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素咬合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69902发布日期:2024-02-07 13:1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素咬合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具体涉及一种钢素咬合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咬合桩已经是工程上一种常见的基坑维护形式,咬合桩是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桩的排列方式为一条不配筋的素混凝土桩(素桩)和一条钢筋混凝土桩(荤桩)交错布置,且素桩和相邻荤桩之间存在相互重叠的混凝土部分,即咬合部位。素桩、荤桩均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机施工,素桩施工完后施工荤桩(同时切割掉预设的咬合区域的混凝土),从而实现素桩与荤桩的咬合。

2、由于地下工程的高度复杂性和施工工艺的限制,实际施工完成后,经常出现素桩和荤桩的混凝土咬合部位质量不佳的问题,从而导致发生渗漏水事故。

3、另外施工荤桩时要切割掉素桩预设的咬合区域的混凝土,造成施工成本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钢素咬合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可大大改善基坑维护墙的素桩和荤桩的混凝土咬合部位质量不佳的问题,同时降低施工成本。

2、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钢素咬合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先间隔施工五孔连排桩,然后在2个五孔连排桩之间施工连接桩,连接桩为钢筋混凝土桩将2个五孔连排桩固定连接。

4、所述五孔连排桩的施工顺序为:先间隔钻出3个素桩孔,2个素桩孔的中心距离小于2个素桩孔的直径之和,随后在2个素桩孔之间钻出直径与素桩孔相同的筋桩孔,素桩孔与筋桩孔对齐排列成为连排孔,素桩孔与筋桩孔具有至少100mm的重叠部分、其排列顺序为:素桩孔—筋桩孔—素桩孔—筋桩孔—素桩孔,抓斗清孔后在筋桩孔内插入钢筋笼,再在筋桩孔内插入导管并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成为五孔连排桩。

5、在规划位置施工多个五孔连排桩,2个五孔连排桩的间距小于连接桩的直径。

6、在2个五孔连排桩之间以传统方法钻孔、插入钢筋笼和导管并灌注混凝土形成连接桩,混凝土硬化后的连接桩将2个五孔连排桩牢固连接,连接桩与五孔连排桩之间具有咬合部,咬合部的最大宽度l为100mm~250mm。

7、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8、1、本发明采用五孔连排桩的施工方法,减少了对素桩混凝土的切割,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减少了混凝土用量)。

9、2、本发明采用五孔连排桩的施工方法,素桩和荤桩同时一体灌注混凝土成型,五孔连排桩内素桩和荤桩没有连接部位,由这种五孔连排桩形成的基坑支护结构,可大大改善因素桩和荤桩的混凝土咬合部位质量不佳从而导致发生渗漏水事故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素咬合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间隔施工五孔连排桩(e),然后在2个五孔连排桩(e)之间施工连接桩(c),连接桩(c)为钢筋混凝土桩将2个五孔连排桩(e)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素咬合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孔连排桩(e)的施工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钢素咬合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先间隔施工五孔连排桩:即先间隔钻出3个素桩孔,随后在2个素桩孔之间钻出筋桩孔,素桩孔与筋桩孔直径相等并对齐排列成为连排孔,抓斗清孔后在筋桩孔内插入钢筋笼和导管并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成为五孔连排桩;在规划位置施工多个五孔连排桩,然后在2个五孔连排桩之间钻孔、插入钢筋笼和导管并灌注混凝土形成连接桩,连接桩将2个五孔连排桩牢固连接构成基坑维护墙;本发明采用五孔连排桩的施工方法,减少了对素桩混凝土的切割,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一体灌注混凝土成型的五孔连排桩内素桩和荤桩没有连接部位,由这种五孔连排桩形成的基坑支护结构,可大大减少渗漏水事故。

技术研发人员:洪鹏,冯海亮,何海通,莫赞华,唐武兴,刘磊,陆金伦,何志豪,李培胜,李锦荣,冯颖娇,洪伟键,谢晓燕,胡广鑫,聂磊,刘铭,辛妍,张俊营,周炫志,黎锦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