砾土,其料粒径为5-10cm的匀细材料。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6中,每一台阶面的压实度均为95%。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7中,每层台阶面设置3~5检测点,一个锥体护坡检测点,一个含水量检测点。

2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8中,平整度偏差值为15mm,压实度为96%,弯沉值横坡偏差值为±0.3%。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台背回填的过程中,在每一层的台阶面都进行注浆来提高回填土的强度,使台背回填土与桥台搭板接触更密实,让填充土和原有基础连接成一个坚实的整体,增加填充土的稳定性和单元承载能力,提高坚实度和抗沉降能力,减少回填土压实后的砂孔、空隙等存在的缝隙,使其更加均匀化,并基本达到填满各处,减少其产生沉降及渗流现象,解决了现有的桥涵台背回填土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沉降导致出现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注浆孔位间距和直径大小应满足以下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注浆材料采用强度等级为p.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注浆压力为1.0~2.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清理回填区域时回填范围内的地基表土、杂物、松软土体、腐殖土全部清理出基坑回填范围,保持回填区域表面平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对基底的承载力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填料可采用砂砾土,其料粒径为5-10cm的匀细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每一台阶面的压实度均为9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每层台阶面设置3~5检测点,一个锥体护坡检测点,一个含水量检测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8中,平整度偏差值为15mm,压实度为96%,弯沉值横坡偏差值为±0.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工法,属于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清理回填区域,将回填区域进行清理并确保回填区域表面平整;S2:分级挖台阶,在地基上分层挖掘,形成台阶状的施工面;S3:确定注浆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注浆的孔位;S4:填料,在台阶面上进行填料;S5:平铺,将填料将整个台阶面进行平铺;S6:平整压实,将台阶面上的填料进行碾压并在注浆位置进行注浆;S7:检测是否合格,对压实的台阶面进行检测,若合格则执行步骤S3,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6;S8:验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桥涵台背回填土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沉降导致出现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黄小勇,张瑞东,王勇,李峥嵘,滕辉,卢万里,郑世鑫,吴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