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15258发布日期:2024-04-01 14:2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城市市政道路、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其中深基坑支护方式选择极为重要,为了既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保障基坑的稳定性,目前基坑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施工工期紧凑、施工场地有限的问题,目前使用的钢板桩往往插入深度比较大,有一定的局限性,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附近的构筑物造成扰动,使房屋开裂,周边土体沉降,开挖时钢板桩锁扣间隙内渗水。

2、并且在目前钢板桩施工中,对于地质为软土、风化岩层或淤泥质粉质黏土层为主的地区,地质条件受限钢板桩拔插过程中会引发周边构筑物扰动、路面沉降及钢板桩锁扣间连续渗水问题。

3、公告号为cn208346814u的实用新型专利,于2021年1月8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基坑支护中高压旋喷桩锚结构,该结构包括斜向穿过钢板桩的钢绞线,上、下二个h型钢腰梁紧贴在所述钢板桩外表面,且二个h型钢腰梁外端面上装锚垫板,锚垫板上装锚具,钢绞线的外端穿过锚垫板及锚具;在下h型钢腰梁下方设置托板。该结构不能降低对周边建筑物和路面的扰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周期短、对周边建筑物和路面扰动小的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该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的组合支护结构,所述钢板桩设在基坑外部,所述高压旋喷桩包括第一高压旋喷桩和第二高压旋喷桩,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设在钢板桩外部,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设在第一高压旋喷桩与钢板桩之间。

4、所述钢板桩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钢板桩两端设有锁扣,所述钢板桩正反交替通过锁扣配合。

5、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和第二高压旋喷桩均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依次排列构成第一止水帷幕;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一侧与锁扣咬合,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另一侧与第一高压旋喷桩搭接,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依次排列构成第二止水帷幕。

6、位于基坑转角处的钢板桩外部设有旋喷桩加强层,所述旋喷桩加强层端部与第二高压旋喷桩搭接。

7、一种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的组合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调查周边环境;s2、现场放样拉线定点;s3、高压旋喷桩施工;s4、长螺旋钻机引孔;s5、钢板桩施工;s6、高压旋喷桩进行复喷;s7、基坑开挖。

8、所述步骤s3中,包括以下步骤:布置放点;钻机钻孔;采用隔一孔喷一孔的方式完成高压旋喷桩施工;进行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向喷孔内回灌水泥浆液。

9、所述步骤s4中,包括以下步骤:使用长螺旋钻机沿着拉线进行引孔;采用跳孔嵌套的钻孔方式完成引孔施工;成孔后使用黏土回填;反复夯击孔内黏土,直至回填黏土不再下陷。

10、所述步骤s6中,包括以下步骤:在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之间布置桩位点;在桩位点上钻孔;完成高压旋喷桩施工;向喷孔内回灌水泥浆液。

11、所述步骤5中,包括以下步骤:测量监控钢板桩打设垂直度;钢板桩之间通过锁扣锁住;通过打拔机逐根施打完成钢板桩施工过程。

12、所述步骤s3中,相邻桩孔喷灌间隔时间大于12h。

13、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采用本发明的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钢板桩与双重管高压旋喷桩组合支护的方式,通过钢板桩与旋喷桩的合理布置和施工方式,构成了双层止水帷幕,有效预防基坑内渗水现象,不会对基坑周边环境造成沉降和位移,避免了钢板桩支护对周边构筑物、土体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采用组合支护的方式,具有施工周期短、对周边建筑物、路面扰动小的优点,适用于风化岩层或淤泥质粉质黏土层的综合管廊基坑支护。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工效,同时有效地保障了施工质量和安全,相对于单一钢板桩施工或钻孔灌注桩施工可大幅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设在基坑外部,所述高压旋喷桩包括第一高压旋喷桩和第二高压旋喷桩,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设在钢板桩外部,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设在第一高压旋喷桩与钢板桩之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钢板桩两端设有锁扣,所述钢板桩正反交替通过锁扣配合。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和第二高压旋喷桩均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高压旋喷桩依次排列构成第一止水帷幕;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一侧与锁扣咬合,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另一侧与第一高压旋喷桩搭接,所述第二高压旋喷桩依次排列构成第二止水帷幕。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基坑转角处的钢板桩外部设有旋喷桩加强层,所述旋喷桩加强层端部与第二高压旋喷桩搭接。

5.一种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的组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调查周边环境;s2、现场放样拉线定点;s3、高压旋喷桩施工;s4、长螺旋钻机引孔;s5、钢板桩施工;s6、高压旋喷桩进行复喷;s7、基坑开挖。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组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包括以下步骤:布置放点;钻机钻孔;采用隔一孔喷一孔的方式完成高压旋喷桩施工;进行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向喷孔内回灌水泥浆液。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组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包括以下步骤:使用长螺旋钻机沿着拉线进行引孔;采用跳孔嵌套的钻孔方式完成引孔施工;成孔后使用黏土回填;反复夯击孔内黏土,直至回填黏土不再下陷。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组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包括以下步骤:在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之间布置桩位点;在桩位点上钻孔;完成高压旋喷桩施工;向喷孔内回灌水泥浆液。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组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包括以下步骤:测量监控钢板桩打设垂直度;钢板桩之间通过锁扣锁住;通过打拔机逐根施打完成钢板桩施工过程。

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组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相邻桩孔喷灌间隔时间大于12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钢板桩设在基坑外部,高压旋喷桩包括第一高压旋喷桩和第二高压旋喷桩,第一高压旋喷桩设在钢板桩外部,第二高压旋喷桩设在第一高压旋喷桩与钢板桩之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调查周边环境;S2、现场放样拉线定点;S3、高压旋喷桩施工;S4、长螺旋钻机引孔;S5、钢板桩施工;S6、高压旋喷桩进行复喷;S7、基坑开挖。采用本发明的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施工周期短、对周边建筑物和路面扰动小。

技术研发人员:阳小峻,章志华,尹晨,谭啸峰,高磊,秦巍,刘文,杨浩,林炳成,林烁,李强,刘海辉,杨昌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