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776041发布日期:2024-04-25 11:02阅读:8来源:国知局
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变形缝,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平面尺寸大,主楼和裙楼之间荷载等因素,需在地下顶板结构设置变形缝。现有技术中,如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0j301页45节点2的变形缝图样,该节点在施工过程中结构板面为悬挑结构,需要在结构下方设置支撑,直到结构封顶后方可拆除,措施支撑施工周期长,措施费用高,同时结构板面承载能力受限。为提升承载力,变形缝两侧通常采用双柱设计,即在变形缝两侧分别设置结构柱以支撑结构板面,但这种做法不仅要占用较大空间,影响观感,而且结构施工较复杂,装修阶段也不易处理,同时也限制了平面结构的位移变形,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开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单柱支撑变形缝结构,提升空间利用率,增强变形缝结构的受力性能,支持地下室顶板承受重荷载的需求,同时兼顾保障变形缝的变形移动能力与适应变形的防水能力;同时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悬挑板面长期回顶支撑。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所述地下室顶板包括结构梁板,所述结构梁板的一侧设置有结构柱,所述结构柱与所述结构梁板之间设置有变形缝;所述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包括:悬挑支撑结构、滑动支座以及变形缝防水结构;所述悬挑支撑结构包括柱端加强埋件和支撑牛腿;所述柱端加强埋件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结构柱内;所述支撑牛腿的一端与所述柱端加强埋件连接,另一端悬挑于所述结构梁板的下方;所述滑动支座连接于所述悬挑支撑结构与所述结构梁板之间;所述变形缝防水结构设置于所述变形缝内。

3、进一步地,所述悬挑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翅板;所述连接翅板连接所述柱端加强埋件和所述支撑牛腿。

4、进一步地,所述柱端加强埋件包括型钢箱体;所述悬挑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沿所述悬挑支撑结构的悬挑方向设置在所述型钢箱体内;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结构柱的钢筋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悬挑支撑结构还包括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与所述支撑牛腿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刚性防水层;所述刚性防水层横向设置于所述变形缝内。

7、进一步地,所述变形缝防水结构还包括柔性防水层,所述柔性防水层至少局部竖向设置于所述变形缝内。

8、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防水层包括填缝材料层和橡胶止水带;所述填缝材料层竖向设置于所述变形缝内,所述刚性防水层横向分隔所述填缝材料层;所述橡胶止水带横向设置于所述变形缝的下端。

9、进一步地,所述变形缝防水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变形缝的下端的可变形排水层;所述可变形排水层包括支撑夹板和集水板;所述支撑夹板横向安装在所述变形缝的下端;所述支撑夹板内设置有夹板空间;所述橡胶止水带设置在所述夹板空间内,贴紧所述支撑夹板的上端;所述集水板设置在夹板空间内,间距设置于所述橡胶止水带的下方,所述集水板上设置有导排孔。

10、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还包括支座连接件;所述支座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结构梁板内,且所述支座连接件连接所述滑动支座。

11、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上述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施工结构柱至所述柱端加强埋件的设计高度;

13、将所述柱端加强埋件安装在已施工的结构柱上;

14、施工结构梁板以及施工结构柱至所述结构梁板的设计高度,使所述结构柱与所述结构梁板之间形成有所述变形缝;

15、安装支撑牛腿于所述柱端加强埋件的一侧,使所述支撑牛腿悬挑于所述结构梁板和所述变形缝的下方;

16、安装滑动支座于所述悬挑支撑结构与所述结构梁板之间;

17、安装变形缝防水结构于所述变形缝内。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结构柱一侧设置悬挑支撑结构,且悬挑支撑结构的柱端加强埋件的至少部分埋设于结构柱内,实现对结构柱的加强,并对变形缝另一侧结构梁板形成支撑,增强了变形缝处的受力性能,避免了变形缝两侧设置双柱支撑,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通过在悬挑支撑结构与结构梁板之间设置滑动支座,有效支持变形缝变形移动。设置可变形的刚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与可变形排水层,有效适应变形缝变形的需求,保障防水效果,同时柔性防水层与可变形排水层,采用设置于变形缝下端的外置安装方式,实现后期防水的更新维护,进一步保障地下防水效果。此变形缝结构施工,避免结构梁板悬挑,浇筑结构梁板时,支撑于其下方的支撑架体可在结构梁板达到强度后即可拆除,避免长期支撑,节约措施费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所述地下室顶板包括结构梁板,所述结构梁板的一侧设置有结构柱,所述结构柱与所述结构梁板之间设置有变形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包括:悬挑支撑结构、滑动支座以及变形缝防水结构;所述悬挑支撑结构包括柱端加强埋件和支撑牛腿;所述柱端加强埋件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结构柱内;所述支撑牛腿的一端与所述柱端加强埋件连接,另一端悬挑于所述结构梁板的下方;所述滑动支座连接于所述悬挑支撑结构与所述结构梁板之间;所述变形缝防水结构设置于所述变形缝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翅板;所述连接翅板连接所述柱端加强埋件和所述支撑牛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端加强埋件包括型钢箱体;所述悬挑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沿所述悬挑支撑结构的悬挑方向设置在所述型钢箱体内;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结构柱的钢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支撑结构还包括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与所述支撑牛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刚性防水层;所述刚性防水层横向设置于所述变形缝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防水结构还包括柔性防水层,所述柔性防水层至少局部竖向设置于所述变形缝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层包括填缝材料层和橡胶止水带;所述填缝材料层竖向设置于所述变形缝内,所述刚性防水层横向分隔所述填缝材料层;所述橡胶止水带横向设置于所述变形缝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防水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变形缝的下端的可变形排水层;所述可变形排水层包括支撑夹板和集水板;所述支撑夹板横向安装在所述变形缝的下端;所述支撑夹板内设置有夹板空间;所述橡胶止水带设置在所述夹板空间内,贴紧所述支撑夹板的上端;所述集水板设置在夹板空间内,间距设置于所述橡胶止水带的下方,所述集水板上设置有导排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还包括支座连接件;所述支座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结构梁板内,且所述支座连接件连接所述滑动支座。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变形缝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及施工方法,地下室顶板包括结构梁板,结构梁板的一侧设置有结构柱,结构柱与结构梁板之间设置有变形缝;地下室顶板滑动变形缝结构包括:悬挑支撑结构、滑动支座以及变形缝防水结构;悬挑支撑结构包括柱端加强埋件和支撑牛腿;柱端加强埋件至少部分埋设于结构柱内;支撑牛腿的一端与柱端加强埋件连接,另一端悬挑于结构梁板的下方;滑动支座连接于悬挑支撑结构与结构梁板之间;变形缝防水结构设置于变形缝内。本发明增强了变形缝处的受力性能,避免了变形缝两侧设置双柱支撑,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避免结构梁板悬挑和避免长期支撑,节约措施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方圆,郑超,程震,宋竹,魏云飞,余云冲,杨刚,甘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